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及教学实践

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及教学实践

来源:爱go旅游网
浅谈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及教学实践

西安市第一中学 张丽

摘要:高中一年级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一年,这一年成绩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所以,如何让高一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衔接,是高一教师必须考虑也必须做好的重要一环。本学期,我们高一同课头老师承担高一年段的初高中英语衔接课的教学工作。本文就此谈谈我们在教学衔接实践中的想法和做法。在论文中,我们分析了初高中过渡期学生学英语的困惑,并针对问题提出总结了在实践中的四点具体做法:一.培养兴趣,消除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三、讲明教法,指引学法 四、做好语音、词汇、语法的衔接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教学 衔接 教学实践

Abstract:How to help the student to completes English teaching transition and the engagement between beginning of the high school and junior school smoothly is a prime question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the thoughts and methods in transi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terms of personal practice. Keywords: teaching Transition ,teaching practice

在高一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进入高中英语学习后,学生们普遍突然感到听课吃力,记忆犯难,读写不畅,成绩呈明显下降趋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更有甚者,即使是初中时英语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学生,也感到英语非常难学,虽然自己很努力,却每次成绩平平,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大减,学生本人及家长对此也感到疑惑,进而对英语学科忧心忡忡,造成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教材容量大.与初中简单的基础英语相比,高中英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这就致使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其实从高中英语的设置和心理学上分析,我们不难找到答案.初中生升到高中,都有一种兴奋的心情。但在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单词,越来越长的课文后;在听到越来越快的听力语速后;在碰到越来越复杂试题后,在老师的全英文授课的"熏陶"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干脆就不学了。 其实这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 而是觉得高中的英语教材与课堂与初中太不一样了, 就错误的认为自己没得救了。

2. 初高中英语教法有所不同.初中时候,学生习惯于老师用汉语解释英文,不习惯高中老师全英语教学,教师课堂常用语掌握太少;初中生习惯于老师对课文逐句翻译, 不习惯对课文篇章理解和深层理解;初中生习惯于老师教读生词,不习惯自己拼读,缺乏一定的音标知识;初中生习惯于听老师简单重复操练, 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兴趣,消除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在学习英语中如果始终坚持抓住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就好比给予了学生坚持学英语、学好英语的灵丹妙药。众所周知,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乐意学,才有学习的动力,才不怕困难把它学好。因此要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常抓不懈。课堂上教师的态度应该亲切、热情、耐心细致,使学生对教师及其所教的英语具有好感。“和谐”是“轻松”、“愉快”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多说“Very good!” 、“Well done !” “Excellent!”,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要说一些鼓励的语言,例如“Would you please try it again?” “It doesn’t matter. You have done a good job!”,学生听了老师鼓励的语言后,内心受到鼓舞。和谐的语气、可亲的笑容、鼓励的话语,甚至一次微笑、一个手势,都能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支持和期待。学生自然会喜欢学好老师所教的科目。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倘若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初、高中英语衔接的障碍就可以消除了。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初中时,学生总是在老师帮助下学习词汇,很少应用工具书自主学习。高中阶段面对庞大的生词量,学生必需应用工具书进行必要的自学。这里的工具书指的是:字典和语法工具书。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并且告诉他们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要被动等待老师解答,而是要主动地学会自己查词典求得答案。而且必须要把它养成习惯,这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2..预习的习惯。预习是一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课前的预习就是为了给自己寻疑,有了疑问才有一种探寻答案的迫切愿望,才能重视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 预习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对其英语学习帮助很大。不过, 英语学习预习能力的培养,预习习惯的养成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使学生预习变为主动并产生效果,

教师还要做好充分的学生预习方法指导 。另外还要备有必要的检测及惩戒手段,使其达到预期目的。因此, 应要求学生在学新课前都进行预习,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布置预习任务,预习习惯的培养将会为学生学习英语这门学科打好良好,坚实的基础。

3.培养五官并用,提高课堂效率的习惯。高中的英语课堂节奏比较快,上课时运用多种手法刺激学生的感官,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手,脑,眼并用识记生词、短语、重点句型,力争当堂消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减轻课下复习的负担。

4.培养课下及时巩固、反复复习的习惯。 高中阶段知识点庞杂与 ,课下复习知识、消化知识的过程显得更为重要。课上听会了,课下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学习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遗忘。只有趁热打铁,及时梳理当天学过的知识,反复巩固,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5.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在高中阶段,题目设置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程度,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把知识学透,所以必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英语教学,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这样做培养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

6.整理错题的习惯。对每次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反思,把错误原因弄明白,以便能够对症下药;同时提高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三、讲明教法,指引学法

(一)讲明教法 在初中的教学中,以句型教学为主,一般是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方法。但高中的教学任务和要求有所不同,高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我采用\"听说领先、读写为主\"的教学方法。随着这种方法而来的是在时间上优先读写课,强调进行精讲多练的语法课,进行大量精读和泛读训练的阅读课和题材多样、高标准、严要求的短文写作训练课。写作,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课程,它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课程,所以我要求学生一定要下决心过好写作关。这里讲的\"听说领先\"自然是以听说开路,听,老师讲,听录音,在教室听,在录音室听,把听力搞上去。还要设计和创造各种接近实际的情景让学生练口语,在课堂上讲,在课堂下讲。但在\"听说领先\" 的前提下侧重\"读写\",要以\"读写为主\"。

基于\"读写为主\"的原则,对于高一新生,我就提出教学上一些明确的要求。如每一范文必须读熟,背诵其中重点句型、重要段落,让学生养成读习惯。原因是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去创造英语语言环境,还是比不上读的机会多。俗话说:熟能生巧,所以学生们读得多了就能获得大量的语言现象和信息;

读得多了,语感就上来了。有了语感,听说很自然就逐渐跟上来了。有了语感,改错和写作的水平也就不断地得到提高。我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扩写、续写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指引学法

大部分初中学生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进入高中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仍沿用初中的那套学习方式,导致学习效果差。因此,学法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老师所教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笔者认为,教给学习方法时,主要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让学生从机械记忆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技巧。因为不少学生到了高中还只用机械记忆去记东西,这种方法在初中很管用,但到了高中就嫌不足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注意记忆方法的指导。由于高中生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中生利用一些初中少用或未用的记忆方法,如同义词反义词对比法,同族词、同类词归纳法,构词法,或者有趣的方法等等。如在教授单词schedule时,我尝试趣味记忆法“四(s)环上车(che)堵(du)了(le)”,学生都感到既生动又易记,很快都记住了这个单词,并在多次的听写中无一人拼写错。

二是教会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在使用英文的时候,教师要反复强调学生要按照英语的思维说英语,描述问题,要考虑文化背景,只有这样阅读写作时才能轻松应对。同时让学生自己善于总结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严密性和概括性,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即化整为零”——分析、“集零为整”——综合、“找寻相同点”——归纳以及联想记忆法等思维方法。因为只有通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从琐碎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并能高效地应对, 四、做好语音、词汇、语法的衔接 (一)集中补语音

首先突出抓好音素和读音规则的复习。因为只有掌握好发音和读音规则,才有可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所以一般都要给学生过一遍音素和读音规则。补语音一般集中在开学后的前几周进行。补完语音后,还要注意进一步对学生进行语调、强读、弱读、爆破等的训练,力求帮助学生闯过语音、语调关。 (二)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高中英语教材难度大,首先表现在词汇量大。因此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完成初高中衔接的关键一步。为迈好这一步,可以采用如下做法: 1.单词竞赛。

新生一入学,在初中英语教材上圈定若干个单词,作为竞赛范围。选用那些常用的,与高中教材紧密相关的,有一定难度的词。然后定时、分批竞赛,优胜者获奖。利用学生争强好胜、愿在新环境中有个新起点的心理,有效地复习旧知识,使原有单词的掌握率大幅度提高。 2.以旧带新,广泛联想,组结若干单词链,扩大词汇量。

如学生初中已学过headache,“头痛”即由head+ache组成headache。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由此联想开来,“牙痛”既toothache,“胃痛”即stomachache „„依此类推形成许多词组链,以一带十,用较短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内容,利用单词短语特有的规律,降低记忆难度,扩大词汇量。 再例如:我们在高一总结与动词break搭配的词组时,可先激活初中所学的相关词组,如:break off, break out „,然后再引入新的词组,构成词组链。在讲解动词permit 的应用时,先复习初三学过的近义词allow的用法,通过总结对比,这样可以高效地掌握两个词的应用 3.根据构词规律,掌握多义词、同义词,最大限度地丰富词汇。

英语词汇中常有这种现象,同一个词在这里是一个意思,而换个语言环境词义就变了。例如article(文章、论文或物品、商品),另外用前连后挂的构词方式组合新的词汇,如用形容词+名词+ed组成新的词组。英语中有些词汇在不同区域说法不同。如“行李”一词美国拼写为baggage。英国拼写为luggage。类似现象还有不少,在教学中有意识多给一些,以扩大学生词汇量。 4.建立班级词库。

让学生把当天做过的练习中出现的常用新词汇写在黑板上,要求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念熟记住,抄录在自己的词库本上,并用该词造一句话,互相交流。 (三)分散补语法

在高中的课本中,初中学过的语法基本不再作为新语法项目来讲。而初中的有些语法,尤其是时态和句子结构等,学生并未完全掌握,再加上学习深度又不够,所以要在高一把初中的语法分散在各

课中来讲。在高一接触到一个新的语法点时教师可以顺带复习与之相关的初中已学的语法。例如,在讲定语从句时先复习初中所学的名词、形容词作定语的用法,再复习短语(如介词短语)和不定式作定语的用法。然后再引申到句子作定语——定语从句的用法:在学习用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时,先复习初中学过的用where引导的地点状语从句;在讲名词从句之前,先复习初中所学的宾语从句,然后再引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以及if和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在学习名词从句时就要强调if不能引导主语从句等。同时通过适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当然,初高中教材的衔接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老师不能把自己完全放在教学的组织者地位。只有和学生一起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初探 耿学芳

四川省乐山市延风中学英语组〒乐山〒614700

【摘要】文章探讨了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并从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四方面探索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衔接教学〒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评价方式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探讨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规律,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顺畅程度直接影响着高中英语教学质量。高中英语教材起点高,学生对教材、教法的改变不适应。另外,由于心智方面的原因,初、高中学生在课堂参与方式上和学习策略调整上存在着差异。在与家长、学生的交流中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已深刻认识到:在高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学习薄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初中步入高中时未做好相关方面的有效的调整,因而感到高中英语学习乏味、深奥、内容繁多,无从下手失去信心,成绩也一落千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衔接

问题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转变,这是高一年级教学最感头痛但却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2.分析原因

2.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由于初中时英语基础不十分牢固,对高中英语学习有畏惧心理。

2.2〒教材跨度大。初中阶段英语教学要求学生把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语法知识。而升入高中后,高中教材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并在初中的基础上注入了大量的语法点、知识点,使句子结构更为复杂,同时侧重提高阅读能力且加大词汇量和阅读材料的份量,更贴近现代生活,时代信息较浓,而且内容涉及文学、教育、天文、科技、金融、电脑网络等诸方面,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

2.3〒初、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存在差异。初中英语教材内容形象直观,知识单一,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堂容量小,进度慢,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用大量的时间练习一个词汇、句型或一个语法点,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多,知识综合性强,课时却减少。因此,课堂容量大,进度加快,教师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教师侧重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精讲精练,讲究系统知识的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这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而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

2.4〒初、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不同。初中英语学习,学生的依靠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性记忆和练习为主。而高中英语教材由于内容多,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5〒初、高中英语试题范围和形式不同。

初中试题立足于课本和有限的教学资料,而且题型简单,只要熟悉课本并通过一定的练习,考试成绩一般比较理想。而高中试题范围广泛,课本只是基础,学生必须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借助大量的课外知识。学生还需具有逻辑思维,分析、判定和归纳的能力。为了与高考接轨,在高一考中都以高考形式命题。因此,学生要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很难,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成就,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易受影响。 3.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最新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在前言中指出:“外语教育不应仅以教学生背会多少个英语单词、掌握一些语法项目和考试能取得高分为目的。教育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为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重新定位,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培养摆在英语课程目的的首要位置。把语言教学的目的定位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是贯穿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直至高中的“一条龙”式教材体系化的指导思想。编写实践中,《英语课程标准》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强调外语学习的人文性目标和工具性目标,学习课程不只是使学生掌握一个工具,而是通过外语学习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尤其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几点对策

4.1〒正确引导初、高中学生的心理转变,树立英语学习信心。高一新生入学后,教师就应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端正他们思想上的各种错误熟悉,消除他们头脑里的各种消极情绪。要让他们熟悉到高一年级虽然是起始年级,但是整个高中阶段打基础的要害阶段,一点也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应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对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熟悉到学习的规律,“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发奋努力,继续发扬拼搏精神,才不至于落后于他人;对于那些学习上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来说,首先要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熟悉到高中英语与初中英语都是阶段性的,初中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学习的影响不是太大。其次要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认真,完全可以学好高中英语。再次,在打消顾虑、树立信心的同时,还应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消除隐患。

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对英语重要性的熟悉,给学生讲清高一英语在整个高中英语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英语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让学生熟悉到初中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方法及难度差别。

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英语在教学与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重事项。教师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4.2〒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实现角色的转变,突出主导作用。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除了一定的知识讲解外,更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把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而非鱼,从而真正地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在学生方面,教师应要摸清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同时,教师应该

熟悉到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安排、教学指导及教学辅助手段等。

在教材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教师可针对自己学生的水平,对高一教材内容进行删减,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练习、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要注重由已知引入未知,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缓解教学坡度,分解知识难度。 4.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它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为。不同学习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习意识、降低学习者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指导学生确立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运用记忆策略。记忆策略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单词记忆、语法知识的记忆、拼写规则和固定搭配的记忆等都离不开记忆策略。

(3)培养学生的注重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注重,培养学生区分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能力,并用划线或标着重号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时专注于重要信息。

(4)教给学生具体有效的把握知识、技能的学习策略。如:听说策略、词汇策略、语法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

4.4〒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就英语学科来说,改革教学方式就是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因此,要提倡对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在初、高中英语衔接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天天所学到知识及学习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5.结束语

总之,在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心理,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是衔接教学的基础,选择教学策略和指导学习策略是衔接教学的要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才是衔接教学的目的。只

要我们不懈地深入研究,勇于实践与探索,就一定能够把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工作做好,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国家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2001年.

[3]〒谢凯灵“行动研究在英语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1期.

[4]〒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5]〒李季林“熟悉初高中英语教学区别 搞好教学衔接”红蜻蜓素质教育网. [6]〒《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第9期. [7]〒《今日中国教研》2007年2月(总第35期)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英语知识的深化、学习目标的提升,不少高一新生出现了学习兴趣下降、听课吃力、记忆犯难、读写不畅、成绩呈明显下降趋势及信心大减等情况,这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其英语学习的进度和深度。笔者通过调查高一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和策略来源、学习困难和困惑等方面的情况,旨在探索初高中过渡阶段的中学生英语学习规律及研究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对策,以期帮助教师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意识,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使学生平稳、顺利、高效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广西示范性高中贺州市高级中学2011届高一年级全体新生,共发放问卷1088份,实际回收1065份,回收率为97.89%,有效问卷为1012份,有效率为93.2%。被调查的对象中,490名为男生,522名为女生。 2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用excel统计数据。问卷总共设置了12个问题,其中,10个为封闭式问题,主要涉及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和策略来源的情况;2个为开放式问题,主要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差异及高中英语学习的困难和困惑。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 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45.95%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仅有35.77%的学生学英语是出于兴趣爱好;76%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仅有23.7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兴趣;36.26%的学生持积极主动态度,高达54%的学生持消极被动态度或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态度。 总体而言,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明确,甚至消极被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就业需要,功利性很强。超过一半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程度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部分影响因素为教学内容的有趣性和相关性、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方法,不可忽略的是,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明显的影响。 2 学习效果、学习信心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8.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理想,高达91.31%的学生学习效果达不到理想状况;29.05%的学生对学好英语很有信心,70.95%的学生没有信心或仅有一点信心;63.34%的学生相信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33%的学生对在教师的帮助下是否能提高学习效果感到迷惘,3.66%的学生对学业进步完全丧失了信心。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严重不足。在这样的状况下,学生难以取得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

可见,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并成正比。学习效果影响学习信心,导致恶性循环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值得欣慰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并积极寻求帮助,相信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 3 英语学习的最大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高中英语学习与初中英语学习的显著差异(教学方法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情绪不同、能力要求不同等)使高一新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遇到如下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欠佳、词汇积累少、语法记不牢、发音不标准、听力跟不上、语言表达能力差、阅读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做题速度慢、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等。

这些状况主要源于:高中英语学习内容多、领域广、难度大、层次深;高中英语学习注重逻辑分析、知识的灵活运用及自主学习;高中教师授课多用英文,不详解课文,上课拓展较宽。 4 学习方法和策略来源及具体策略指导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65.61%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感性的、低效的、经验式的自我总结,31.52%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来自于教师讲授,2.87%的学生源于同学介绍;在最希望得到教师的具体六项学习策略的指导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语法学习策略、听力策略及写作策略,最意料不到的是仍然有27.77%的学生希望得到语音学习策略的指导。这一现象表明学生需要全方位的学习策略指导。

可见,高一新生对初高中学习差异难以适应,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无所适从,从

而导致学习信心不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靠自己摸索得来的,缺乏理性的、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策略指导。这一现状说明学生的英语学习迫切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应帮助和指导学生对学习策略做出调整和改变。使学生适应高中的英语学习。 三、思考和启示

1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引导其改变学习态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情感效应,设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引导其改变学习态度,使其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如: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在教学情境中,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关系等。教师要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只有学生觉得学习是快乐的,他们才会感兴趣,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

2 教师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方法指导,进行策略训练,提高其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系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及策略训练。在进行语法学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不死记硬背;积极主动归纳、总结语法规则;要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不要被语法术语所困扰;注意语法在交际中的使用,培养对语言变化的敏感度;要始终记住语法是工具,不是最终目的。在进行听力学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要认识到听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行为,是积极主动的心理语言过程,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及文字、图表等视觉信息,根据图片、语言知识、知识背景、常识等来预测听力材料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听;熟悉说话人的语言风格、具体的遣词造句、语调、重音、表情、动作等各种线索来推断其真实观点和态度;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来判断说话人的表达意图,对所听的内容进行评价和自我反馈。

3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成功的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培养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能坦然面对失败,增强成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技能。要适当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结果,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学生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找出可以改进的因素,进而提高学习技能,增强取得学习成功的信心。 4 教师应认真督促,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实到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督促学生学习,使预习、复习、练习等各项学习任务落实到位,帮

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明白: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不懈的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需要沉淀。英语学习需要毅力,只有坚持才会有效果。没有耐心和恒心,没有长期的积累,没有各项学习任务的落实到位,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总之,初高中过渡阶段的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教师不但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学生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心理健康的指导者。相信在教师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指导下,学生全程全身心参与学习活动,这种智力、情感、社交等全方位投入的最优化方案终将使得学生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衔接更自然、更有效,高一新生一定能平稳、顺利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实现英语学习的高效性。

如何进行初高中英语的衔接

高中英语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延续,但它并不只是一种教材的转换与知识的增多。从根本上讲,应当是基础语言与应用语言的区别。为了更好的衔接初中和高中的英语学习,高中新生在初、高中转型时期的知识水平、学习策略及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 一、原因

其实大家都知道初中和高中分别属于中学教育中两个有着不同的教育规律和特点的阶段,在此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均发生了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在高一英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初中时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突然感到听课吃力,记忆犯难,读写不畅,成绩呈明显下降趋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更有甚者,初中时英语成绩较为优秀的一些学生,也感到英语非常难学,虽然自己很努力,却每次成绩平平,对英语的学习信心大减,学生本人及家长对此也感到疑惑,进而对英语学科忧心忡忡。造成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1.教材跨度大.与初中简单的基础英语相比,高中英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这就致使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其实从高中英语的设置和心理学上分析,我们不难找到答案.初中生升到高中,都有一种兴奋的心情。但在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单词,越来越长的课文后;在听到越来越快的听力语速后;在碰到越来越复杂试题后,在老师的全英文授课的"熏陶"下,他们中的一些人不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有的人就觉得自己不是学英语的料,干脆就不学了。其实这部分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觉得高中的英语教材与课堂与初中太不一样了,就错误的认为自己没得救了,这就好比吃惯了中餐的人会觉得西餐很难吃,而导致不愿意吃一样。

2. 初高中英语教法有所不同.初中时候,学生习惯于老师用汉语解释英文,不习惯高中老师全英语教学,教师课堂常用语掌握太少;初中生习惯于老师对课文逐句翻译, 不习惯对课文篇章理解和深层理解;初中生习惯于老师教读生词,不习惯自己拼读,缺乏一定的音标知识;初中生习惯于听老师简单重复操练, 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途径

1.要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选择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到词汇方面的疑问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解答,学会自己查字典。同时,自备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养成经常翻阅的习惯。 2)预习的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对预习有要求,所以初中生对预习也不陌生。但到高中,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没有搞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所以,到了高中学生必须把预习当作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老师的指导,结合预习题目,认真细致地进行预习以达到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听课,进而提高英语成绩。

3)朗读的习惯。语言是有声的。我们学习外语缺少环境,我们要培养语感,朗读是很必要的。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练口语,又可以帮助记忆。因此要求同学们能开口读,养成朗读的习惯。 4)养成课堂上会听课的习惯。为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打下基础。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六个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积极配合老师,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多动脑筋积极思考;对于老师的提问要踊跃发言;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积极参与话题的讨论和辩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往往专心听课的学生能在课堂上掌握教师讲授的大部分内容,听课就是要求同学们做到紧跟“复习--引入新课--讲解--练习--巩固”五个教学环节,学生要做到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相互对话,扮演角色,复述课文等。

5)做笔记是听课的辅助手段。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同学们在认真听课的同时还要将听到的内容加以思考整理,全面系统地做笔记,将自己所学知识的难点及重点加以圈注。当然要注意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采取“有重点、有选择”的记录原则,着重记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另外,要注意对笔记不断进行系统化整理。英语知识极其丰富,但十分零散琐碎,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笔记把有关知识归纳综合,系统起来。做笔记的最终目的是能掌握所记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做好笔记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而经常翻看笔记则是对笔记价值最有意义的延伸。

5)复习的习惯。(1)每上完一堂课,及早抽出一定时间整理笔记,把当天上课的内容在脑子中过一遍,以加深印象。(2)上完一篇课文,尽量能背诵全文或能复述大意。(3)落实文中重点词、词组、句型和语法的用法,要求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多做造句练习。(4)学会自己分析试卷,找出自己学习上的缺陷,制订弥补学习漏洞的措施。(5)要求备一本“错题集”,每次考试后勤做错题积累工作,对每次练习、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把错误原因弄明白,以免下次再出同样的错误;同时提高改错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样,学习中的每一个问题就会及时得以解决,学习就会步步顺利。

2.了解高中课本结构。高一开学前提前借一本高一英语课本,了解一下高中课本与初中课本的区别,可

以提前预习一下。

3. 读原著。阅读在高中阶段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关键,硬着头皮做阅读不如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简易原著小说(当然这一条是针对基础好一些的同学来说的),比如,《哈利·波特》等。高一开学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在开学前读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原著,进入高中后你会非常有优势的。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

总之,高一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需要耐心和恒心,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初高中英语的衔接是个大问题,如果解决得很好,对同学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顺利完成高中学业以及今后从事工作都将大有裨益。 相信同学们在认识到衔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后, 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一定能把初高中英语衔接好,取得优异成绩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