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变迁及其对冰雪文化的影响

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变迁及其对冰雪文化的影响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9卷第8期2018年8月

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

哈尔滨学院学报

Vol.39 No. 8

Aug. 2018

[文章编号]1004 —5856 (2018 ) 08 —0094—05

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变迁及其

对冰雪文化的影响

王志军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圣母领报教堂曾经是哈尔滨市最雄伟的拜占廷式建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座教堂一

直是北京传教士团在哈尔滨会馆的附属教堂。对这座教堂的主显节与哈尔滨冰雪文化关系的讨论,有 利于人们思考哈尔滨历史文化特点的多源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引发人们对中俄两种异质文化交往的性 质、存在方式、意义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冰雪文化;宗教文化;俄罗斯[中图分类号]K878. 6

[文献标识码]Adoi:10. 3969/j. issn. 1004 -5856. 2018. 08. 023

圣母领报教堂曾经是哈尔滨一座美丽的建 筑,它坐落于现在中东铁路松花江大桥附近。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座教堂一直属于北京传 教士团哈尔滨会馆的附属教堂。作为一道别样 的风景,人们常常将它与东正教的主显节联系 在一起,与哈尔滨的冰雪文化历史联系在一起。 今天哈尔滨的中国人也有许许多多关于这座美 丽教堂的记忆。①

初达成的协议,铁路沿线两侧由铁路当局管理。 同时,俄国当局在哈尔滨、满洲里、海拉尔等地 划给北京传教士团一定区域,用以修建教堂。 随着哈尔滨松江码头附近俄罗斯居民的增多, 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要经常往返于埠头区和 新城区之间参加宗教活动,很不方便,而且道路 泥泞不平。于是,码头区的教堂建设被提上日

程。在这种背景下,103年,北京传教士团于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南端一侧(当时被称为“大 桥村”),建成一座名为“圣母领报教堂”的木质 结构简易教堂。起初“教堂建得并不牢固,因 此,很快人们发现有必要用砖加固外围。104 年完成加固”。[1](P18)有意思的是,哈尔滨圣母 领报教堂最初建设时因为教堂方向问题闹出过 笑话。我们知道,同世界上所有的基督宗教教 堂一样,东正教教堂的纵向方向与横向方向是 严格统一的。这些建筑的主要人口在西方,祭 台在东方(所谓“坐东朝西”。其中的原因,有 几个:一是,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教堂 的朝向可能与早期人类的太阳神崇拜有关;③

一、圣母领报教堂修建过程

圣母领报教堂(BnaroBemeHCKaH uepKOBb),又译“圣母报喜教堂”或“布拉格维斯卡亚教 堂”。这里所谓的“圣母领报”(亦称“天使报 喜”“受胎告知”),在基督宗教中指天使向马利 亚告知她将受圣灵感孕而即将生下耶稣。②由

于圣母领报节的日期是俄历3月25日接近春 分,因而俄罗斯人也将这一天当作春天的开始。 在哈尔滨的著名东正教教堂中,圣母领报教堂 的所属关系比较特殊:直到1942年以前,它一 直属于东正教北京传教士团。这其中的原因, 说来也并不复杂:根据中俄在中东铁路修建之

[收稿日期]2018 - 01 - 27

是,东方是耶路撒冷的方向,也是基督宗教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3BZJ023。

[作者简介]王志军(1969 -),男,山东黄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北亚地区宗教史研究

第8期王志军: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变迁及其对冰雪文化的影响

95

世主死去、复活和未来再临的地方;二是,象征 着礼拜者从象征着罪恶与死亡的黑暗中(西 边)进人到象征生命、真理的光亮中(东边)。 这样一个有关教堂朝向的常识性问题,起初并 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圣母领报教堂建成 之后,人们才发现教堂的“正面朝向南方,而不 是朝向东方”。也就在这时,人们才意识到原 来“从事施工的人员是一些‘不懂得教堂建筑 规矩的人’”。[2](™2)这样,建造一座比较雄伟 的砖石结构教堂的建议被提起,人们还希望北 京传教士团在此开设俄国子弟学校。但是,由 于日俄战争爆发,打断了东正教徒修建石质教 堂和学校的愿望。1905年,俄国人沿着教堂西 墙修建了一个木制侧屋,作为收纳伤员的医务 所,这之后“又为伤员修建了纪念显行灵迹 者一

圣徒尼古拉的副祭坛,副祭坛的门与教

堂相连。直到战争结束后,医院所在房屋才被改 为有四个年级的学校,招收最穷困人家的7 ~ 15岁 的男孩,共计100名”。[1](P

18)这些男孩们组成 了教堂的合唱队。俄历107年5月9日,敬迁 吕基亚的弥拉城总主教、显行圣迹者—

圣尼

古拉圣骨。在同一天,为响应本堂教民的呼吁, 依照普留辛格工程师的设计图,开始了新教堂 的

该教堂建筑委员会成员中有以C. 0).斯科

布尔为首的大商贾、教堂教会长老

M. O.奇斯

佳科夫、普留辛格工程师等,他们迅速从委员会 资产中为教堂的修建拨款,一次性达1万卢布。 正当事情顺利进行时,却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 就是英诺肯提乙大主教在从俄国返回北京的途 中,来哈尔滨会馆视察。当他获悉哈尔滨教民 的计划和行动后,提出一个让建筑委员会主要 成员感到非常疑惑的建议:希望将建造新教堂 的所有物资(包括捐赠的)先运往北京,由北京 传教士团管理。然后,再根据北京传教士团的 决断,将所需物资运回哈尔滨。一些建筑委员 会成员认为,“北京和哈尔滨距离太远,这样的 安排会导致工作和交流的不便。这样,他们退 出了委员会,开始修建另一座教堂(即后来的 圣索菲亚教堂)”。[1](12)

建成后的圣母领报教堂在俄历1918年因 火灾而被烧毁。1919年,教堂重建时,由北京 传教士团英诺肯提乙大主教祝圣。1920年,梅 列基主教被任命为北京传教士团哈尔滨圣母领 报教堂的领袖。俄历1929年8月29日,教堂 圣美促进小组提议将教堂修缮为更壮美的石质 教堂,这一建议得到赞同。1930年,大主教梅

列基提议第三次建立更加宏伟的圣母领报教 堂。俄历1930年7月7日,哈尔滨城市管理局 批准了新教堂的平面设计图。同年9月14日, 在众多哈尔滨居民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奠 基仪式。仪式由梅列基大主教、北京传教士团 和哈尔滨的司祭人员共同主持。“修建该教堂 使用的是新的建筑技术一

不需要内柱的混凝

土楼板。教堂的建筑方案是由建筑师图斯塔诺

夫斯基(B.

M. TycTaHOBCKHft)设计的,混凝土楼

板是由承包商卡尔果珀罗夫(O. M. KaproncooB )制做的,阿尔达托夫(M. M. ApgTOB)和撒伍茨基(M. M. CaByuKHft)制作了

教堂的(巨大的)十字架。教堂最引人注目的 地方是它的壁画,是圣像艺术家大辅祭扎多罗 日(n. 3

agopo>KHHft)的

杰作。” [3]在近一年的

内部装修后,教堂于俄历141年9月1日竣 工,并于9月14日正式投人使用。梅列基大主 教是建造这座教堂主要的领导者和捐助者。新 教堂为拜占庭式风格,建筑精美,可容纳1 200 人。“教堂的设计图令人印象深刻,出自工程 师

B. M.图斯塔诺夫斯基之手。教堂设有以拉

多涅日的显行灵迹者圣谢尔基命名的副祭坛。 哈尔滨俄侨艰苦的物质条件和全球经济大萧条 令教堂重建困难重重,但建设委员会意识到此

事的神圣性,寄希望于上帝之恩惠、圣母之庇护 和伟大的大地之主一

俄国圣谢尔基之保

护。[4]P

4)俄历1942年,日本殖民当局为达到 拉拢利用哈尔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目的,对北 京传教士团维克多尔主教施加压力,逼迫其将 北京教区管辖的教堂转交给哈尔滨教区(包括 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并接受哈尔滨教区的 领导。5]P81)

圣母领报教堂建成以后,先后有九任司祭 在此掌院教务,前七任为俄籍司祭,其中有后来 成为哈尔滨教区第二任都主教的梅列基;后二 任掌院为中国人司祭,其中,第八任掌院是何海 林,第九任掌院是姚宝顺。6HP45 —47)俄历160 年,圣母领报教堂关闭。1970年,教堂被部分 拆毁,由于余下部分坚固异常,所以部分老建筑 仍然可以在现在的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新办公 楼中看到遗迹。

二、圣母领报教堂的主显节

自古以来,宗教与节日就有着不解之缘,

“宗教节日是人们信教的重要手段,是向人们 宣传东正教世界观的基本形式,它可以直接影 响教徒的思想、感情和心理”,[7 ] (P23 7 >许多东正

96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 $

教徒将节日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D

(一)哈尔滨俄罗斯东正教的主显节 东正教除复活节之外,还有1

个大节日,

如圣诞节、主易圣容节、圣母升天节等

D

另有许

多其他节日,重要性各不相同。哈尔滨圣母领 报教堂的节日很多,有一些自己特殊的节日,如 纪念拉多日的圣谢尔基的纪念日,每年两次,分 别是俄历6月5日和9月25日;还有教堂修复 日和建造教堂时的一些特殊日子;大主教梅列 基的命名日为俄历2月12日和7月12日(米 哈伊尔•马列依恩命名日);④在节日前夜还会 庆祝《罪人的保障》圣像纪念日,梅列基大主教 会诵读赞美诗、主持祈祷;过去还会隆重庆祝圣 母进堂节,1931年起这一天成为主教的按手礼 日。®其他节日还有:在沙皇一家殉难日举行安 魂弥撒;尼古拉二世和皇后的命名日;吉洪牧 首、安东尼都主教、英诺肯提乙都主教、西蒙大 主教、约纳主教的纪念日,等等。[1](P128)

但圣母领报教堂在哈尔滨东正教徒的生活 中最有影响的节日无疑是“主显节”。东正教 的主显节(也被称为主领洗节)是东正教十二 大节之一,时间在俄历1月6日(公元1月19 日)。节日是从教堂中举行的各种活动开始 的,在这之后,神甫会为用在冰面中开出的水池 中的水举行赐福仪式。得到赐福的水被教徒视 为圣水,人们将水装人容器带回家中。圣水既 可以用来饮用,也可以作为圣物放在家中,教徒 相信圣水拥有特殊的能量。®在冰面上开出的 水池中接受洗礼,是东正教最有特色和最盛行 的传统之一,多数情况下,人们会在江河或池塘 冰面上凿出十字架形状的水池中进行洗礼。在 这一天,虔诚的信徒在主显节午夜前后举行浸 礼活动,以纪念耶稣在约旦河里接受先知约翰 的洗礼。在北半球的很多地方,每逢主显节来 临之际,气温都会骤降。在此隆冬时节,教徒们 要跳人冰水之中,这似乎是上帝为了考验东正 教信徒们的虔诚。洗礼的过程如下:“铲除江 面的冰凌和积雪后,先凿口‘井’。在它的下方 另凿开一个4米见方水池,在‘井’与池之间凿 出槽形十字及连接‘井’池的同心圆形冰槽。 在同心圆内的冰面上立有纵树,在水池下方对 着‘井’用冰雕凿成一个巨大十字架。主教将 圣像浸在‘井’中,不断从‘井’中涌出的江水便 是‘圣水’,‘圣水’沿水槽流向水池中,人们纷 纷跳人水池中,便是洗礼了。[8](Pm) “公元 1922年1月19日,俄国东正教首次在松花江 冰冻的江面上,凿出冰槽,在冰水池中隆重举办

一个古老的宗教活动。[8](Pm)上午9时,东

正教徒从各个教堂,排着长队走向松花江畔,江 面上事先用冰做好洗礼祭品,如冰灯、冰圣经和 十字架型冰水槽,主祭人用冰锥把冰打透,使水 槽注满江水,然后用马尾刷蘸水洒向每个教徒 身上,虔诚的信徒则脱掉衣服跳人水中,东正教 徒称之为“冰上洗礼”。1942年的俄文期刊《边

》有一篇报道,名为《在冰雕十字架里:俄罗 斯的哈尔滨又开始按照古老的风俗庆祝自己的 节日

》这样写道:在主受洗日,“教堂的钟楼映 衬在冬季湛蓝的天空下,不断响起欢快而急促 的钟声

。在教堂的围栏边挤满了从街上黑压压

的人群,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在人山人海的

上方飘动着神幡如林

。寒冷的冬季阳光照耀在

成群的教士身上的节日法衣上,照在圣像的装 饰衣上和神幡的十字架上

。在寒冷的空气中从

遥远飘来了教堂唱诗班的歌声。伴随着上百人

祈祷的回声

。十字游行队伍已经从圣母领报教

堂移动至松花江。”⑦1922年后,哈尔滨的东正

教徒每年都在道里松花江上举行此项活动,一

直持续到1965年

。[9](119)

(二)哈尔滨早期报刊关于主显节的描述主显节对于当时生活在哈尔滨的中国人,

亦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1924年的《滨江时

》上有一则《俄人洗礼迷信之奇观》的报道:

“十九日系俄人之洗礼节。当日,在松花江岸

预会俄人有八九千之多

。其洗礼仪式在冰上设

坛,坛前掘成十字,俟江水溢出注满沟中,则各 教堂之僧侣,领率一般善男信女,手执宗教上之 画像旗帜,高唱赞美歌,齐集于十字深沟之前,

诵读教经

。迷信最深之青年男子将衣履脱尽,

立于寒冰之上,以桶满注水从头浇下

。浴毕,以 马车送归其家。其余僧侣人众仍在坛诵经。诵

毕,共放爆竹。一般信徒各以瓶罐注水持归,煮 沸而饮之。有在当场冷饮者,有以冰水冼手浴

面者

。亘一时之久,始行散去,当此严寒天气,

衣履偶一不慎,尚有感冒伤风之虞,乃以此迷信 之故,冰水浴身,其愚真不可及,若果神而聪明 正直,恐未必肯佑此不智之人也。” [0] 1928年

《时事月报》有一篇《哈尔滨中俄人民生活状

》的报道:“留哈俄人每值耶稣圣诞复活两

节,必穷奢极欲大事铺张

。固已较在哈日人之 对于旧历新年更为热烈矣

!而其最足令人可笑

者,即为彼辈圣诞节后十余日中之受洗节之现 象;盖其时正在新年之一月,天地严寒,松花江 上早成冰山冰海

。彼辈必于是日在松花江之中

心鉴一直径四五尺之冰井,再用冰块高搭十字

第8期王志军: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变迁及其对冰雪文化的影响

97

架一座,由牧师祈祷之。该井之水即为圣水,持 回饮之,可以除灾,躍人其中浴之更可获福。是 故每年是日,无论严寒酷冷,俄人之男妇子女必 各成千累万,各持玻璃瓶管耑赴该井取水,以期 免祸。而每年躍人是等冰井实行沐浴之俄人为 数均在数十之多,并尝有因此致死者。人固以 此等死法为超升天界,决无痛苦。即俄人所办 之报纸亦必极力揄扬。本年某也先浴,某也继 之,一年复一年,此风并未稍改。其迷信之如此 深刻亦可奇也! ” [11]主显节当天,全哈尔滨的东 正教徒都来到圣母领报教堂里。这一天,在做 完事奉圣礼后,附近教区组成的宗教游行队伍 从圣母领报教堂出发,走向松花江畔。他们要 在那里举行洗礼仪式。庄严洪亮的钟声从圣母 领报教堂的钟楼上响起,敲钟的是一个年轻的 姑娘,钟声为全城受洗者送去祝福,也为他们洗 礼而欢呼。松花江北岸的游行队伍与其他队伍 在圣水祭台处会合。水顺着凿开的冰槽流出, 信徒们用流出的圣水洗礼,并把这些圣水装人 随身带来的容器中。他们认为,这些圣水可以 健身、祛病。_

m)

三、圣母领报教堂的现代回响

作为一座精美的建筑,哈尔滨圣母领报教 堂虽然已经消失四十多年,但是,在许多哈尔滨 的历史照片中,它仍然青春靓丽、魅力十足。对 于许多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来说,圣母领报教 堂是一座气势恢宏、精美典雅的拜占庭式建筑, 教堂与东正教主显节之间的联系更令他们难 忘。而且,“这座教堂是所有俄国移民的纪念 碑,他证明:流亡国外的俄罗斯人在异国他乡仍 然珍爱着自己最宝贵的基督信仰和对上帝教堂 的钟爱”。[1](P184)对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来讲,它 是城市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留着许多关 于这座美丽城市的记忆。现在,哈尔滨的“冬 泳”蜚声海内外,是哈尔滨冬季的一项体育运 动,并已成为哈埠冬季景观之一。人们甚至认 为, 最

凿开

跳人水的是俄罗斯人,驰名中外的“冬泳就是 源于这个仪式”。[9](P149)

至于当年俄罗斯人的主显节与闻名遐迩的 哈尔滨冰灯、冰雕之间是否具有某种联系,更是 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一方面,有学者指出,冰灯 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它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民 间艺术形式。过去,“每逢新春佳节或上元之 夜,居住在松嫩平原上的农家,常常制作一些简 易的冰灯以示欢庆”。[13 ] (P228 >他们首先把井水

倒进铁桶,置于户外冷冻成坨。然后,在冻实以 前取回屋里,倒出中部未冻的清水,稍暖后将桶 和冰坨分离,一个冰罩便制作成功。夜间马夫 喂马,把油灯放到冰罩内,可以防风雪。后来, 城镇里、路边驿站也出现了冰灯。在1

世纪中

叶,哈尔滨香坊就有冰灯和雪塑出现。后来,哈 尔滨的穷苦人家有的在新春佳节和元宵节时用 冰坨做灯,在中空的冰壳中点上蜡烛,钻孔穿绳 让小孩提着玩耍,俗称“穷棒子灯”。解放前在 哈尔滨道外南马路的牛羊肉冷库门前,正月十 五前后就摆着精美的冰花,这些都是后来哈尔 滨冰灯的雏形,4](P

55)另一方面,俄罗斯人也有 着制作冰灯、冰雕的传统:“ 135年洗礼节时, 坐落在马家沟营部街俄人开办的慈善院,举办 了具有浓重宗教色彩的冰雕展,整个院落布置 了由教师、孩子们创作的冰雕作品。有微缩的 小教堂,一群各种造型的十字架,簇拥着一个晶 莹秀美的冰大十字架。这座慈善院叫‘米洛谢 尔吉亚之家'

这恐怕是哈埠最早的冰雕展

了。”[5]9)国外移民潮又将“俄罗斯为主的欧 洲的滑冰、滑雪、冰橇、冰帆等冰雪运动传到哈 尔滨,欧洲的冰雪建筑文化、冰雪服饰文化等也 融人哈尔滨的冰雪文化之中。”[16]这些“冰雪文 化积淀都影响着哈尔滨现代冰灯的出 现”。14](P

55)那么,闻名遐迩的哈尔滨冰灯、冰雕 等,究竟是中国传统的新发展,还是受俄罗斯东 正教主显节的深深影响呢?

毫无疑问,我们历史上传统的冰灯与现代 的冰灯在原料选择、制做方式、使用方式等方面 的差异非常明显。现代的哈尔滨冰灯、冰雕与 哈尔滨早期俄罗斯人的冰灯、冰雕的差异也同 样明显:一个是以俄罗斯人为主体,一个是以中 国人为主体;一个是宗教节日,一个是世俗性娱 乐活动。当然,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会得 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例如,人们可以说,现代的 哈尔滨

灯、

哈尔滨

人的

灯、冰雕的相似性非常突出:哈尔滨为共同的发 生地点;从松花江中获取天然冰块;雕刻理想中 的形状;群体性活动;节日氛围,等等。这里,我 们又一次想起了费孝通先生对于文化的理解, 他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 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17](P

22)在这个意义 上,笔者以为,也许人们这种对冰灯、冰雕的起 源与俄罗斯人关系的讨论,[8]肯定与否定的答 案都不十分重要。重要是的,这一问题的讨论 无疑会引发我们对于哈尔滨城市历史特殊性的 思考,引发我们对两种异质文化交往的性质、存

98

在方式、意义的深人理解。

注释: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 $

[5 ] fl . no3flHaeB. npaBocnaBHe b KuTae (1900 - 1997rr .)

[M ] . M. : Il3g - bo Cbhto - BnaaHMHpcKoro BpaTCTBa,

1998

① 参见阿成:《圣母领报教堂》,载于《他乡的中

[6 ] C. C. TpouuKaa. Xap6uHCKaa Enapxua [ M ]. 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8 - 93页;《飞翔的

ABCTpanHH : [ s. n. ] ,2005.圣徒》,载于《人生四季》,地震出版社,2014年,第196 -

[7] 乐峰.俄国宗教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〇6页。王海清:《冰城夏都历史旧事》,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2014年,第163 - 165页,等等。

② 《新约.路加福音》1:6-38。

, 2008

[8] 戈卢鲍维奇.俄罗斯人的习俗及影响[C]//赵喜

郭秋萍■他乡亦故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 ③ 与此相关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为什么要将圣诞 罡,

社,2010.节的日期定为公元12月25曰。

[9] 曾一智.城与人:哈尔滨故事[M]哈尔滨:黑龙江人 ④ 因为米哈伊尔是梅列基大主教的俗世之名。2003.1931年起梅列基大主教成为哈尔滨主教区的管 民出版社,

[10] 俄人洗礼迷信之奇观[N].滨江时报,1924 -01 - 辖者,使得这个节日有了新意义,故而改在哈尔滨圣尼

31古拉大教堂庆祝。

[11] 毛鸿■哈尔滨中俄人民生活状况[N] ■时事月报, ⑥ 据说,圣水可在密闭容器中保存数年而不变坏。

1928 - 12 -02.⑦ 《在冰雕十字架里:俄罗斯的哈尔滨又开始按照

[12] 荣洁.俄侨与黑龙江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大 古老的风俗庆祝自己的节日》,《边界》(俄国),1942,

学出版社,2011.(5)。转引自:Or;ie3HeBa E. A. : PyCCKMftH3bIKBBOCTCOH-

[13] 战树权,王成军,王景富,等.冰城哈尔滨[M].上 om 3apy6e>Kbe. BnaroBemeHcx: AMypcKMM roc. yH - t,2009,

C. 104。

[参

考文献]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人民出版社,2014.

[14] 王清海.冰城夏都历史旧事[M] ■哈尔滨:黑龙江 [15] 哈尔滨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哈尔滨文史资

料:第2辑•外国人在哈尔滨[Z]. 202.[16 ]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发展史[EB/0L] . [2018 - 02 - 04] ■

http://www. d1xz. net/wenhua/chengshi/art95727. aspx.

[1 ] KoMapoBa M. K. IlcTopua BnaroBeineHCKod U^epKBH

b Xap6uHe [ M ]. Xap6uH: BorocnoBCKHd 中aKynbTeT MHCTHTyTa Cb. BnaauMHpa,1942.[2] H.n.克拉金.哈尔滨一俄罗斯人心中的理想城 市[M].张琦,路立新,译.李述笑,校.哈尔滨:哈尔

滨出版社,2007.

[3] Apryc . Hobwh xpaM b Xap6uHe [ J ] ■ Py6eK, 1937,(10).[4] npaBocnaBHbie XpaMbi b CeBepHOH MaHt^KypHH

[M ]. Xap6uH : [ s. n. ] , 1931.

[17]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8 ]刘梦■论东正教对哈尔滨地域文化的影响[J ].当

代宗教研究,2004, (4).

责任编辑:孙畅

Notre - Dame de Bonne - IVouvelle Church in Harbin:

Changes and Effect on the Snow-Ice Culture

WANG Zhi-ju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 Notre-Dame de Bonne-lNouvelle Church in Harbin was once the grandest By­zantine style architecture.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is church has been an attached church to a Beijing missionary group 5 s guild in Harbin. Discussing relationpiphaay in this church and the snow-ice culture in Harbin is good to see the complex historyand culture characters in Harbin and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Russian and Chinese culture, as two different culture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existing ways,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arbin; Notre-Dame de Bonne-lNouvelle Church ; snow-ice culture; reli­gion culture; Russi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