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今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热的社会学探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当今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热的社会学探究

作者:王梁 ,李翠霞

来源:《武术研究》 2016年第10期

王 梁 李翠霞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我国业余自行车热的表现,发现业余自行车运动热背后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业余自行车的科学化、专业化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业余自行车 低碳生活 团体

中图分类号:G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10—0154—03

1 前言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明病”如肥胖、亚健康、高血压等新型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走出家门,告别城市的喧嚣,走到户外,接近大自然来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低碳生活成为新世纪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自行车运动因于其绿色、健康因素迎合了新时代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和提倡低碳生活的生活理念。首先,自行车运动对身体各个神经敏捷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其次,自行车骑行的过程是人的两条腿交替发力做蹬伸动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摄氧量会增大,血液循环也会加快,人的大脑两侧得到不同的刺激与开发,从而有利于大脑的健康和提高神经的敏捷性。再次,自行车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改善和提高也有着很好的效果,长期骑行对人体心血管大有益处。另外,坚持自行车运动对减肥的效果也很不错,自行车运动很多时候是有氧运动可以减掉身体多余的脂肪,还可以使人体线条优美,身体放松,释放压力。[1] 在法国,一年一度的具有100多年悠久历史的环法自行车赛以其庞大的规模,沿途美不胜收的景色,在现代发达的传媒宣传下,进入我国人民的视野。[2] 这些比赛都使得大众对自行车的热情不断高涨,自行车运动的参与者覆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大到五六十岁的老大爷、老太太,小到上小学、初中的孩子,正是由于自行车老少皆宜的特点,我国自行车骑行相当普及,涉及各个年龄段,各类人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自行车运动的健身价值受到我国不同群体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自行车运动的队伍中。随着自行车热潮的不断升温,众多学者也关注起自行车赛事和相关理论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自行车研究还更多地停留于各种职业自行车赛事的研究,对于群体性的业余自行运动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所以,本文就对自行车热的社会学略加研究,以期为我国自行车运动更好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性参考,也为社会学理论提供更加丰富的现实经验。

2 业余自行车运动热在我国的体现

2.1 各种业余自行车团体的纷纷涌现

随着业余自行车运动的增多,各种业余自行车俱乐部和协会组织也进一步增多,出现大大小小的自行车团体,这些业余自行车组织成员绝大多数是自行车的爱好者,他们共同参加活动,共同娱乐,并且进行业余自行车的技术交流和相关社会交流。这些团体中,包括了很多不同年龄段的骑行爱好者,有青少年、中年人等,他们经常一起组织骑行活动,业余自行车团体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自行车运动的热潮。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由自行车经销商组织的业余自行车团队,

经销商为了营销广告效应,往往会推出具有本品牌或相关产品冠名的骑行组织,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品牌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各种社会媒体加大传播力度,从而使本品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当然,这种团体组织往往相对于民间自发团体组织其管理更专业,举办的活动更具有专业性,相对规模也更大,而且逐步形成当前业余自行车活动的主流团体,但其组成人员依然还是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业余自行车骑行爱好者。

2.2 业余自行车比赛日前增多

随着自行车运动不断扩大,在很多竞技自行车比赛之外,我国的业余自行车赛也成为各地令人瞩目的赛事。目前,我国各地所举办的业余自行车赛一般是在政府的倡导、自行车经销商、赛事公司、个人或者行车团体等为主办机构下进行,概括起来主要以有以下四大类:第一类是以政府为主导体育管理系统承办的业余自行车竞赛;第二类是由较为专业的体育赛事公司主办的业余自行车竞赛;第三类是由自行车厂商或运营单位出于宣传或促销目的而主办的业余自行车竞赛;第四类是由民间自行车团体自发组织的业余自行车竞赛。每场业余比赛的举办都会吸引周围或者四面八方的人参加。这些人或者带着自己的团体或者家人来参加,或者单枪匹马参加。业余比赛者,商家为了宣传自己自行车的品牌,增大销量。[3] 爱好者们则为了结识朋友,增进自行车骑行水平,各得其所。业余自行车比赛的举办,标志着我国群众对业余自行车的热情进一步增加,是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热的重要体现。

2.3 自行车成为一种新的骑行文化

自行车热已经带动了自行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现在社会,逐步增多的自行车骑行者以了解自行车的各种品牌,具有丰富的自行车文化为傲。打开网络,有很多自行车有关的帖子或者论坛,这些论坛大多以交流自行车骑行技术,网上组织自行车活动或者进行二手自行车的交易。[3] 自行车车新材料的运用成为人们购买自行车乐于讨论的一个话题,人们不再是简单的骑行,同时对自行车的材料、变速、骑行技术进行了解。自行车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2.4 自行车骑行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

相对而言,人们参加自行车比赛的毕竟还是少数人员,绝大多数人购买自行车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健身与日常出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受场地、时间、健身器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向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而自行车以其轻便,益于操控,健身效果较好,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步被年轻一代追捧为新一代时尚的生活方式。

3 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存在的不足

3.1 场地的制约

目前,我国各地的道路硬化基本普及,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的话,自行车骑行的道路应该很多。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适合自行车骑行的场地道路就比较少了。在公路上骑自行车有很多问题,由于公路上车流量比较大,导致了骑行比较危险,而且我国各地的图车问题比较凸显,对于自行车的骑行影响较大,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能够适合自行车安全骑行的场地和道路普遍缺少。[4]

所以,我们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自行车活动场地的建设上。城市里的很多地方,比如生态园,公园等地,政府可以采取合适的措施对骑行者开放,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良好的骑行场地。

3.2 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的现代社会,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轻巧、无排放、占地少,自行车应该被推广,而我国各地政府并没有重视自行车。其次,自行车骑行爱好者都喜欢选择环境优美、远离城市的公园、生态园等地举行,而我国很多地方的生态园并不允许自行车入内,这就导致了很多自行车爱好者只能上马路骑行。[5] 另一方面,在我国很多地方,普遍缺少专门的自行车比赛场地,这些都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落实。

所以,政府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出台政策,让自行车的环保、健身价值深入人们大众心中,鼓励民众更多选择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降低城市交通的压力, 减少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自行车车道,为自行车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的场地,来增加人们使用自行车来代替汽车出行的频率,还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城市自行车活动场地的建设上。城市里的很多地方,比如生态园、公园等地,政府可以采取合适的措施对骑行者开放,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良好的骑行场地。

3.3 业余自行车赛事存在不足

3.3.1 比赛场次不够多,规模不够大

这就使得业余自行车的影响力受到一定的制约,赛事规模不足、场次少这些都会导致业余自行车比赛影响不足,难以吸引企业的目光和赞助。[6] 这些不足是我国业余自行策划比赛得不到企业赞助原因之一,制约了业余自行车运动的发展。

因此,政府要为业余自行车比赛提供场地、宣传、资源方面的支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支持业余自行车比赛来推动本地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协调,扩大政府的影响力,确保业余自行车比赛顺利的进行。倡导更多场次的业余自行车比赛。业余自行车比赛往往伴随着运动员艳丽的服装,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以及众多人们的呐喊,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增加这些比赛的场次有利于吸引企业或者自行车企业的赞助,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壮大业余自行车的队伍。

3.3.2 宣传力度不足

宣传力度不足是扩大自行车影响力的又一个不利因素。各个城市的业余自行车比赛由于宣传力度不足,缺少报道,很多人们大众不熟知,导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所以,必须加强宣传。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网络等各种途径宣传业余自行车赛,使得业余自行车比赛为人们大众所熟知。将绿色、低碳的理念和业余自行车比赛相结合进行宣传,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更多的人来参加到业余自行车比赛中。

3.4 我国业余自行团体体制不健全

我国各地有着众多的业余自行车团体,这些团体大多数是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自行选择参加社团活动,自由、放散是业余自行车团体普遍的特点。[7]这些团体普遍缺少完整的管理体系和良好的管理,社团成员缺少积极性,社团活动的举办缺少科学合理的策划和安排。另一方面,对于社团成员的管理大多是通过个人感情来维持,社团体制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是导致我国业余自行车团难以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的障碍。

针对我国业余自行车团体缺少完整的体制管理特点,我国业余自行车必须向着专业化和内部管理科学化的道路前进。团体内部设立专门的技术指导 、活动策划、成员管理等部门,使得业余自行车团体内部结构专门化,系统化,完善管理。良好的社团管路体制有利于业余自行车团体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以使业余自行车团体发展、壮大。

3.5 缺少技术指导

自行车热持续的发酵带来了千千万万的自行车爱好者和自行车团体。而在我国绝大部分地方,业余自行车个人或者团体骑行活动的展开普遍缺少专门的自行车技术指导员。业余自行车比赛中也会出现一批优秀的业余自行车运动员,这些运动员经过专门的技术指导可以为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提供良好的运动员选拔资源。[8] 但是我国自行车方面的技术指导员缺少,这些都成为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走向科学化的障碍。

很有必要对教练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来为我国业余自行车团体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减少业余自行车爱好者因不科学训练出现的受伤。[9]另外,应加强自行车技术指导的,增强业余自行车团体的科学化来为我国竞技自行车的队员选拔提供更有价值的平台。

3.6 相关理论知识研究不足

在我国,自行车运动热持续发酵,但是相应的理论研究水平比较低,我国对于竞技自行车的相关研究比较多,而对业余自行车运动的研究比较少,有着研究水平低、理论知识不足的缺点。[10] 难以为我国的业余自行车运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足以为自行车爱好者提供理论支持,这阻碍了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的发展。

要加大对业余自行车运动理论方面的研究,业余自行车的理论建设要紧随我国目前的业余自行车的热潮,加强科研水平,为业余自行车运动提供更多科学、专业的理论支持和知识刻不容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