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综述\理论・综述 j 麓 豳 张家口方言研究综述 口马玉佩 摘要: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概况了前人时贤对张家口方言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张家1:/方言在语音、词 晋语综述 汇、语法上的一些突出特点,并对张家口方言未来的研究作出展望。 关键词:张家口方言张家口市地处河北西北部,东靠承德市,东南毗连 郭风岚在《河北宣化方言蟹止摄来母字韵母的读音分 结出其地理分布特点,得出其发展方向是向北京话靠拢的 北京市,南邻保定市,西部、西南部与山西大同接壤,北 析》中分析了宣化方言蟹止摄来母字读音的地理分布,总 部、西北部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交界。全市辖13县、4区、 2管理区和高新区、产业集聚区,总人口460万。张家口地 结论。文章比较详细地调查了宣化方言蟹止摄来母字的读 理位置特殊,其方言也呈现出与河北其他地区不一样的特 音,不仅为方言研究提供了语料,也揭示出语言接触对方 征。按照《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分区,张家口方言属于晋 语的张呼片。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分 杨瑞霞的《张家口方言中的子变韵》一文从变韵后韵 析张家口方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并对张家口方言的 母的读音角度,分析了张家口方言中子变韵的音变方式, 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一指出张家口方言中词缀“子”的音变现象有多种情况,具 体变化因地而异,同时明确了“子”尾的不同读音是受 、张家口方言研究概况 张家口方言虽不像其他大方言区那样拥有众多的研究 前一音节韵母影响所致。文章为研究方言中“儿”尾和 成果,但也取得了~些成绩,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下面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总结前人对张家口方言的 “子”尾的竞争状况提供了材料。 杨文会的《张家口方言的调类及连读变调》和廉晓洁 等的《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都以张家口方 言的连读变调为研究对象。杨文会指出,张家口方言的调 类虽与古调类一样,但没有浊声;在连读变调时,两个上 研究成果。 (~)语音方面 相比词汇和语法,张家口方言的语音研究相对较多。 南开大学张锦玉和天津师范大学时秀娟的《张家口方 声相连,前~个上声由高平调变为降调。廉晓洁采用实验 言响音的鼻化度研究》一文,使用鼻音计对张家口方言浊 语音学的方法对张家口方言的单字调进行分析,并用优选 声母的鼻化对比度、一级元音的内在鼻化度以及鼻化元音 论解释了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规则及成因。与廉晓洁这 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张家口鼻音声母的鼻化度非常高, 一篇文章类似的韩飞的《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 级元音的内在鼻化度按元音舌位的高低和前后而发生变 优选论分析》,运用优选论分析了张家口方言两字组的连 化。文章为研究张家口方言语音的鼻化程度提供了科学的 读变调,概括出了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优选论的制 研究方法。 张锦玉的《下花园方言入声研究》从声调、韵母等角 连读变调现象在南方吴方言、客家话、闽方言等大方 度对下花园方言的入声进行了描写和分析,并对比了下花 言区是一个重要现象,因此研究张家口方言乃至整个晋语 园和太原的入声,得出下花园入声逐渐虚化的结论。文章 区的连读变调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篇文章为研究张家口方 选取一个方言点,对张家口方言的入声进行研究,为后人 言的连读变调奠定了基础。 的研究提供了范例。 除了上述专门研究张家口方言语音特点的文章外,一 l0 。 。 Il鞫 毒 理论・缘述 些以河北方言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也涉及到了张家口方言语 语义和用法,并将其和普通话的人称代词以及山西境内晋 音的若干特点。 语、内蒙占晋语的人称代词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张家口 王敏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河北方 方言人称代词的特点。文章填补了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研 言中的读音研究》中提到,张家口方言知庄章三组声母的 究的空白,为普通话人称代词的研究提供了语料。 读法为二二分型,即开口知二、庄、章(止摄)和合口均读Z 言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混同。 张家口方言的词汇和语法研究比较少,从上述研究 组,开口知三、章(非止摄)读zh组。这就揭示了张家口方 和晋语相关材料来看,张家口方言的词缀多入声,虚化程 度高,且有晋语区特有的词缀“圪”,这与非晋语区的方 李巧兰在《河北晋语区方言的儿化读音研究》一文中 言相比是非常特殊的;人称代词和晋语区相比,也有同有 提到,河北晋语区的方言儿化读音从类型上看都属于化合 异。其他特点有待进一步发现和总结。 型读音,张家口方言也不例外,但与河北晋语区其他方言 点不同的是,张家口方言属于单纯韵母变化型,即在儿化 (三)综合研究 张家口方言的研究除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所 时只有音节的韵母发生变化,这种类型与普通话儿化读音 涉及外,在其他方面也有讨论。 相同;而其他方言点则分属混合变化型和边音韵尾型。文 章分析了张家口方言儿化读音的类型,显示出张家口方言 在某些方面正在向普通话靠拢的特点。 陈淑静在《古四声在河北方言中的演变》一文指出, 根据古平声是否今分阴阳,把河北晋语区分为张获、邢邯 两片,认为张获片是平声不分阴阳的。另外,在论述“古 入声的演变”一节中,认为张家口方言的入声多是全县市 范围的。文章指出了张家口方言声调方面一个重要的特 点,即平声不分阴阳,因此在张家口方言地区阴平和阳平 读同一声调。 李巧兰在文章《中古阳声韵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演变 研究》中指出,前低鼻尾韵按其弱化、鼻化的程度不同, 可分为前低鼻尾韵弱化型、元音鼻化型、元音高化并鼻 化型等类型,张家口方言属于元音鼻化型;在前高鼻尾韵 中,张家口方言是前高鼻尾韵和后高鼻尾韵混同型;在后 低鼻尾韵中属于元音鼻化高化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共 时层面中古阳声韵音值歧异的原因及鼻音尾韵音值历时演 变的过程和趋势,最后得出结论——最终阳声韵将消失, 混同于阴声韵。这篇文章揭示出张家口方言鼻化程度较 高,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不分的特点。 由以上这些张家口方言语音的研究,可归纳出其语音方 面一些零散的特点,比如,鼻音韵尾鼻化度高,入声广泛分 布,“子”尾存在音变现象,存在连读变调现象,“z、C、 S”和“zh、ch、sh”不分,平声不分阴阳,前鼻韵母和后 鼻韵母混同,在某些方面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等。这些特点比 较零散,还不能完全反映整个语音系统的特点。 (二)词汇和语法方面 张家口方言词汇和语法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成 果不显著,论文比较少。 廉晓沽、张锦玉研究词缀的文章《下花园方言词缀初 探》(一F花园是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区,因此也能部分反 映张家口方言的特点)使用词义结构分析模式对下花园方 言的词缀进行了初步的描写和分析,发现下花园方言的普 通词缀的特点主要有入声为主、虚化程度高、动词词缀多 等,并指出词缀的用法与它的本义有~定的联系。 顾宣宣的硕士学位论文《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一 文,系统地描写并分析了张家口13个县人称代词的读音、 2014.02 杨文会的《张家口地区方言的一般特点》是从语法、 词汇、语音方面概括了张家口方言的一般特点。杨瑞霞的 《张家口方言区普通话句调的特点》论述了张家口方言区 的普通话由于受方言句调的影响而在曲调中出现一种独特 的变化形式,以此来纠正张家口地区普通话旬调中出现的 问题,指导方言区人民更好地学习普通话。论述张家口方 言和地区普通话关系的文章还有龚建强的《试论方言对张 家口市区普通话的影响》,曲金的《张家口的方言语音特 点研究及普通话教学策略》等。郭风岚的博士毕业论文 《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从方言变异与变化的角度论 述了宣化方言的地理变异机制和原因,并提出了宣化方言 的发展方向。 二、张家口方言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前人虽对张家口方言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成果并不是 很突出,且比较偏重语音方面,词汇和语法的研究较少, 语音研究又比较零散,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 因此,我们建议,对张家口方言的研究,今后可从 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从方言描写出发,掌握张家口方 言大量的方言资料。然后,对每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一些 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张家口方言的入声研究、分音 词、方言特征词、亲属称谓、修饰语与中心语的位置关系 等方面的分析,总结归纳语音、词汇、语法的特点,使三 方面的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最后,通过将张家口方 言与山西境内的晋语及普通话对比,探讨张家口方言的成 因及发展趋势、地区普通话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肖萍老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上 海:朗文出版社(远东)有限公司,1 987(第一分册),1 989 (第二分册). [2】张锦玉,时秀娟.张家口方言响音的鼻化度研究[J1.河北北方学 院学报,2009,(3). [3]张锦玉.下花园方言入声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 3,(3). [4]郭风岚.河北宣化方言蟹止摄来母字韵母的读音分析[J].语文研 究,2007,(3). 理论・综述\≤ 一 江苏省东海县方言片区的划分和比较 口丁爱侠 摘要:地方方言的片区划分一直是汉语方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东海县是江苏省北部靠近山东省的一个县,江淮官话 和中原官话的分界线从该县穿过,东海县方言具有鲜明的过渡方言的地方特色。文章阐述了东海县东南和西北两个方言片 区划分的语音和词汇标准,并通过列举两个片区的典型语音和特色词汇,详细比较了东海县境内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地 方方言特征。 关键词:东海县方言片区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市,东面与连云港市 言处于官话分支江淮官话与北方官话的过渡地带。鲍明炜 的行政中心新浦区接壤,南面与沭阳相邻,西面和北面与 等(1985)认为江淮官话与北方官话的分界线从东海县的 山东郯城和临沭地区临近,东北、东南和西北分别与连云 中部穿过。因此,东海方言的地方特色十分突出,在很大 港赣榆县、灌云县和徐州新沂市相连。东海县在明清时期 程度上体现了江淮方言和中原官话的过渡性的特点。 为海州地,民国时期改称东海县,解放初期划归徐州地区 管辖,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划归连云港市管辖。 一、东海县的方言片区 根据地域、语音和词汇的差异,一般将东海县方言分 东海县地理位置处于北方方言(官话)区,东海县方 成以江淮官话为主的东南片区和以中原官话为主的西北片 【5】杨瑞霞.张家口方言中的子变韵【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3). 院学报,2009,(4). [14】顾宣宣.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O8. 【6】杨文会.张家口方言的调类及连读变调【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2,(2). [15]杨文会.张家口地区方言的一般特点【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1999,(2). 【7】廉晓洁,张锦玉,刘娲路.张家口方言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韩飞.河北张家口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J]J.现代语 文(语言研究版),2Ol0,(7). 【16】杨瑞霞.张家口方言区学习普通话句调的特点….河北大学成 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7】龚建强.试论方言对张家口市区普通话的影响[J】.青春岁月, 201 2,(12). 【9]王敏.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D】.石家 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18】曲金.张家口的方言语音特点研究及普通话教学策略….大 家,2010,(2 3). [10】李巧兰.河北晋语区方言的儿化读音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 报,2O1 3,(2). [19】郭风岚.宣化方言变异与变化研究[O].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2005. 【11】陈淑静.古四声在河北方言中的演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i994,(2). [12】李巧兰.中古阳声韵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演变研究[J】.唐山师 范学院学报,2012,(6). 【1 3]廉晓洁,张锦玉.下花园方言词缀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 一… … 院31 521 1)一 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