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 任教者 制定日期2019年8月30日星期五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大潮《1观潮》(2) 《2走月亮》(2) 《3现代诗二首》(1) 《4繁星》(1) 第一单元 书法课1(1) 《口语交际》(1) 《习作1》(2) 《语文园地》(2) 单元练习(1) 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课时分配 13课时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第二单元 书法课3(1)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2) 《6蝙蝠和雷达》(2) 《7呼风唤雨的世纪》(2) 书法课3(1) 《8蝴蝶的家》(1) 《习作2》(2) 《语文园地》(2) 单元练习(1) 书法课4(1)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蝴蝶的家》四篇课文组成。《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文通过讲述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告诉我们: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蝙蝠和雷达》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讲了科技发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激发了我们热爱科学的兴趣。《蝴蝶的家》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15课时 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边读边提出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有助于我们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能在阅读中,依据文章的顺序,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比如我们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第五粒豌豆为什么像“一个囚犯”?为什么它长得却很好?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把这些问题解答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小小“动物园”》,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找相似,抓住人物与动物的外貌、性格和爱好等主要特点来写作。让孩子掌握如何抓住人物特点进行人物描写。抓住人物与动物最突出的特点,找相似,要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或爱好等特征。比喻一定要恰当,注意用词要生动形象。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1)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9古诗三首》(3) 《10爬山虎的脚》(2) 《11蟋蟀的住宅》(2) 书法课5(1) 《口语交际》(1) 《习作3》(2) 《语文园地》(2) 单元练习(1) 书法课6(1) 美和语言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大自然的情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15课时 第三单元 课时分配 15课时 《12盘古开天地》(2) 《13精卫填海》(2) 《14普罗米修斯》(2) 书法课7(1) 《15女娲补天》(1) 《习作4》(2) 《语文园地》(2) 《快乐读书吧》(1) 书法课8(1) 单元练习(1) 第四单元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想象描写人物,感受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奇。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精卫的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性格,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神话故事”这个主题进行与献身精神,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编排的。主要由《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质,都跃然在纸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神话故事感受到古代神话故事中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学习并运用想象来写故事,同时抒发自己的感受。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14课时 第五单元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感受生活的快乐。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16麻雀》(2) 乐趣,无不体现了对幸福和希望的憧阶段性练习(4) 憬之情。拼死救子的老麻雀,新颖的《17爬天都峰》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幸福和希望”这个主题进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热情(2) 行编排的。主要由《风筝》《麻雀》两篇课文组成。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习作5》(2)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生强大的力量”。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18牛和鹅》(2) 活,能使学生明白爱能战胜一切思想感情。 感受人物的感情变化。 书法课9(1)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单元练习(1) 读,使学生了解对不同的角色的神 态、动作的具体描写,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11课时 第六单元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19一只窝囊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大老虎》(2) 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20陀螺》(2)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虎》。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口语交际》(1) 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故事的含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书法课10(1) 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习作6》(2) 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语文园地》(2)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单元练习(1) 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15课时 第七单元 《21古诗三首》(3)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 《23梅兰芳蓄须》(1) 书法课12(1) 《24延安,我把你追寻》(1) 《习作7》(2) 《语文园地》(2) 单元练习(1) 书法课13(1) 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本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难点是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课时分配 第八单元 《25王戎不取道旁李》(3) 《26西门豹治邺》(3) 书法课14(1) 《27故事二则》(1) 《口语交际》(1) 《习作8》(2) 《语文园地》(2) 书法课15(1) 单元练习(1) 书法课16(1)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16课时 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精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