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拼音,将词语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dān ɡe pái huái xī shēnɡ qiū yǐn xī shuài
下面带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挪.nuό移 喧.xuān哗 机敏.mǐng B.薄.bό弱 抖擞.shǒu 残.cán暴 C.插.chā秧 芙蓉.rόng 浣.huàn溪沙 D.焚.fén烧 颠簸.bǒ 江畔.bàn 下面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燃烧 染缸 司空见贯 随心所裕 B.幼稚 念叨 焉知非福 戛然而止 C.蟋蟀 脉骆 千捶万凿 万象更新 D.倾复 依偎 掩掩一息 含情脉脉
选出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正确判断的一项( )
①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立即变得亢奋了。
②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④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都笑盈盈地开着。 A.比喻 拟人 排比 对偶 B.排比 比喻 对偶 拟人 C.拟人 比喻 夸张 排比 D.排比 拟人 对偶 比喻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是哪一项?( ) A.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B.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C.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揭发了他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 D.听说学校要成立交响乐队,陈晓东首先第一个报了名参加。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B.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C.“五彩斑斓的蝴蝶,翠色欲流的草地,还有……”说着说着,朋友醉了。
使困倦的世界 D.“今天好热啊!”爸爸担心地问,“你书读得怎么样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黄帝,迄于汉武帝,首尾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获“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和《龙须沟》等。
D.鲁迅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
①其实,这个难题并不难解决,这就是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读书的技巧。 ②怎样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快、更好、更多地掌握知识? ③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 ④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难题。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自己创设情境,请用一两句话写一写你“心急如焚”或“喜出望外”的心理活动,但句中不能出现这两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或语境填空。
(1)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不敢轻易尝试,鲁迅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敢于付出行动,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我能从苏轼的《浣沙溪》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3)人在困境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以求发展。这正如《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描绘的情境,完成写话。
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能吗?”
(1)作家与厨师争论的话题是:________。 (2)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一)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③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④。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入塞,丁
壮者引弦⑤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
①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②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③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④髀(bì):大腿骨。⑤引弦(xián):拿起武器。 12、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近塞上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善术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
15、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选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2018年、2019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 2018年 2019年 4.67本 4.65本 3.32本 2.84本 19.81分钟 19.69分钟 171.79分钟 186.79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数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选自《现代金报》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全家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法国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选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6、什么是碎片化阅读?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18、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落的原因。(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这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我的傻父亲
父亲曾经是一位军人。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
我家世代贫穷,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是家里六姊妹中,唯一一个上过中学的人,可是,一个当了八年空军的军人,竟然还是回到了曾经生他养他的家乡当农民。这本身就是对父亲曾经辉煌人生的极大讽刺!
家里人都认为他傻。涉世未深、懵懂的我起初怎么也不相信,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也认定父亲的行为,确实傻。有时傻到确实让人,尤其是他的儿子我,感到不可思议! 我们家开办加工房,生意特好。可是,父亲却帮助村子里的许多人开起了加工房,并且影响了自家的生意,这不是傻,是什么?
乡里曾经让父亲去当民办教师,可是,父亲却把这个职位让给了一个堂叔,家里本来就入不敷出,自己却把到手的好事让给别人,这不是很傻吗?
父亲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精湛过人的技术(他是飞行员,机械技术很娴熟)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家致富的,可是,我们却总是发不了家,年年都是超支户,欠了一屁股的债!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我的父亲,总是在别人的啧啧赞叹声中,担当了“活雷锋”。一句话,帮了别人干活,尤其是该收钱的技术活,父亲却从来不收,这让我的妈妈很生气,常常骂我的父亲是一个大傻蛋!而父亲却在妈妈的埋怨声中,今天帮张家、明天帮李家,乐此不倦。 我也很生爸爸的气!
我的学费,经常迟交、我的穿着,经常破旧、我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面对父亲的种种不是,心里很不是滋味!遇上这样的父亲,真倒霉,我常想,这或许就是我的命吧! 父亲是一个多面手,他勤劳、能干,这一点不假。他能修锁配钥匙、打灶、做木工活......第一个在村子里修平房的是我们家。那一砖一瓦,全是父亲辛勤汗水的结晶。每当别人夸父亲能干时,我们全家都很纳闷。有这么一个能干的父亲,家里却老是欠账,我怎么也想不通! 其实,父亲偶尔也有让我们全家人很有面子的时候!
一次村里放电影,大家看的正起劲的时,出了问题。没有声音了。放电影的师傅修的满头大汗,也没有结果。就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不知是谁叫来了我的父亲。“彭师傅来了”,我一看,真的是我的父亲,我心里既又担心。父亲,你真的行么? 五分钟过后,电影又恢复了放映!!
听着大家的称赞声,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长。就连一向对父亲鄙视的母亲也洋溢着欢喜。 因为父亲的技术好,乡里还专门请他坐阵乡,管理全乡的机械修理工作。这些都给我们挣足了面子。我想,我家的处境一定会因此改变。可几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变化,相反,却因为,父亲教会了许多人的技术,自己丢了工作,这么好的事情,父亲反而弄砸了,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我常常把这些归咎于父亲的迂腐、过于的耿直,总之,这一切都是父亲的傻造成的! 尽管大家都认为父亲很傻,但在村子里他的口碑却是出奇的好。都说父亲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热心肠!我是怎么也弄不明白,父亲既然占据了这么多优点,为什么家里总是穷得响叮当?
更让我纳闷的是,父亲不用自己的技术挣钱,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就这样,我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呐!四万四千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我竟然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反正,我考生了师范校,我觉得,我终于可以解脱了!但是,却急坏了我的妈妈。家里根本就没钱,拿什么上学呢?
不过这次,着实让我小看了父亲。他准备好了学费和我的零花钱,光新衣服就买了三套,还有崭新的手表。更让我感动的是上学那天,全村的亲朋好友和热心的乡邻集体出钱,包车送我上学!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真的没想到,我平时认为极傻的父亲,确实让我风光了一次,多年的怨恨和不满,顷刻间烟消云散! 父亲傻傻的性格,叫我终身难忘!这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地地道道的傻父亲!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因为,他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 我的父亲不傻!他是一个农民出生的真正的军人。 我敬重我的父亲!
20、“父亲曾经是一位军人。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认为自己的父亲很傻,请概括出文中表现父亲傻的几件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认为作者的父亲真的很傻吗?请说出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析下列加点词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1)而父亲却在妈妈的埋怨声中,今天带张家、明天带李家,乐此不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着大家的称赞声,我的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前文中多次提到“父亲的傻”后文又说父亲不傻,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有人说文中的标题“我的傻父亲”不好,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有无数的人给你温暖、快乐、幸福……回忆起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你的心里一定充满了感激。请以“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在450字左右。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 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搁”“徘”“蟋”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C
解析: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机敏mǐng”读音有误,应读:“机敏mǐn”。 B.“抖擞shǒu” 读音有误,应读:“抖擞sǒu”。 C. 正确。
D.“江畔bàn” 读音有误,应读:“江畔pàn”。
3.B
解析: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司空见贯——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随心所裕——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C.脉骆——脉络;千捶万凿 ——千锤万凿:千锤百炼的意思,通过了很多的磨练。 D.倾复 ——倾覆;掩掩一息——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也比喻事物即将消亡、湮没或毁灭。
4.B
解析:B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 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连用三个“使……”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修辞。 ②把“白云”比作“绒毛”,是比喻修辞。
③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是对偶修辞。
④“笑盈盈”是形容人的,用来形容“桃花”、“梨花”、“海棠花”是拟人修辞。
5.A
解析:A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
B项句子的病因有两处,第一处是“胜利”与“第一名”的成分重复多余问题,第二处是“心里”
与“露出”的搭配不当问题。修改完后为: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C项搭配不当,优点不能用揭发,“揭发”改为“指出”。 在班会上,同学们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它的优点和缺点。
D项前后重复,“首先”和“第一个”意思相同,只保留一个。
6.B
解析: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的辨析。
本题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B项,引号的内容要把感叹号放在引号里。可以改为: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7.B
解析:B 【详解】略
8.A
解析:A
【详解】此题考查排列句序,根据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排序即可。
第②句是一个问句,第④句说这是一个难题,其中的“这”指的是②句中的问题,故④紧跟②句后;第①句说了解决难题的答案,故①紧跟④后,因此这三句顺序为②④①;再看第③句,说的是“知识”和“生命”,而第②句提到了关于”生命”和“知识”的问题,故②紧跟③后,因此顺序是③②④①。
9.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和姐姐手拉手跳着,笑着,花裙子迎风摆动,活像一对活泼、愉快的花蝴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题干中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围绕这个意思写出能够体现这个意思的句子,但一定要注意句子中不能出现这个词语。 喜出望外:因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高兴。
1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热爱生活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诗歌默写的能力。
(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的《故乡》。
表面意思,长满野草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路过,就踩踩就出了一条路,深层意识是,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创出一条道路;如果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2)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全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
释义: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11.(1)没从事写作,能否对书提出批评?
(2)我虽然没从事过写作,但我能判断一本书的好坏。
12.B
解析:12、 靠近 擅长(懂得) 跑失(跑走)
13、乡亲们都来安慰他,老人说:“为什么这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 14、B
15、(1)福祸相依。祸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2)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问题。
【解析】37.此题考查的是关键词的解释,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 13、此题在翻译的时候要抓住特殊句型,这是一句反问句。
14、“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是代词,代他。选项中B中的“之”是代词,代其父;其他三个选项表示“的”。
15、这道题考查学生对于整篇文言文的理解,在解答时既要写出道理,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13.B
16、解析: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17、B
18、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
19、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国家学习,积极进入全民阅读的行列中。 【分析】
16、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
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解答此题抓住“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些句子来进行概括即可。
17、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A、C、D选项正确。
B.有误,材料四最后一段中,“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这些国家只是对小书店免税,并不是对所有实体书店,所以选项错误。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阅读材料可知,民营书店逐渐衰弱的原因是:①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②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③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④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⑤民营书店入不敷出,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选择其中三项来回答即可。 19、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回答即可。即:我获得的启示是:①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以色列人、日本人、加拿大人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值得我们深思,静下心来深度阅读,我们会收益更多;②从全民阅读调查中发现,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③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选择其中两项来回答即可。
14.20、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开门见山点题(照应文题),引出下文。 21、①帮助别人开加工厂影响自家生意;②把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堂叔;③帮相邻当活雷锋不收钱、是个多面手家里却总欠账;④教会别人技
解析:20、交代人物的身份背景,开门见山点题(照应文题),引出下文。
21、①帮助别人开加工厂影响自家生意;②把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堂叔;③帮相邻当活雷锋不收钱、是个多面手家里却总欠账;④教会别人技术自己却丢了工作。
22、我觉得,父亲不傻,父亲是一个拥有劳动人民淳朴本色的热心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因为,它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勤劳、善良、淳朴;同时,父亲也不失一个军人豪爽、仗义、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
23、 “乐此不倦”本意是指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感觉厌烦,在这里是褒义词,你生动形象的刻画了父亲勤劳、善良、淳朴仗义、乐于助人讲奉献不讲报酬的传统美德。 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看到父亲为大家修好电影机,听到大家对父亲赞美时高兴的心理。
24、不矛盾,本文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文的“傻”,是作者小时候的看法,对父亲所作所
为的不理解。其实是为了后文写父亲“不傻”做铺垫,正是我所认为的所谓的傻父亲热心的帮助了别人,在我考上了师范校时得到了众乡邻的的帮助,所以说父亲不傻。
25、我认为原标题很好,留下悬念,构成强烈的反差效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所谓的“傻”其实就是父亲乐于助人讲奉献不讲报酬的传统美德的真实体现,在文章的最后,乡邻们对我的盛情,就是最好的回报,所以说,父亲不傻,父亲是一个拥有劳动人民纯朴本色的热心人,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 【分析】
20、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理解段落的作用要看其所在的位置。在开头一般有开篇点题的作用;在中间的一般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末尾的一般是总结全文或升华情感。
分析句子在短文的开头,因此是开篇点题,“父亲曾经是一位军人。”简单的介绍了父亲的身份,“他的傻,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为下文写父亲的傻做铺垫。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大意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阅读短文可知第4、5、6、14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父亲傻的几件事。
在第4自然段根据“我们家开办加工房,生意特好。可是,父亲却帮助村子里的许多人开起了加工房,并且影响了自家的生意”可概括为父亲帮助别人开加工房影响自家生意; 在第5自然段中根据句子“乡里曾经让父亲去当民办教师,可是,父亲却把这个职位让给了一个堂叔”可概括为父亲把去乡里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让给了堂叔;
在第6自然段中根据这句话“我的父亲,总是在别人的啧啧赞叹声中,担当了“活雷锋”。一句话,帮了别人干活,尤其是该收钱的技术活,父亲却从来不收”可概括为父亲当“活雷锋”,技术活不收钱;
在第14自然段中根据句子“父亲教会了许多人的技术,自己丢了工作”可概括为父亲把技术工作教会了别人,自己丢了工作。
2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主要从分析父亲的性格和品格入手,在短文最后升华部分说道“父亲傻傻的性格,叫我终身难忘!这就是我的父亲!我的地地道道的傻父亲!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因为,他具有普天之下劳动人民都具有的品质:我的父亲不傻!他是一个农民出生的真正的军人。”概括了父亲的品格,再结合短文内容对父亲的性格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2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在句子的含义及句子的理解能力。
(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意是什么,然后在句子中能够体现出人物的什么品格或者形象。
乐此不疲:本意是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结合整句话说明父亲热衷于帮助别人,这也体现出父亲的善良和淳朴,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2)解答本题首先要分析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分析句子可知是一个比喻句,将“心理的甜”比喻成“喝了蜜一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父亲帮助别人得到夸奖后我内心的高兴程度。 2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短文内容可知,前面说父亲傻,后文又说不傻,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这是一种人物描写技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知,作者先“抑”写小时候不理解父亲认为他傻,后写“扬”长大后理解了父亲知道他不傻。
25、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标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这道题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所讲述的主要事情,分析文章标题是否
能体现主要内容或者中心思想。 15.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一个人,她总是在我的生活上,学习上,无
解析: 你是我最想感谢的人
在我的记忆深处,埋藏着一个人,她总是在我的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爱护我,不厌其烦的提醒我。从这些听的不爱听的话语中,我也知道了她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爱。许多事情我已经淡忘了,可我印象清楚的是那一次。
那年是我的本命年,那天我们全家都很开心,尤其是我,因为那样就可以收到许多亲朋好友的礼物,奶奶忙的东跑西跑,爸爸忙着招待客人,我在试新买的裙子。忽然,妈妈接到一个电话,是叫她开会的,妈妈说她马上回来。可妈妈“失约”了,我收到了许多人的礼物,可惟独没有妈妈的,我十分伤心。凌晨六点钟,我闻到了厨房里有一阵香味,蹑手蹑脚的走到厨房,当妈妈听到我的脚步声转过身来时,我看到了妈妈那双眼圈发黑的眼睛时,我知道她又一夜没睡,这时我的眼圈红了,我好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啊!但我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那时的我我只感觉到我的眼里有泪水,妈妈的心里有祝福。
妈妈,谢谢你,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今天,我已经长大了,可你还是把我当做孩子,我不会怪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你对我的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写作前要仔细研读材料,充分把握材料的内容和要求,明确了写作的方向,然后再行文。考生可以根据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事件进行写作,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记录下来,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