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行业形势与产业升级
2008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年会报告
中国齿轮专业协会 副会长/秘书长 王声堂
一、中国制造业30年评述(观点概述)
中国制造业30年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技术、管理、产品均有巨大进步。
前30年为“中国制造”,今后30年将是“中国创造”——前30年的经验教训。
1)重复引进,使制造业处于低端。
2)独资、合资技术控制权在外方。
3)整机组装,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多被外方控制。
4)汽车“市场换技术”压制了自主创新。
所以核心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引进来的。前30年多数企业是制造能力扩张型企业,而不是创新升级型企业。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表现为:
1)对外依存度高达70%左右,很容易受国际动荡的冲击和贸易政策的限制。多数国
家依存度控制在30%以下。
2)高投入的创新能力,中国只有1~3%的企业,绝大多数的企业只能说是一个来图加工型的制造企业,没有独立的创新能力。
因此,中国制造业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必须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在在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动荡形势下,中国齿轮行业是困难与机遇并存。中国齿轮行业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研究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如何加速产业升级。
二、中国齿轮市场存在的几个问题
1、产业过于分散,市场竞争无序
齿轮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段,被强大的钢铁冶金企业与整机组装企业夹在中间。国际跨国集团利用中国企业同行是冤家的旧习,同业互不来往的特点,各个击破,互相压价,低价采购,造成分散的齿轮企业恶性竞争,使许多小企业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处于争生存的尴尬局面;有些企业测绘别家的产品,假冒名名名牌,扰乱市场;所以,齿协提倡企业加强产业链的合作、组织联盟或兼并重组,提高齿轮企业的集中度,号召企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例如:在标准中设定市场准入条件,每年的车桥产业链工作会议、最近成立的桥齿企业协会、城市客车节能产业链、CVT产业链的酝酿,这都是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的探索。
2、产业链尚未形成,企业缺少定价权
变速箱制造产业链尚未形成,主要变现为:
齿轮产品从齿轮优质材料供应、少无切削精锻毛坯、热处理内在质量的严格控制,齿轮精加工和在线检测能力。齿轮变速箱装配的柔性装配线。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产业链市场体系,影响了齿轮产品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健全,也影响了企业定价权的形成。定价权不是垄断价格,而是定价话语权,上下游协商与平等谈判权。各类产品的牵头单位有责任组织相关企业争取市场的话语权。
3、企业创新能力缺失,难于参与国际竞争
齿轮行业只有少数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技术中心的企业也是只有少数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多数企业只是一个来图加工的加工制造型企业,没有产品升级的能力,只能靠扩大产能,低质、低价销售,被迫参与无序竞争。由于产品难以换代升级,不具备参与国际市场中、中高端齿轮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中国齿轮行业亟待调整齿轮产业结构,加速推进齿轮产业升级。
三、齿轮产业结构调整(调整的总目标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齿轮行业结构调整——在坚持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下,跨国公司在中国已经转变策略,由合资为主,转变为独资办厂,合资独资和进口的产品占领了中国齿轮高端市场。同时,在中端市场上与中国齿轮企业进行激烈的竞争,中国大多数企业在低端市场上恶性竞争。中国的齿轮骨干企业正在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前,齿轮行业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5家,10~60亿元的有10家。例如:重庆齿轮箱厂第一个建立了国家技术中心,开发了许多创新产品。陕西法士特、重庆青山创新投入达到1~3%,许多产品形成了自己的专利,保护了自己的产品和发展。浙江双环通过技改和信息化,创建了25秒下线一个齿轮的快节拍数控线,用工艺创新使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浙江万杰通过引进人才形成创新能力,依靠齿轮产品的降噪设计,提高产
品质量水平与国外知名品牌进行竞争。南昌协和与浙江通力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通过新的产品工业设计,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外观,使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哈量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控股国外的合适企业,形成与国内企业的优势互补,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大踏步的参与国际竞争。这些可能是我们由齿轮生产大国到齿轮生产强国转变的有效途径。
2、齿轮产品结构调整——齿轮产品高端市场基本为国外企业控制,中端市场由中外激烈竞争,低端市场由中国大中小企业无序竞争。所以,中国齿轮企业面临着加速淘汰低端,做强中端,扩大高端的艰巨任务。
四、齿轮产业升级
1、齿轮产业升级的总趋势
中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齿轮行业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现代齿轮传动信息化与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愈加明显。中国齿轮行业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新的生产方式将在产业升级中广泛普及。中国齿轮企业正在从规模速度型转变为创新效益型,转入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为此,中国齿轮专业协会专家委组织国内知名专家,正在编辑出版《齿轮企业创新设计与数控化技术改造指南》一书,为广大齿轮企业创新设计与升级、改造,提供解决方案。为国内外齿轮专用装备制造,提供宣传平台。为齿轮企业与齿轮数控装备企业,搭建一个
合作桥梁,以推动中国齿轮行业数控化、信息化发展。
2、齿轮产业升级的四大重点
(1)设计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是齿轮与变速箱创新设计的基础。
因为企业创新,第一靠数据积累,第二靠信息化的工具。数据积累是基础,原理创新,集成创新,到引进消化再创新,都离不开系统的数据积累。
a设计基础数据积累;
b新产品实验数据积累;
c生产工艺实践数据积累;
d产品应用的数据积累。
这四项数据的系统积累,循环提升,是所有创新型企业创新设计的根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是工具。现代CAE、CAD及三维造型,网络通讯,同步设计,协同创新,都是以信息化为基础。选择适合本企业产品的软件,以自己产品系统数据为基础,编制本企业的应用软件,构成企业的信息化特色。
(2)装备智能化——近年制造业,中高档数控追求的目标(高精高效)。例如:一批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的示范企业,他们的智能网络化制造方面走在前面。首先是由中高
档数控装备联线,如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高刚度、大功率在线补偿技术。机器视觉测量(图像摄取、转换、传输)。在线质量控制系统(如红外测量)。柔性夹具(寻位、加工图像传感、不需要定位的加紧系统)。智能化调度,智能刀具管理(可控、可调、高效刀具),智能化网络监控等组成了智能柔性生产线。
(3)流程自动化——以装备数控化为基础,以准时化、低成本为目标形成的流程自动化,主要表现在:工件送进的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实现自动上下料,加工对象快速变更,夹具,刀具智能快速调整,高速干切超硬刀具CBN(立方氮化硼)、PCD(聚晶金刚石)刀具的大量采用。物流统由智能生产中心调控,形成流程自动化。现代汽车制造高速、高精、自动、复合加工、网络化,环保6大特征。以汽车后桥为例:过去需要10道工序,5台加工中心,2台卧车形成的生产线,现在只需要4道工序完成,工序集中化,提升了效率。
(4)管理现代化——以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方式的逐步广泛普及为目标,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我们大家都有一定实践经验,问题是交流提高。因此,协会、学会的任务是给大家提供交流平台,组织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包括共性标准编写“指南”等引导和推进。
关于标准,计划经济的标准,政府是主体,政府管企业,用标准规范产品,标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手段。市场经济的标准,企业是标准的主体,通过自主创新形成新的产品标准,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武器。协会标准与企业标准的区别在于它是规范贸易采购行为的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武器。国际标准是国际贸易的通则,是先进国家协会间谈判的产物。
所以,创新走在前边的企业就有权牵头制定产品新标准。利用新标准引领市场,规范
市场,防止恶性竞争,保持齿轮市场健康发展。这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
牵头制定新标准是创新企业的权利。如果企业创新不能走在前头,靠政府部门任命为标准牵头单位,市场都不会买账,其他企业也不会服气。希望大家转变观念。我们目前制定的协会标准,谁也无权干涉。
五、产业升级中齿协要完成三个转变
1、民主办会——加速协会改革,改变二政府观念,改变政府工作方式的影响,齿协向市场化、民主自治转变。
积极贯彻国务院(2007)36号文与国资委近期关于协会工作的文件精神。
齿协将2006年通过的“自律公约”升级为“中国齿轮协会章程”。用章程规范协会工作,推动民主办会,提高服务水平。
完成“齿协换届选举办法”的制定,齿协按民主程序完成换届选举,保障企业家办会的民主权益。
2、规范齿轮市场——由企业“单打独斗式”的参与市场竞争,转变为企业联合、产业链协同,走向更成熟的市场竞争。
国际贸易WTO形成贸易谈判机制。石油贸易有OPEC市场贸易合作机制。地区性贸易合作机制APEC等,都是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
齿轮企业比较分散,面对钢材价格波动,面对强大的整车与成套装备企业,如何维护
齿轮企业的话语权、谈判权是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条件。齿轮行业内部形成各种形式的贸易合作交流机制,规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齿协支持各类产品的骨干企业组建各种合作体。
如一汽车桥崔春林组织的车桥联谊会,每年一次的“车桥产业链工作会”配合车桥企业形成交流平台,制定采购标准,用标准规范市场。
以株齿李建华为首的“桥齿企业协会”由綦齿、綦江长风、飞船、栗阳等14家组成,把分散的桥齿企业联合起来与特钢、装备、车桥等企业形成对话机制,推动桥齿尽快进入国际配套市场。
由天海吕超董事长牵头与建设部专家委组成城市客车节能产业链,是以合作创新为主形成的贸易产业链。
以上这些都是齿轮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
3、提高齿协服务水平——由分散服务向平台服务转变
(1)共性信息服务平台
做好统计分析,网络信息交换。
联合协会、学会组织,办好《机械传动》杂志及《齿轮信息市场》。
加强与相关报纸、杂志媒体合作,编写指南,构筑齿轮产品的宣传平台。
(2)共性技术平台——组织市场经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机制
高校以齿轮传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为重点。
研究所、技术中心以齿轮工程技术、专用装备为支撑。
企业以创新产品为龙头,组成市场化的产、学、研新机制。
协会、学会作为共性技术平台的组织者和中介服务者。
(3)共性贸易平台——四大功能
贸易维权——维护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
交流技术——利用展览平台,开展技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活动。
规范市场——组成产业链配套体系
调解纠纷——利用展览平台,调解国内国际贸易纠纷。
总之,齿协将按照36号文的精神,推动协会改革,助推产业升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