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型杂多酸的合成以及以无水乙醇和冰乙酸为原料,在硅钨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探索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回流时间等参数对酯化率的影响,从而得出硅钨酸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
[关键词]杂多酸 乙酸乙酯 催化酯化
乙酸乙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和良好的溶剂。目前,我国工业上生产乙酸乙酯一般采用硫酸催化法直接合成,它存在对生产设备的腐蚀非常严重、工艺复杂、产生大量酸性废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绿色化学”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开发效益兼顾环境、促使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催化剂。
杂多酸是一类由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按一定的空间结构、借助氧原子桥联成的含氧多元酸。具有环境友好的杂多酸(盐)及负载型杂多酸(盐)催化剂以其组成简单、结构确定、组分易调变、强酸性和氧化性兼有、低温高活性和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硅钨酸作催化剂,对乙酸乙酯的合成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寻求最佳反应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与试剂
CHB-3循环水多用真空泵 KDM型可调控温电热套 ZD-2型自动
电位滴定计 WAY阿贝折射仪。乙酸 无水乙醇(95%)环已烷 硅钨酸
1.2 酯化反应
在装有温度计、分水器、回流冷凝管的三颈烧瓶中一次加入一定量的冰醋酸、无水乙醇、硅钨酸、环己烷和沸石,测其酸值。在恒定电压下用电热套加热,温度控制在77℃~86℃之间,记录烧瓶内溶液沸腾的温度,记录开始分水的温度,每隔五分钟记录分水器中的水量,直到分水器中的水体积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至室温,反应液经10%Na
2CO
3、水洗涤,用无水MgSO
4
干燥,得无色透明具有香味的液体产物,干燥后进行蒸馏,收集76℃~78℃馏分,得无色透明具有香味的液体产物。再次测其酸值,计算酯化率,并测其折光率。 1.3酯化率计算
取样分析反应物的酸值,根据酸值的变化来计算体系的酯化率: 酯化率%=(反应起始酸值—反应结束酸值)/反应起始酸值×100%
1.4产品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合成的液体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强烈的醚似的气味,清灵、微带果香。经测定其折光率(20℃)为1.3722,乙酸乙酯的折光率为1.3708-1.3730,固此产物为乙酸乙酯。 2 结果与讨论
2.1醇酸摩尔比对酯化率的影响
通过固定催化剂的用量(占原料总量的1%)、回流时间、多次改变醇酸比,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由表1可知,伴随醇、酸摩尔比的增大,酯化率也随之增大,到醇酸摩尔比为2∶1时达到了乙酸乙酯的最高产率,从反应物利用率和酯化率两方面考虑,确定醇、酸最佳摩尔比是2~2.5。 2.2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通过固定醇、酸摩尔比2∶1,回流时间,带水剂的种类和用量,多次改变硅钨酸用量: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从表2可知,伴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乙酸乙酯的收率也相应的提高,当催化剂用量达到反应物总量的1.2%时,乙酸乙酯的收率达到70.00%。但是再增加催化剂的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几乎不变。因此最佳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2%。 2.3回流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醇酸摩尔比2∶1,硅钨酸占原料总量的1.2%,改变回流时间:其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从表3可知,由于反应开始阶段,反应液的温度不能立即达到较高反应温度,随着反应生成水的分出,酯产物的增加,反应温度才不断升高。当反应温度恒定不变时,继续反应,测定不同时间的酯化率。随着回流时间的增加,乙酸乙酯的产率随之增加。当回流时间达到
180min左右时,乙酸乙酯的产率达到60.98%以上。再延长回流时间,酯化率基本上不再提高。从节约能源和酯化率量方面考虑,最佳回流时间控制为180min左右。 3 结论
硅钨酸可作为乙酸乙酯催化反应的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醇、酸摩尔比为2~2.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2%,回流时间为180min,酯化率可达70.00%左右。 参考文献:
[1]潘乐.绿色催化剂的应用及进展[J].催化学报,2005.
[2]胡玉华,施介华,王桂林等.杂多酸(盐)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04,24(增).
[3]李祥,施介华,金迪等.杂多酸(盐)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化工,2006,26(增).
[4]欧知义,成凤桂.固定化磷钨酸合成柠檬酸三丁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2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