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高压预充电简化说明及注意事项
1.正常预充电原理简述
1.1为什么要预充电?
如图1所示,电池所带的电机控制器负载,前端都有较大的电容C,在冷态启动时,C上无电荷或只有很低的残留电压,当无预充电时,主继电器K+、K-直接与C接通,此时电池电压VB有300V以上高压,而负载电容C上电压接近0,相当于瞬间短路,负载电阻仅仅是导线和继电器触点的电阻,一般远小于20mΩ。按根据欧姆定律,回路电阻按20mΩ计算,VB和VC压差按300V计算,瞬间电流I=300/0。02=15000A.继电器K+及K—必损坏无疑。
加入预充电过程,K+先断开,让阻抗较大的Kp和R构成的预充电回路先接通,我们一般选择预充电电阻为100到200欧姆,这里我们用的200欧姆。VB与VC压差仍然按300V计算,在接通一瞬间,流过预充电回路进入电容C的最大电流Ip=300/200=1.5A.而预充继电器容量是10A,所以预充回路安全。
当预充电电路工作时,负载电容C上的电压VC越来越高(预充电电流Ip越来越小),当接近电池电压VB时(图中的ΔV足够小),这时,切断预充电,接通主继电器K+,不再有大电流冲击.因为I=(VB—VC)/R,此时VB—VC很小,所以电流小.
1 / 7
图1正常预充电简化示意图
2 / 7
1.2要点
为什么叫预充电?这里的充电就是电池组对负载的充电.因此,预充电是电箱和外部负载共同作用的。外部负载的状况会影响预充电进程,有两种异常情况:
a)负载开路导致假预充电完成。比如说负载线未接,或负载上还有一级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比如吉工大的电机端预充电路),此时,BMS通过输出口检测到的VC不是真正的负载电容上电压,而是电池组的开路电压(OCV),马上得到虚假的VC=VB的信息,可能导致预充电结束,直接接通主继电器,但因为输出开路,并无危险。但是如果此时负载突然加上,因为预充电已结束,没有预充电路的电阻R限制电流,将会产生超大电流,损害线路或继电器。因此,在一般的预充电策略中,一上电就完成的可以判为故障,但会导致一直不接通,后续无法进行。
b)负载因故障一直有短路或较小阻性负载,会导致预充电过程中VC始终上不去(电压始终降在预充电电阻R上),不仅导致预充电路过热,还会导致预充电失败,后续主继电器不接通,无法继续工作。
2.电池端和电机负载端都有预充电情况
如图2所示,如果电池箱先上电,负载继电器后上电,电池箱就完成一次时间极短的假预充.若BMS此时也判断为正常而接通K+也无妨,让负载级预充电再工作一次也能达到相同效果。但如果BMS设计成判断假预充为异常而终止,则负载级将永远无电.现有系统是按前者设计的,它也有弊端,要是后级预充电不正常,则BMS无法保护继电器。如果先上负载电,负载预充电也很快接通,再上电池箱供电,电池箱可以正常完成预充电。
但是,如果几乎同时上电,则它们的采样判断会互相影响,两级预充电同时工作时,BMS预充电采样的电压不是电容C的真实电压VC,而是加上后级预充电阻RM上电压,会提前结束预充电,而后级负载
2 / 7
预充电采样的电池电压VB也不是真正的VB,是比VB低了预充电电阻R的压降部分,也是压差较小
提前结束,导致预充电切换到主电路时电流偏大。
图2负载端有一级预充电情况
3 / 7
3.应避免的异常操作解析
综上,预充电是BMS和负载相互作用的。在负载也有预充电情况下,请注意几点:
1. 电池箱和电机部分,一定要错时上电(或依靠程序通讯协议错时)。
2. 错时上电时,总是让执行预充电的部分后上电.
3. 同时下电没关系.但是,如果只对无预充电功能部分单独下电并再次上电,将是非常危险的!
例如:当时你们在吉工大测试时,电箱BMS预充功能已禁止,而单独对电池箱下电,过一阵后再次上电,新换上的一只继电器又粘住了!原因在于,此时电机主继电器已闭合,预充电功能不起作用,而电箱下电导致无电输出,负载电容C上的电压被电机用光,此时再让BMS直接上电,必然有超大电流冲击。至于哪里的继电器容易坏,除了松下和泰科继电器本身差异外,后面接通有抖动的更吃亏(先接通的已稳定)。
同样,如果电机负载部分无预充,那一定要让它先上电,如果让它后上电,也是有问题的.
有人提出判断条件加严,但如果不明就里,则会导致不能接通,只会报警。
4、电容充电时间:
电容充电放电时间计算公式设,V0为电容上的初始电压值;
V1为电容最终可充到或放到的电压值;
Vt为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值。
3 / 7
则,
Vt=\"V0\"+(V1-V0)*[1-exp(-t/RC)]
或,
t=RC*Ln[(V1-V0)/(V1—Vt)]
例如,电压为E的电池通过R向初值为0的电容C充电
V0=0,V1=E,故充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1—exp(—t/RC)]
再如,初始电压为E的电容C通过R放电
V0=E,V1=0,故放到t时刻电容上的电压为:
Vt=”E\"*exp(—t/RC)
4 / 7
又如,初值为1/3Vcc的电容C通过R充电,充电终值为
Vcc,问充到2/3Vcc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V0=Vcc/3,V1=Vcc,Vt=2*Vcc/3,故
t=\"RC\"*Ln[(1-1/3)/(1—2/3)]=RC*Ln2
=0。693RC
注:以上exp()表示以e为底的指数函数;Ln()是e为底的对数函数
4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