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伤寒论》第176条

浅谈《伤寒论》第176条

来源:爱go旅游网
102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39

·中医中药·浅谈《伤寒论》第176条

李白雪,苏悦(通讯作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伤寒论》第176条云:“伤寒脉浮滑,此以表又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历来对本条经文的注解极多、争议很大,总结起来大都认为本条存在文字错误,故而导致难以理解。如何理解《伤寒论》中的这一条文也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疑案。

关键词:白虎汤;表热里寒

中图分类号:R516.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39.078

本文引用格式:李白雪,苏悦.浅谈《伤寒论》第176条[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9).102.对于《伤寒论》的第176条,历代注家中对此条的解释众说纷纭。初代注家林亿言:“此云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者,必表里字差矣……以此表里自差,明矣”,认为此乃谬误,当作表里俱热[1]。方有执言:“浮者,风也,言不独伤于寒而亦有风则然也。滑为里热,以滑且浮,知热不独在里也,故言此表有热,盖表里俱热之谓也。里有寒者,里字非对表而称,以热之里言,盖伤寒之热本寒因也。故谓热里有寒,指热之所以然者言也”,则认为里寒是外热之因[2]。

杜平[3]认为仲景原文未错,他从“温病”的角度来解析该条文,肝木亢于上,肺金收敛不足,所以外表热盛,内里阴液不足而生内寒。石膏、知母相配,一方面清热透邪,另一方面固护阴液,再加粳米、甘草和中,不令阴元枯耗。赵致镛[4]从脉学入手,根据《玉函经》中“伤寒脉浮滑, 而表热里寒者, 白通汤主之。旧云白通汤, 一云白虎者恐非”的不能自圆其说处分析《伤寒论》176条之“脉滑”指的是浮滑无力,主阴寒内盛,故条文说“ 里有寒”。下焦真阳浮越于外,故表热即所谓的虚阳浮越外而生的假热,故云“ 表有热”,故用白通汤回阳救逆,通畅气机。

田瑞曼[5]认为从“医理”的角度,“寒”指代的邪气,

—作者简介:李白雪,女,医学博士,研究方向:仲景杂病诊治规律和经方研究。

    苏悦,女,医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

仲景本意是提醒后世医家注意疾病的动态变化,而不仅仅是局

限于该条文所指的内热范畴。张学娅[6]认为176条指的是表热为阳明热盛,而里寒指的是三阴,主要是太阴和少阴。傅元谋[7]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表”“里”上,而不是在“寒”“热”。阳明表热占主要,而太阴里寒占次要,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先除阳明热,再温煦太阴寒。

学习经典在理解背诵条文基础上,更要随着疾病的病势和病机分析,笔者较为认同傅老师之表里同治,石膏泻其热,知母养之阴理论认识。经典运用需随症加减而达治病救人之目的,途长而需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 熊曼琪主编. 伤寒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6.[2] 赵致镛,廖文宇. “伤寒论”第176条用白虎汤之新解[J]. 四川中

医;2005;12:33-34.[3] 杜平,杨艳,黄睿臻,等. 再识伤寒论176条[J]. 中国中医药现代

远程教育,2009,02:11-12.[4] 赵致镛,廖文宇. “伤寒论”第176条用白虎汤之新解[J]. 四川中

医,2005,12:33-34.[5] 田瑞曼. 读伤寒,重医理--读“伤寒论”第176条[J]. 河南中医,

2012,02:134-135.[6] 张学娅,鲁法庭. “伤寒论”原文第176条辨疑[J]. 湖北中医学院

学报,2003,04:35-36.[7] 李晓磊,赵援援,傅元谋.“伤寒论”176条“表有热,里有寒”析义[J].

中医临床研究,2010:02(24):55-56.

(上接第110页)

3.3 结果分析。

3.3.1 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由极差RA>RB>RC可知影响提取效果高低的因素顺序为:A >B >C,由于KA3 > KA2 > KA1,KB3 > KB1 > KB2,KC3 > KC2 > KC1,可知最优组合为A3B3C3。

3.3.2 方差分析:由FA>F0.05(2,2),FB>F0.10(2,2),FC处方中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4 讨论

4.1 检测指标的选择。处方中决明子、制首乌投药量都比较大,且有效成分都为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酚等。由于这类化合物都具有相似的α-不饱和酮的结构,故其吸收图谱也相近,因此本实验用大黄酚代表处方中的蒽醌类成分。

4.2 含量测定。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UV),以大黄酚为对照品制备标准曲线,线性、回收率、精密度符合要求,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性强。该方法可用于处方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明确了最佳提取工艺。

参考文献

[1] 施凯,王智鹏.2011-2013年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用药分析

[J].西北药学杂志,2014,(06):645-647.

[2] 陈晓琳.决明子性味归经与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

药,2011,04:147-148.

[3] 朱海宏. 何首乌的炮制与功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18:101-102.

[4] 段文杰.枸杞子的药理作用及价值[J].黑龙江医药,2013,

01:127-128.

[5] 武美丽.茶叶的主要功效与人体健康[J].临床误诊误治,2010,

S2:152.

3.5 结果表明: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试验得出的结果相近,所

投稿邮箱:zuixinyixue@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