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可以得到它的全等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SS”)
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SAS\") 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SA\") 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AAS”) 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HL”)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
找夹角SAS已知两边找第三边SSS找直角HL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AAS找夹角的另一边SAS 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ASA找边的对角AAS找夹边ASA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AAS
二、角的平分线:
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三、学习全等三角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正确区分“对应边”与“对边”,“对应角”与 “对角”的不同含义;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要记住“有三个角对应相等\"或“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
个三角形不一定 全等;
(4)时刻注意图形中的隐含条件,如 “公共角” 、“公共边”、“对顶角”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在ABC中,C90,D、E分别为AC、AB上的点,且AD=BD,AE=BC,DE=DC。求证:DE⊥AB。
例2.如图,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BE=CD
例3. 如图,在ABC中,M在BC上,D在AM上,AB=AC , DB=DC 。求证:MB=MC
例4.如图,AD与BC相交于O,OC=OD,OA=OB,求证:CABDBA
例5.如图,梯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直线AE交DC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E≌FCE
例6.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DEB,AD=DE
求证:ADB≌DEC。
例7. 如图,在ABC中,C90,沿过点B的一条直线BE折叠ABC,使点C恰好落在AB变的中点D处,则∠A的度数= .
BC8cm,BD5cm,C90,AD平分CAB,例8.如图,在△ABC中,
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cm.
例9.如图,直线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一处 B.两处 C.三处 D.四处
【能力提升】
1、如图:AB=AC,ME⊥AB,MF⊥AC,垂足分别为E、F,ME=MF.求证:MB=MC
AEBFCM
2、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B
A
E
C
D
当题目中有角平分线时,可通过构造等腰三角形或全等三角形来寻找解题思路,或利用角平分线性质去证线段相等
3、已知∠B=∠E=90°,CE=CB,AB∥CD。求证:△ADC是等腰三角形
4、已知:如图,AD平分∠BAC,DE⊥AB于E,DF⊥AC于F,DB=DC,求证:EB=FC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时,常采用“割长”、“补短”等方法
5、如图,已知AC∥BD,EA、EB分别平分∠CAB和∠DBA,CD过点E,求证AB=AC+BD
提示:要证明两条线段的和与一条线段相等时常用的两种方法:
(1)可在长线段上截取与两条线段中一条相等的一段,然后证明剩余的线段与另一条线段相等。(割) (2)把一个三角形移到另一位置,使两线段补成一条线段,再证明它与长线段相等。(补))
A
B
C
E
D
练习巩固
1。如图:在△ABC中,∠C =90°,AD平分∠ BAC,DE⊥AB交AB于E,BC=30,BD:
CCD=3:2,则DE= .
DABE
2。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3。如图,已知,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 ②DE=DF ③BE=CF
已知:EG∥AF,________,__________ 求证:_________
E
A
C 3
A
E 4 D
1 2
B
B
G D
C
F
4.如图,在R△ABC中,∠ACB=45°,∠BAC=90°,AB=AC,点D是AB的中点,AF⊥CD于H交BC于F,BE∥AC交AF的延长线于E,求证:BC垂直且平分DE。
5。已知如图,E、F在BD上,且AB=CD,BF=DE,AE=CF,求证:AC与BD互相平分。
6.如图,BE⊥AC、CF⊥AB于点E、F,BE与CF交于点D,DE=DF,连结AD。 (1) 求证:∠FAD=∠EAD (2) 求证:BD=CD
C
B
E
O F
D
A
AFDBE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