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代号选出,并填入答案栏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成酒 B.铝块压成片 C.土豆切成丝 D.小麦磨成粉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B.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C.稀有气体——用作焊接保护气 D.二氧化碳——用作动植物呼吸 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4.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法收集,则该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5.下列描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过低温加压,可以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 C.液态氧可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
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臭氧 B.空气
C.过氧化氢溶液 D.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剩余物
7.物质的下列变化中,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①汽油的挥发 ②食物的腐败 ③冰的融化 ④酒的酿造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 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实验操作最简单、产生现象最明显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导出分别闻气味
9.新修订的《环境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监测结果的是 A.燃放鞭炮 B.河水蒸发 C.露天焚烧秸秆 D.工厂排放烟尘
10.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 B.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11.下列四种制氧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变化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12.规范的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倾倒液体时,只需注意将瓶塞倒立在桌子上就可以了 C.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从①空气 ②冰水共存体 ③氮气 ④二氧化硫 ⑤过氧化氢溶液 ⑥二氧化碳六
种物质中,选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入对应空格处。 ⑴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⑵ 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 ⑶ 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 ⑷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⑸ 排放到空气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14.空气中各种成分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请根据下列叙述填写空气有关成分的名称。
⑴ 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⑵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有 ; ⑶ 能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⑷ 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⑸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 15.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示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 红磷在氧气燃烧 ; ⑵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⑶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
以上三个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16.下面是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行的总结,你认为是否正确?如
果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⑴ 必须加热 ; ⑵ 必须使用催化剂 ; ⑶ 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 ⑷ 必须发生分解反应 ;
17.①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②加热暗紫色固体D,
可同时得到A和C及另一种物质。请回答:
⑴ 写出物质的名称:A ,B ,C ,D ; ⑵ ①和②反应原理的相同点是 ;
⑶ 写出加热D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
1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弹簧夹
空气 氧气 氧气 4
红 硫
硫
铁丝
321
磷
水 甲
乙
丙
丁
⑴ 甲、乙两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燃烧过程中,火焰颜色不同的原因是 ;
⑵ 丙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⑶ 丁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
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
19.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A
B
C
D
E
⑴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一般要加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 作用,应选择
装置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发生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⑵ 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⑶ 用A、E装置组合制氧气,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将 ,后 ,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