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基本注意事项
1、工作前请穿戴好工作服及安全防护用品。把衣袖扣好或戴好袖套,戴好工作帽方可操作。
2、不要移动或损坏安装在机床上的警告标牌。不要在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
3、过度疲劳、饮酒或服用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后禁止上岗作业。 4、特殊工作如需要两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统一指挥,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一致。
5、工作时,必须集中精神,不许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串岗与他人闲聊。
6、本设备带有液压贮能装置,非专业人员不得拆卸、维修本设备。贮能器内必须充装氮气,不得以其它任何气体代替或混充,任何火源和热源不得靠近贮能器。
7、任何物品在进入高温熔液时,必须进行严格烘烤预热,除去水份且动作轻缓,以免引发爆炸事故。
8、严禁在开机状态下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入挤压区作业。 9、未经安全部门充许,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拆除或改变任何安全防护装置、联锁装置。10、保养、维修设备或
10、保养、维修设备或更换模具时必须断开总电源,非专业人员不得拆卸、维修本设备。
二、 工作前
1、操作者必须了解机床的结构、性能和机床的清洁、润滑情况,熟练掌握本设备操作过程,应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使用设备。
2、接通电源前操作者应先用目视、手动方式认真检查各部位的完好情况。[1] 检查监督上一班清扫机床情况。
[2]检查设备及辅助设施的完好情况,观察机床床体、曲肘、模具是否完好,有无开裂现象;检查机床各紧固部分、模具、压板等是否
紧固,螺丝是否有松动或滑丝现象;各气管、油管是否有漏油漏气现象。[3]检查线路有无破损或烧焦痕迹,各开关、按钮、信号灯、照明灯等电器是否完好。停机15日以上的设备,需经专业电工进行检查电器有无受潮,绝缘是否达到要求。[4]检查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是前后护门联锁开关的完好情况,推拉护门时是否轻松自如,各压力表指示是否在规定值内。[5]检查润滑管路、油咀是否完好,润滑油是否在刻度线内,油质是否良好,有无杂质,并用手动方式向各部分供油润滑。[6]检查液压油是否在刻度线内,油质是否良好,有无杂质或渗入冷却水。[7]查看机件活动范围内是否有人或杂物,确定无后方可送电操作。
3、[1]接通电源后点动油泵电机,注意电机旋转方向,符合转向规定后,方可连续运转,否则会损坏油泵。[2]机器的冷却水路系统,在开机时应打开压射冲头和定模板冷却水路,而油冷却器,则视油温高低而定,当油温升到高于30度时,应及时打开冷却水路。当环境温度低于0度时,停机时间较长,则应将油冷却器进水关闭,并打开排水口,将油冷却器中的水排出,以防冻坏冷却器。[3]通过手动方式将机床的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检查各动作是否正常,特别是紧急停止装置、护门联锁装置和限位开关及撞块是否灵活有效,并观察合型、压射、顶针、抽芯等动作是否平稳;是否能及时起动或停止,各信号灯显式是否正常,照明是否充分。
4、调校模具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必须将[手动/自动]旋钮置[手动]位置上进行作业,在安装压射头、压射杆、顶杆、抽芯油缸及紧固模具压板螺丝时必须停泵关机。紧固动、静模压块及螺母时,要对角平衡均匀用力,并由浅到深校好锁模力度,调整锁模力应以满足压铸工艺要求为准尽量小些,避免超过公称合型力,以免损伤合型机件。吊运模具时必须对吊环、绳索仔细检查,确认牢固可靠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起吊物不准从人、设备或加有铝水的保温炉上方通过。
5、机床准备正常工作前,必须认真按照检查的实际情况填写设备点检表,如发问题待相关人员处理好后,关好机床防护门后,方可投入作业。注意:严禁操作带病设备。
三、工作中
1、零件加工应严格按照加工工艺进行。
2、压铸机上,禁止放置维修配件、工、量具及其它辅助用品。 3、工作中不准空压射操作,如须空压射时,必须在料筒中放入软质垫料(如棉丝、铅块等),防止损坏设备。
4、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合型或模具故障时,双手须立即放开合型按钮,停止合型。
5、及时清除模具分型面和料筒内的废料,以免损坏设备、影响产品质量和造成飞料事故。在进行压射、开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料筒及模具分型面对面,以防金属液体喷溅伤人。
6、带机械手的设备,工作中禁止进入机械手回转区域。 7、在机器发生故障或报警信号时,应关泵停车并切断电源报维修人员予以维修,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机。
8、离开机器或需要较长时停歇时,应关泵停车。
9、经常注意吸油滤油器的堵塞指示针所在绿色区域位置,接近红色区时及时更换或清洗滤芯。
10、作业完成时,必须将工作方式切换到[手动],停泵关机切断电源,并释放贮能器内液压压力。
四、工作后
1、彻底清扫机床和周围场地,对机床进行一次全面润滑。 2、操作者应对清扫和润滑机床认真负责,交好交接班。 设备动力部 2011-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