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定量实验练习3

来源:爱go旅游网
1.某地污水中含有Zn、Hg、Fe和Cu四种阳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

铜的方案如下:

2+2+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三种实验方案中都能制得纯净铜 B.乙方案中加过量铁粉可以将四种阳离子全部还原 C.甲方案中的反应涉及到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 D.丙方案会发生环境污染

2、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图1、2装置测定某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夹持装置已略去。

提供的试剂:研细的钙片粉末(钙片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2mol/L 盐酸、5%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和蒸馏水。

图1 图2 实验过程:

I.检查两套装置的气密性。

II.在A、C的右边加入0.25 g钙片粉末,左边加入3 mL 2mol/L盐酸,塞紧塞子。在B、E中均加入饱和NaHCO3溶液,如图所示,记下量气管读数。

Ⅲ.将A、C倾斜,使液体与固体混合,实验结束并冷却后读出量气管读数,测得 B中收集到的气体为41.90 mL,E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39.20 mL(以上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I中检查图1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中加入的试剂为 。

(3)实验前左右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后读数时右管的液面高于左管的液面,应进行的操作是 。

(4)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图1实验比图2实验所得钙片中的碳酸钙含量偏高,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偏高的原因: 。

3、有一含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D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⑴实验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⑵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C ,D (供选试剂为: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 ⑶E装置中的仪器名称是 ,它在该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⑷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⑸反应前,在B装置中通入空气可减少实验误差,操作方法是 。

⑹若样品的质量为mg,反应后C、D的质量差分别为m1g、m2g,则该混合物中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为: 。

4.现有某铁碳合金 (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铁碳合金

I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E A 足量碱石灰 B 品红溶液 C D 浓硫酸 浓硫酸 足量酸性KMnO4溶液

(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称量E的质量,并将a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原因是空气中CO2、H2O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_______。 (5)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验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偏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已知:过碳酸钠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a2CO4 +H2SO4 →Na2SO4 +H2O2 + CO2↑ 2H2O2 →2H2O+ O2↑ 为测定已变质的过碳酸钠(含碳酸钠)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Q为—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气球(不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和少量二氧化锰放于其中,按图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H2SO4滴入气球中。

(1)Q内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___。在样品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导管a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_______(填K1、K2或K3,下同)。打开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b中装的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为何要缓缓打开K1的理由是_______。 (4)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mL气体(上述体积均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则过碳酸钠的纯度是____________(式量:Na2CO4 —122,Na2CO3—106)。

(5)某同学实验测得的过碳酸钠的纯度超过100%,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气体滞留在Q和导气管中,未全部进入量筒Ⅱ B.量筒Ⅱ读数时,量筒液面高于水槽液面 C.右侧量筒Ⅰ和储液集气瓶连接导管内的液体没有计入读数xD.气体体积数值x、y没有扣除滴加的硫酸的体积

答案:(13分)

(1)CO2、O2;使双氧水完全分解成氧气;平衡分液漏斗上、下的压强,使稀H2SO4顺利滴下。 (2)K1、K2,K3。 (3)气球Q慢慢缩小,左侧导管有气泡生成。 吸收二氧化碳;控制气体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4)[12200y/(53x-37y)]% (5)BC

【2011·衡水质检】29.(17分)某课外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测定Na2CO3样品(含NaCl杂质)的纯度。请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一:沉淀法

①将wg样品在烧杯中溶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用玻璃棒搅拌

② (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g。 ③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方案二:气体法

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实验。

④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可知,乙中所盛放试剂为 ,其作用是 。丁的作用是 。

⑤学习小组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确定Na2CO3的含量,但计算结果总是比实际值偏低,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装置气密性良好):

A: B:

⑥在此方案基础上,有同学提出用测量气体体积的方法确定Na2CO4的含量,请依据此设想补充完整

实验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用试剂)

2012-门头沟抽测-27.(13分)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S2和少量FeS(假设其他杂质中不含Fe、S元素,

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将m 1 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下图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高温

4FeS2+11O22Fe2O3+8SO24FeS + 7O22Fe2O3+4SO2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反应后

乙瓶中 的溶液 H2O2溶液 过量BaCl2溶液 滤液 滤渣 洗涤、烘干、称量 m 2 g固体 (1)甲、乙两装置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乙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乙瓶中的溶液需加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石英管中的固体②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恰好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3+③将滤液稀释至250mL ④取25.00 mL稀释液用0.1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4)②中,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 (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滴定实验,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

第一次 25.00 第二次 25.03 2+

第三次 24.97 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 =_______。 27.(13分)

(1)除去空气中的CO2,使乙装置中的溶液只吸收黄铁矿煅烧产生的SO2(1分)

吸收黄铁矿煅烧产生的SO2(1分)

SO2+2OH-=SO32-+H2O(1分) 2SO32-+O2=2SO42-(1分) (2)使SO3完全氧化为SO4 (1分)

32m2233m1100%2-2-

(3)(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偏大 (2分)

(5)250mL容量瓶(2分,没写规格得1分) (6)0.5mol/L (2分)

2012-东城一模-27. 牙膏是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常用的摩擦剂主要有:CaCO3、Al(OH)3、SiO2·nH2O、Ca3(PO4)2。资料显示:Ca3(PO4)2高温不分解;Ca3(PO4)2和CaHPO4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Ca3(PO4)2 + 4H+ = 3Ca2+ + 2H2PO4-。

(1)为测定某牙膏的酸碱性和摩擦剂的主要成分,甲同学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① 取一小段牙膏与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酸碱性的方法是 (填相应操作),读出其pH接近8;

②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有气体产生,则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NaOH溶液,经测定,不溶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③ 取②中加稀盐酸后所得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观察到最终有沉淀生成,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根据上述实验,摩擦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用如下装置(已检验气密性,夹持装置略)通过测CO2的质量来计算牙膏不溶物中CaCO3的

含量。

① 滴加稀盐酸之前的部分操作:……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再将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连接在整

套装置上……。按此顺序进行操作的原因是 ;

② 用上述装置重复几次实验,所测样品中CaCO3的含量均偏高,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失误,分析

可能的原因是 或 ;

③ 设计实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仪器可任选),仅用牙膏不溶物样品测定摩擦剂中CaCO3含量的方法是

(不必填具体操作)。 27.(共14分) (1)

①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滤液,滴在pH试纸上,经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后(2分) ② CaCO3 + 2H = Ca + CO2↑+ H2O(2分)

③ 2H2PO4- + 3Ca2+ + 4OH- = Ca3(PO4)2 + 4H2O(2分) SiO2·nH2O、Al(OH)3(2分) (2)

① 避免碱石灰吸收装置中原有空气中的CO2(2分) ②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或H2O(1分)

NaHCO3溶液除HCl时产生了CO2(1分)

③ 称量不溶物样品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前后的质量(2分)

2、答案:(14分)

(1)往B中右侧量气管中加水,一段时间后量气装置左右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2分) (2)CaCO3 + 2H+ ==== Ca2+ + CO2↑ + H2O·································(3分) 蒸馏水(H2O) ··················································(2分) (3)向下移动右管,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2分) (4)70%(或用小数、分数表示) ·······································(2分) HCO3— + H+ ==== CO2↑ + H2O ···································(3分) 3、【答案】⑴2NaHCO3

△+2+

Na2 CO3 + H2O + CO2↑(2分)Na2CO3·10H2O

△Na2CO3 + 10H2O(2分)

⑵无水CaCl2(1分)碱石灰(1分)

⑶(球形)干燥管(1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影响测定结果(2分)⑷偏低(2分)

⑸关闭b,打开a,将空气缓慢鼓入(2分)或答:关闭a,打开b,将空气缓慢鼓入一段时间后至C、D、E装置质量之和在两次称量时差值不大于0.1g

18m2⑹286(m1-44)/m ×100%(2分)

【解析】本题实验目的是通过装置D的增重测定NaHCO3的质量分数,通过C和D的增重测定Na2CO3·10H2O的质量分数。⑷若将A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易导致部分水蒸气进入后续装置,使测得Na2CO3·10H2O和NaHCO3的质量分数偏高,而NaCl的质量分数偏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