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 张家立 摘要: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体育教学要坚持鼹康第一的意志,坚持体育为了健 康,回归到体育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季 门教师要踏踏实实立足于日常的教学,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 加强课堂管理,合理选用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实施, 真正走向优化课堂教学之路,从而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教学个性差异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体育课 产生卷怠感,影响讲授的效率。教师运用 堂的有效教学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 正确合理的运用动作技术示范方法会极大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踏踏实 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如正面、背面、侧 实立足于平常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 面,镜面示范等。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可 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 缺少的是教师的指导。教师可运用集体指 一些形式的浮躁,面向全体学生,为实现 导,单独指导,巡回指导等不同形式地对 “学生利益最大化”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 学生进行指导和错误纠正。指导时应注意 只有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 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太复杂会占用学生过 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我们的课堂 多时间,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 教学才有效率,才能真正达成教学目标, 师在进行指导时应注意时机的选择,要在 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 学生进行积学习仿和探索的基础上,对其 步伐也一定能朝着稳健有序的方向迈进。 进行适时恰当地指导,以培养学生自我学 一、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习和思考的能力和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1.激发学生动机。要想让学生主动 体育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 参与就要激发学生的动机,动机是指发动 即与原来的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多样化 并维持活动的倾向或意向,心理学家偏向 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参与 于用动机作用来刻画个体发出能量和冲动, 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特别是创新 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 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 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开展不同形式的讨论 和过程。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动机才会使学 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教师的 生学习积极主动,学习持久,有毅力,使 正确引导,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促使学 学生的学习有计划和效率。为培养和激发 生真正全面的发展。 学生的动机,体育教师首先应引发学生的 二、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 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 1.承认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人的个性 新的学习之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弓I 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兴趣、能力、 起学生的认知失调,即学生在经历到新颖、 气质和性格等各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 不一致、令人惊奇、变化的学习情境时所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所有学生整齐 引发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中枢 划一,以同样的学习方式、速度、难度、 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提高。学生为平衡认 评价标准学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 知失调便会产生求知欲望。当然,在激发 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 学生动机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度 。过 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根本不愿上体育课。 分的刺激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对体育课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的学习失去兴趣。其次,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有着不同于他人的 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应创造机会使学 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 生拥有成功的体验,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习方式在 性,使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有效的学 再次应引导学生的正确归因。通过正确的 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 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不对个人 效的统一方式。学生学习在客观上存在着 能力产生怀疑,以促使其进行下一步的积 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 极学习。 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 2.传授指导学生。传授即指体育指 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需要的帮助不同。 教师的课堂讲解和示范。教师运用精确的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个体需 语言向学生传达信息,应注意传递内容的 求、个人优势、学习风格、思考方式也不 效率,注意时间和讲解内容的分配。教师 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 往往在短时间内讲解过多的内容会使学生 的。这意味着体育与健康教学要尊重每一 238 l 中华少年2O12.1(下)2012年总第2期 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差异,根据学生 不同性格类型设计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富 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大胆张扬学生的 个性。 2.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 由于先天享赋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学生的 素质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 性素质在每个学生身上的不同组合便形成 了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每个学生都有闪光 点,所谓“优等生”与“后进生 ,其实 只是在某些领域的体现,并非绝对的层次。 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展学生的特长,并通 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 展示他们个性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 定鼓励对其进行强化,发扬积极因素,克 服消极因素。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 生,当学生在某个方面存在缺陷时,教师 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一方面要引导他 们作积极的补偿,扬长补短,从而使他们 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其 信心对自己的缺陷加以克服。这样,过去 的“分数论高下 环境中的所谓。差生 都闪耀出自己身上能力的光点,找回了自 信。教育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把个别 化教育与整体教育有机协调起来,使每个 学生都得到发展。因为强调全面发展而不 敢承认学生个性存在的价值的话,不仅对 个性发展不利.对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 也是不利的。 总之,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 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 新课程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 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 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 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