读写大赛练习题
一、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正确的句序是( )。(6分)
①院心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②窄窄的小院,静静地,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酒满院心的阳光。 ③时间过得好快。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比那道印矮了一截。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
④妈妈听了直笑我:“傻孩子,你怎么能有小白杨长得快?” ⑤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长大。在它身上和我一样高的地方,用小刀刻下一个小道道,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
⑥哦!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起来,像个大人样,到外面那个我还没有到过的世界闯一闯。
(一)
——————————————
有一次,有一家人全家在假( )日里到森林中去,父亲、母亲、五年级学生托利亚和四岁的萨沙。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那么欢快,孩子们的父母让他们看看盛开着的铃兰花的林中旷( )地。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第一朵花开放了,粉红粉红的,芬芳扑鼻。全家人都坐在灌木附近。父亲在看一本有趣的书。突然雷声大作,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
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了妈妈,虽然她并不怕淋雨;而妈妈却又把雨衣给托利亚,虽然她并不怕淋雨。
萨沙问道:“妈,托利亚把自己的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我穿上,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
那么我干吗又保护不了任何人呢 萨沙问道 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人啰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真是最弱小的人 妈妈笑着回答说 他朝着蔷蔽丛走去,掀起雨衣的下部,盖在粉红的蔷蔽花上;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两片蔷蔽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 )纤( )弱,毫无自卫能力。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吧,妈妈?”萨沙问道。
“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妈妈这样回答他。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2、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3、给6、7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5分) 4、写反义词。(4分)
盛开—( )弱小—( )保护—( )纤弱—( ) 5、
6、找出文章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2分)
7、联系文章内容说说“是呀,现在你是强者,是勇敢的人啦!”这句话的含义。(3分)
8、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2分)
神圣的跪拜(30分)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zhāo cháo)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zhāo cháo)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 (遥 摇)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 裁 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老人没有出猎,它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 按要求完成下列词语:(10分)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或拼音下画横线:2分
(2)注音:2分 扳( )机 蹊跷( )( ) (3)解释:1分 忐忑不安——
(4)写出近义词:4分
惟一( ) 不由自主( ) 2.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
发现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藏羚羊 (6分)
3.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内容。(4分)
4.“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呢?(2分)
5.用“——”画出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请说出理由。(5分)
6.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多年来有些人为了赚钱,肆意滥杀藏羚羊。请你结合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用几句话来奉劝这些人。(5分)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 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 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 卑微 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划掉。
2、在第7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在所给词语的近义词下面画“----”。(3分) 尤其(实在 特别 其实) 开拓(开展 开辟 开阔) 决断(决定 决心 坚决)
4.“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这样重叠后,意思有什么不同?
“伟大、深刻、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 )。 5.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 小小生灵,活得滋润,活得有秩序有意义。
6.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短文中共有三个问句。(3分)
第一个是( )句,它在文中起( ) 作用,第 ( )自然段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句是( )句,改成陈述句应为 ( )。
第三个问句是( )句, 是启发我们:要 。
(2)体会短文中的两个比喻句。(2分)
蚂蚁是黑的,雪是白的,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把“抱成黑团”的蚂蚁比作“雪球”?
。 在第6自然段中,作者把( )比作了“一根细小的针”。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由于小小的一个蚂蚁洞而溃决。用这个成语是为了说明 。 7.读第3、4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3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2分) (2)第4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3)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了这样两种精神:----------------、-------------------。
对 视
有一天,萌萌望着我,忽然说:“妈妈,你的眼睛中有我。” 接着,他又问:“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于是,我望着他说:“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
“知道。”我说,“你聪明,顽皮,又听话,又不听话,有时还做鬼脸儿„„”
“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他又问我。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我却由此想到: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别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时时处处注意到自己在别人的眼中究竟是什么样子。 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
1、这篇短文中不少句子里用了“眼中”、“眼里”、“眼睛里”。这些词语有两中意思:
(1)就是视觉器官的眼睛里; (2)有“心目中”的意思。
请你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句中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条: (1)、妈妈,你的眼中有我。( )(2)、妈妈,我的眼里有你吗?( )
(3)、在我看你的时候,你的眼睛里也有我。( ) (4)、你知道我在你的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5)、那你知道你在我眼里是什么样子吗?( )
(6)、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别人,都注视着别人( )
2、这篇短文可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母子对话。第二部分写由对话引起的联想,点明中心。第三部分表达作者真诚的希望。请你根据提示,用“‖”在原文中分段。
3、作者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注意到这一点,那该多好。句中的“这一点”是指什么?对作者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4、读了这篇含义深刻的小散文,你明白了什么?
另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师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利亚是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a、在教师里,小男孩在不同的窗子边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象?他的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又怎样理解小男孩生活中那两扇窗子的含义。5分
b、“孩子,你开错窗户了,”联系上下问。理解玛利亚老师的这句话。2分
c、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2分
d、生活中你有因为遇到了不顺心的事而愁闷苦恼的时候么?谈一谈,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读完这篇文章,回想那件事你是否有了新的想法?3分
一棵大树
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起玩捉迷藏。要是累了,就在树荫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
树感到很幸福。
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
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荫下来玩,来快活快活。”
“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吗?”
“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
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 树感到很幸福。
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
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
“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
“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
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
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
“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
“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
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 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更难过。 „„
1、摘录表示大树心情变化的词语。8分
( )-( )-( )-( )-( )-( )-( ) 2、补写结尾。4分
又过了很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
2、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或许还让你浮想联翩,用一句话,一句诗,一句格言,或一句歌词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4分
3、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要”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文 (27分)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很多关于爱的文章,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被爱包围,亲人的爱,同伴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你是否深深体会过,你是否想过感谢,还是因为沉浸在爱中时间太久,而忽略了这一切?现在拿起你的笔,回忆身边的人对你的关爱,选择其中的一个人,再选择其中的一件或几件事,把它写下来,算是你的感谢吧!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写作业几乎是你天天必做的事,围绕着“作业”可能会有许许多多事情发生。请你以“作业”为线索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述具体,情感真实,题目自定。
新学期,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请你写一篇作文,向他介绍一下我们的班级、同学、学校、、、、、、让新同学快点熟悉这里,爱上这里。【文中出现的老师为刘老师、肖老师,同学为小明、小华、小丽,即不出现班级老师和同学的真实姓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