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设计-汽车车门铰链设计规范模板

来源:爱go旅游网


XX公司企业规范 编号xxxx-xxxx

汽车设计-

汽车车门铰链设计规范模板

XXXX发布

汽车车门铰链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门铰链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规范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侧门铰链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86-2013 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侧前门

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前方。

3.2 侧后门

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后方。

3.3 门铰链装置

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

3.4 门铰链

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

3.5 纵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在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并与门铰链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6 横向

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垂直于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

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

4 技术要求

4.1 门铰链支架可靠性好,满足重复试验要求,且碰撞或受冲击后不脱落。 4.2 门铰链衬套转动灵活,不滞涩。

4.3 两铰链轴的轴线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使车门有自动关闭的趋势,铰链轴线应有一定的内倾角度(一般为0°~4°)和前、后倾角度(一般为0°~3°),但不宜过大(图1为某一款车的倾角设计)。

4.4 两铰链的间距应尽量大,一般不小于车门总长度的1/3或不小于300mm,以减小铰链的受力。

4.5 铰链轴线应尽量布置得靠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以减少车门旋转时铰链轴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

4.6 铰链要固定牢固,活动件间隙尽量小,避免车门下沉。

图 1

5 车门铰链设计要点

5.1 铰链的结构形式

表1 铰链的结构形式 分类 结构特点 事例图片 备注 1

冲压铰链具有质量小, 冲压 式 低等优点,但其缺点主要有制造一致性不易保证,承载能力较铸造铰链弱。 铸造铰链可以将结构做铸造 加工 方式 式 得比较复杂,能够保证良好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缺点是质量大,成本高。 型钢铰链结构简单,尺寸较小,布置空间较小。但其加工控制的精度要型材求较高,产品强度要求式 较高(能承受较重的车门,一般40Kg以上)。国内该类产品开发能力较好的厂家不多 装配方式 螺接铰链采用螺栓安装的方式连接车门和车体。螺栓安装可以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变 焊接铰链主要集中在欧美车型上,其特点是连接强度可靠。由于其产生热变形的缘故,越来 焊接 越多的欧美车开始放弃铰链 这种安装方式。 螺接 形及应力集中,安装工铰链 艺简单,得到广泛应用。 1

该种型式铰链包括固定在车门上的门铰链座,固定在车身上的门柱铰 新型铰链(带链座,铰链销轴,其特征限位功能的铰在于,在所述的铰链座链) 上设有限位器。这样可以取消单独的车门限位器以及零部件,整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5.2 铰链轴心线的布置

在进行铰链回轴心线的布置时,应尽量把轴心线布置的靠近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以减少车门旋转时铰链轴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见图2。在布置铰链回转轴心线时,减小c和b的尺寸,可以减少铰链轴心线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d和e,从而降低车门布置的难度。考虑其前倾角和内倾角,要保证当车门打开60°时,在离铰链轴线垂直距离为762mm处的门下边缘点升起的高度值,一般为15~30mm。

图2 铰链回转轴心线的布置

5.3 铰链与周边布置关系

为了避免车门在开关(铰链过开2度)过程中发生动态干涉,建议在进行车门系统布置时应满足以下的要求(如图3所示)。

1

图3铰链处典型断面

(1)车门开关时,门内板与铰链的最小间隙A;【经验值为:车门侧铰链不可调,设定值≥3mm;车门侧铰链可调,设定值≥(3mm+调整量)】

(2)车门开关时,前门外板与翼子板、后门外板与前门的最小间隙;(经验值为:≥2.5mm)

(3)车门开关时,门边缘与A柱、铰链固定页、车身侧铰链安装螺栓的最小间隙;【经验值为:≥5mm(铰链过开2°)】

(4)铰链的安装工具与门边缘(静止或旋转)的最小间隙;(经验值为:≥2mm) (5)门的最大开度值;(考虑铰链的加工公差,最大开度一般增加2°)

5.4 铰链开度要求

(1)车门铰链最大开度由门的开度决定的;门的开度设定一般由总布置工程师来完成,在造型设计时初步的可行性分析时考虑上下车的空间是否足够、仪表板的进出的可行性、以及相应A、B柱结构的可行性时,即确定了门车的开启角度。

(2)根据总布置要求的门开度,确认铰链要求达到的最大开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选取铰链的最大开启角度要比门的开度大5度,即:最大开启角度≥门开度 +5°

(3)在门闭合的时候,铰链的不能自身干涉,通常情况下铰链也要有3度以上的夹角

1

5.5 铰链的结构设计

5.5.1 铰链的材料

5.5.1.1冲压式铰链材料一般为SAPH440或QSTE420。 5.5.1.2型钢铰链材料一般为:Q345B 5.5.2 铰链的结构设计 5.5.2.1 冲压式铰链

(1)铰链的结构设计要满足两个要素:一个是重量最小,一个是刚度最大;这就要在满足刚度前提下,尽量缩减料边

(2)铰链的固定页翻边要满足铰链螺栓的极限调整情况下不干涉,并且有1.5mm的余量

(3)铰链的安装孔距料边最小距离为4.5mm

(4)通用化结构设计:左前上与右前上固定页是通用件,活动页是对称件;左前下与右前下固定页是通用件,活动页是对称件;左后上与右后上固定页是通用件,活动页是对称件;左后下与右后下固定页是通用件,活动页是对称件。

5.5.2.2 型钢式铰链

通用化结构设计:左前上、左前下、左后上、左后下固定页为通用件;左前上、左前下、左后上、左后下活动页为通用件;右前上、右前下、右后上、右后下固定页为通用件;右前上、右前下、右后上、右后下活动页为通用件;且左右为对称件。

5.6 常见设计问题

(1)铰链螺栓极限调整余量不足,与固定页翻边干涉 (2)铰链结构刚度不足,增加料厚、更改料边或者优化结构 (3)铰链安装工具空间不足

(4)铰链安装孔、轴距料边距离小导致的撕裂

(5)铰链相对与内板间隙小,满足不了单边2mm的极限调整量 (6)铰链角度定义不准确,与限位器角度定义不一致

6 评价标准

6.1 试验评价标准

6.1.1 静态纵向荷试验和静态横向载荷试验

1

表2 试验要求 检测项目 静态横向载荷 静态纵向载荷 技术要求 载不得脱开。 应能承受11000N的纵向GB 15086—2013 负载不得脱开。 备注 应能承受9000N的横向负GB 15086—2013 6.1.2 车门下垂试验(如图4) 该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1) 用螺栓分别把铰链臂、铰链座固定到刚性门和刚性支柱上; (2) 设置刚性门处于无载荷状态;

(3) 分别在车门开启15度和完全开启时,在刚性门的加载方向上加载1000N的力 (4) 分别测量两种开启角度下锁扣位置在车门自重、加载1000N和卸载三种状态下Z向的位移量。

车门开启状态 打开15度 完全打开 载荷 1000N 图4 车门下垂试验 考核内容 弹性变形目标值mm 塑性变形目标值mm 弹性变形目标值mm 塑性变形目标值mm 目标值 ≤10 ≤1.0 ≤10 ≤1.0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