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步骤:
1.形成专业选择意向 2.确定报考单位
3.最后两者结合,综合考虑,确定自愿。 二、四种基本模式
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自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成功概率最高。 一般而言,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会自然而言的 3选择报考本 专业。
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虽然专业不错,但原 单位一般,考生想考到一个更好的招生单位去;二是原单位太热门了,考取的把 握不大,所以考生选择其它竞争相对缓和的报考单位。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 度要大一些,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招生单位的专业课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 可能差别很大;而且招生单位变了,有关的政策、信息也就比较难以及时获得。
跨专业本校报考。学校牌子不错,但想换个更好或更喜欢的专业的考生可以 选择跨专业本校报考。由于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且这种难度 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原专业和报考专业之间的关联度越小,复习和考试的 难度越大。
跨专业跨校报考。对原先的专业和院校都不满意,决心要开辟新天地的考生 会选择这种。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 程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三、选择专业时应考虑的问题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1
1.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学习本科时的专业,而后决定是否有跨专业报考的必要。 1.确认即将报考的专业是冷门、热门专业还是新兴专业。
2.确认跨专业的性质,是属于理科转工科、理工科转文科还是刚好相反。 3.确定报考的学校,即报考本校还是报考外校。
4.确认自己选择报考的学校属于小型院校、大型综合学校还是研究院所。 第一步确认是否有必要跨专业
考本专业容易,跨专业往往比较难。跨专业报考的风险大,就在于专业课的 复习。特别是在对所报考专业仅限于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跨 专业报考是要冒大风险的。
在教育部把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由 5科变为
4科,专业课由 2门改为 1门后,
专业课的难度一般来说是加大了。
因为很多高校都把原来 2门,甚至
3门考试内容融合在 1套卷子中,这使很
多跨专业报考的研友甚至不知道某一道题是出自于哪一门课程,想答对更是无从 谈起。所以说,考本专业容易,考外专业难。即使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甚理想, 难度也比对外专业的专业课没有基础要小得多。
第二步确定报考冷门、热门还是新兴专业
考冷门专业一般相对轻松,热门专业确实很难挤进去,新兴专业的难度与热 度往往居于前两者之间。
2007年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招生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计算机 应用技术等。
热门专业如建筑、会计学、贸易、新闻、计算机等专业,他们的特点是切合 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就业前景被看好,但是报考人数非常多,所以竞争激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2
烈,录取比例远远高出研究生录取平均比例,可以达到 10比 1以上。
选报热门专业的考生,一般是出于就业考虑,而选择报考冷门专业的研友, 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静心的研究生活。
由于冷门专业的发展一般比较完美,知识沉淀也较深厚,考试难度小,竞争 不激烈,所以非常适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报考。
另有一类专业是新兴专业,这类专业兴起不久,未来社会对其有较多的需求。 比如前些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属于新兴专业,但短短几年后却已跨入热门 专业的行列。新兴专业的最大好处在于报考人数少,竞争远远小于热门专业,所 以已经成为很多研友的选择。
第三步确认是理科转工科、理科转文科还是相反
由于学科性质,理科转工科、理科转文科往往难度较小。反之难度则大。 第四步确定报考本校还是外校
报本校信息往往比较顺畅,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
度大。
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格方 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因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着并不好考。
即使是清华大学毕业,报考一所二流学校的本专业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于 任何一所学校都具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有可能在所报 考学校的专业课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试技巧都可能在复试中被拒之千里。所以 同样不易考取,就必须确认目标学校比本校高出的档次足以让自己去冒这个险。
但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这里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 其它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帮忙获取相关信息。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3
第五步确定目标院校的性质,小型院校、综合高校还是科研院所。
一般来讲,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
校园文化;科研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 又有文化底蕴。
这三类高校一般设没有难考或容易考的区别,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题与录 取规则,抓住这种规则,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难考。
关键在于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如果原来见多识广,现在想找个安
静的学习、科研环境,那么就可以选择报考科研院所。如果刚从小型院校出来, 想接触形形色色的同学、参加多样的校园活动,那么报考大型综合学校就是理所 当然的选择。
钻石卡高级辅导系统——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解决考研所有问题,成功率趋近 100%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