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 广东医学2012年6月第33卷第l1期 GuangdongMedical Journal Jun.2012,Vo1.33,No.11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个体化治疗的 疗效和安全性 陈品儒,肖芄 ,陈华,王维勇,邓政先,陈慧玉,吴睿彦,岑文昌,卢家泽 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重症结核科(510095)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茵(NTM)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该病 的治疗方法。方法参照美国胸科协会指南,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敏试验结果,从亚胺培南一西司他丁、厄他培 南、利奈唑胺、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乙胺丁醇、 利福布汀、多西环素中选取适合药物组合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2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设计总疗程在1 年以上,全疗程观察患者症状、细茵学改善情况,影像学表现和安全性指标。结果20例研究对象其中混合两种 以上NTM分离茵株者18例(9O%),共分离出NTM菌株68株,龟类NTM占多数(50%),克拉霉素及阿米卡星耐 药率较低(<4O%)。2O例患者治疗时间(13.6±4.34)个月,12例发热患者在治疗1周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 痰、血痰、胸液、气促等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6个月后痰茵阴转8例(42.1%);细茵量减少3例(15%);影像学 方面病灶好转率63.1%,空洞好转率64.3%。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为主11例(55%),8例(4O%)出现血液系统不 良反应,5例(25%)出现肝损,2例出现过敏、静脉炎,1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观察,其余病例经暂停用药或减量 治疗并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鸟胞分枝杆茵复合群及快生长群的龟类NTM茵群是NTM肺病主要致病茵群。 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组合以阿米卡星和克拉霉素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NTM肺病有较满意的疗效和临 床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影像学改善满意,痰茵阴转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药敏检测技术, 调整更合理的个体化方案,开展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是治疗NTM肺病的关键。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个体化治疗;肺疾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 分枝杆菌,是兼性胞内寄生病原体,在免疫功能低下者 易发病,属于机遇性感染病原体,致病机制类似结核分 枝杆菌。在抗酸杆菌感染中所占的比例近年来明显增 加,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了多起NTM 医院感染爆发事件,但由于目前尚无特异高效的抗 NTM药物,而传统抗结核药物对大多数NTM很少或没 有活性,因而NTM病治疗非常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未 见对该病明确的药物疗效、方案及疗程指引。本研究 对结核专科医院一些难治性NTM肺病患者进行个体 化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如肿瘤、艾滋病等);(3)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 期妇女。 1.2 治疗方法参照美国胸科协会(ATS)2007文件 指引,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敏结果采用个体化化疗方 案,同时给予免疫调节等治疗。具体用法:头孢西丁 3~4 g/次静脉滴注,3次/d,治疗2~3个月;阿奇霉素 针剂0.5 g/次,1次/d静脉滴注,2~4周后改克拉霉素 (CTM)口服0.5 g/次,2次/d;阿米卡星(AMK)0.4— 0.6 r,/次静脉滴注,1次/d,治疗2—3个月;莫西沙星 (MOFX)静脉滴注1—2个月改口服0.4 g/次,1次/d; 环丙沙星(ctv)o.5 g/次,2次/d;妥布霉素(TOB)8万 U/次静脉滴注,2次/d,治疗2~3个月;厄他培南 (INV)1.0 g/次静脉滴注,1次/d,治疗2—4周;亚胺 培南一西司他丁(IPM)0.5 g/次,2~3次/d,治疗2— 4周;利奈唑胺(LZD)0.6 g/次静脉滴注,1次/d或 0.6 g/次口服,1次/d,疗程1~2个月。强化期选用 4—5种药物,巩固期选用3种药物,总疗程1年以上。 1.3观察指标(1)治疗后每月查痰或支气管冲洗液 涂片找抗酸杆菌和痰或支气管冲洗液培养分枝杆菌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lO月在本院 就诊的NTM肺病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 28—73岁,平均(54.5±14.28)岁。既往有支气管扩 张史1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史2例,结核病史 15例,支气管结核5例,类风湿关节炎史1例。低氧血 症5例,呼吸衰竭2例,低蛋白血症11例,免疫功能损 害(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下降)11例。咳嗽咳痰20例, 血痰l8例,胸闷气促l5例,发热12例。既往抗结核 治疗史2个月至5年。诊断标准符合《非结核分枝杆 菌诊断与处理指南》…。排除标准:(1)既往对抗结核 药物呈高敏状态的过敏;(2)合并严重的心脏血管、肝 脏、肾脏、造血系统等疾病及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 △通信作者 (BACTEC 960培养),疗程结束前连续3个月痰或支 气管冲洗液涂片和培养阴性并不再复阳作为细菌清除 标准;(2)症状改善情况: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好转, 血痰、发热消失。(3)每月复查胸片或胸部CT,影像学 表现:①病灶。病灶≥1/2原病灶为显著吸收,病灶< 1/2原病灶为吸收,病灶无明显变化为不变,病灶扩大 或扩散为恶化;②空洞。闭合:闭合或阻塞闭合;缩小: 广东医学2012年6月第33卷第11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un.2012,Vo1.33,No.11 ・1649・ 空洞缩小≥原空洞直径1/2;不变:空洞缩小或增大< 原空洞直径1/2;增大:空洞增大>原空洞直径1/2。 (4)安全性指标:治疗开始后3个月内每1~2周、3个 月后每月复查血、尿常规,血凝指标、肝肾功能、心电 药敏试验结果均阳性,1例胸积液菌培养药敏试验结 果阳性。菌种鉴别:鸟胞分枝杆菌复合群(MAC)2例; 图,同时观察胃肠道反应、过敏、视力等临床反应。 2结果 龟NTM 14例,其中龟一偶发NTM 1例,龟一脓肿NTM 3例;耻垢NTM 1例,草分枝杆菌1例,NTM未分型1 例,龟一偶发NTM并MAC I例。20例患者中l8例混 合其他NTM分离株,共分离出NTM菌株68株,并进 行11种药物的药敏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INH)、链 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AMK,甲 红霉素(CTM)、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MOFX/ CIP、左氟沙星(LVFX)、RBD、丙硫异烟胺(TH)。耐药 情况见表1。 % 20例患者参加治疗时间共252个月,应用疗程9~ 18个月,平均(13.6±4.34)个月。 2.1 细菌学情况 2.1.1 菌种和耐药情况19例患者痰或冲洗液涂片 抗酸染色均阳性,并且痰或冲洗液BACTEC 960培养 表1 68株NTM耐药率 2.1.2变化情况(1)痰或支气管冲洗液涂片抗酸染 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有好转,免疫功能1个月后复查好 转或恢复正常9例。治疗后1~2个月内病灶有吸收 12例,3~6个月后9例空洞有缩小,治疗6个月后空 洞闭合4例,不变5例,无一例空洞进行性增大。8例 患者在治疗后病灶吸收不明显或无明显变化,并同时 出现囊状支气管扩张改变加重及增多表现,1例在治 疗6个月后的复查中病灶有新增,显示合并感染表现。 儿表2。n 表2治疗NTM肺病后影像变化情况 例 色涂片及抗酸杆菌培养:20病例中治疗前涂片(~)培 养(+)2例,涂片(+)培养(+)18例;6个月后8例 转阴,阴转率42.1%(8/19),另有3例细菌量减少持 续涂片(一)培养(+)。治疗3~6个月后持续阳性9 例涂片(+)培养(+),其中1例治疗1个月后退出治 疗。(2)痰或支气管冲洗液或胸积液:治疗前均培养 (+),共分离出NTM菌株68株,药敏试验结果见表 1。AMK和CTM平均耐药率相对较低,与其他9种药 物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2.2临床表现及疗效 2.2.1治疗前影像学表现累及4~6个肺野14例, 1~3个肺野6例。20例均表现有斑点、片、条索状阴 影,单/多发小结节影11例,单/多发空洞形成14例, 蜂窝状阴影/曲发状4例,囊状支气管扩张/透光区11 例,反复新增/病灶增浓7例,肺不张2例,胸膜炎/胸 膜增厚8例,肺门/纵隔内淋巴结肿大3例,肺局部切 除术1例,毛玻璃样改变2例,肺大泡形成7例,支气 管扩张扩展明显并加重8例。 2.2.2疗效12例低热为主患者体温在治疗后1周 内恢复正常,8例患者咳嗽咳痰有明显改善。痰量明 显减少12例,血痰消失14例,减少4例,2例症状仍反 复。呼吸衰竭及低氧血症在治疗1周后均能纠正。胸 闷、气促症状全部改善,11例合并低蛋白血症在化疗 注: 1例在治疗1个月后退出 2.3 不良反应 无出现尿常规、血凝血功能指标改 变,心电图无明显异常。5例(25%)出现肝功能损害, 暂停用药后或减量后及护肝处理后好转;肾功能异常 .1650. 广东医学2012年6月第33卷第11期 GuangdongMedical Journal Jun.2012,Vo1.33。N0.11 1例;11例(55%)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考虑与 CTM有关,发生在用药2~4周左右;8例(40%)出现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未出现贫血;2例出现过敏、静脉炎,暂停用药或减 量并对症处理后好转。无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继发真菌 感染的情况。1例因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胃肠反应 严重而不能坚持在治疗1个月后,退出治疗观察。 3讨论 常导致NTM肺病的误诊,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及迁延变 化,支气管扩张(特别是囊状支气管扩张,卷发样改 变)的发展尤为严重,多年来反复的抗结核及抗感染治 疗均不能抑制其加重发展;肺部渗出病灶常出现反复 吸收好转,与增浓、扩大交替表现;同时痰涂片及痰培 养结果显示多年阳性表现,快速痰/支气管冲洗液培养 结果抗酸杆菌生长较快,既往多次接受过抗结核或抗 NTM治疗疗效不彻底,痰细菌时阴时阳,且症状好转, 病灶吸收,痰细菌结果等情况并非呈对应平行关系。 本组研究对2O例确诊的NTM肺病患者实施个体 化治疗方案,以CTM/阿奇霉素+AMK/TOB为核心药 临床上常见的引起NTM肺病的致病菌群比较集 中,主要为鸟胞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快生长群(RGM)的 龟类NTM菌群(包括龟一脓肿复合群及龟一偶发复合 群) 。 。本研究显示,龟分枝杆菌感染及分离菌株数 物,组合包括IMP、头孢西丁、多西环素、FQ等药物组 占50%以上,并且以快速培养阳性时间及菌株鉴定结 合成3~4种药物的联用方案,考虑临床疗效、用药安 果而言。RGM与慢生长群的MAC均是原有慢性肺部 全性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强化治疗期设计在4周至3 疾病基础上导致肺部结构改变所发生临床NTM肺病 个月不等,总疗程设计12个月以上。 的主流菌群。表现对一线抗结核药物高水平耐药是导 据已有结果显示6个月后的疗效指标观察,取得 致难治性NTM肺病的原因。本组研究分离出的68株 痰菌阴转率42.1%,病灶吸收率63.1%,空洞好转率 NTM菌株的耐药结果显示,仅AMK及CTM显示相对 64.3%,症状改善大都在2—4周内。观察广谱抗生素 较低的耐药率,与研究 报道相似。其余包括FQ类 长期使用发生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用药的不 在内的一、二线抗结核药物检验出较高的耐药率。 良反应等问题。本研究统计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最高为 NTM对结核药物耐药性产生主要包括:(1)诱导修饰 55%,肝功能损害占25%,血液系统损害以白细胞数 酶的产生,如 一内酰胺酶;(2)耐药基因的突变;(3) 下降亦较为常见(40%),但经对症处理或调整用药剂 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因而给NTM肺病的治疗带来 量次数,上述症状(除1例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外)均 莫大的困难,由于影像上NTM肺病累及的肺野较多, 能改善并进入巩固期2—3种口服药物联用的治疗阶 空洞分布广泛,肺部结构改变常见,导致手术治疗的机 段,其余19例病例未见菌群失调甚至继发霉菌感染的 会甚微,本研究统计:上述3种影像改变常见。因而寻 机会。 找新的治疗抗酸杆菌药物或老药新用的方法是目前能 本组研究提示,囊状支气管扩张严重患者的临床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唯一途径。 治疗效果包括病灶变化,痰菌的最终清除,临床症状的 根据美国ATS/IDSA2007年版《非结核分枝杆菌 改善存在反复现象,延长疗程或在总疗程内尝试增加 肺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临床文件》 除AMK及CTM 1~2次强化阶段的治疗,可能是一个较佳的选择。但 外,另有头孢西丁、多西环素、LZD、磺胺甲恶唑、TOB、 会受到患者依从性及医疗费用昂贵等因素的影响,且 CIP、伊米配能等对NTM肺病有较满意的疗效的推荐。 本组病例数较少,进一步的结论仍需要更大样本的临 本研究试以我院药敏结果指引及上述药物共同组合、 床观察。 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确定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 在治疗标准及适合时机上,积极治疗原发基础肺 严密的临床追踪观察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上 疾病或许会减少NTM肺病反复发作的机会。笔者认 述药物目前尚缺少对NTM药敏试验的标准方法,而且 为,某些长期菌阳,病程进展缓慢,病灶变化相似,临床 缺乏标准剂量及疗程的指引,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 中毒症状不明显,对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的NTM肺病 起,国内就不断有头孢西丁+新大环内脂类和(或) 患者,上述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欠佳,目的不明确或许 AMK治愈RGM病的个别案例报道,但目前使用抗 可认为不需要积极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NTM肺病的方案大都还是经验性用药,疗效也并非十 只有在病灶增多、结合咳嗽、黄脓痰或血痰增多,伴发 分确切,是否像结核病的治疗一样需要分强化期和巩固 热,常规抗感染治疗不起效的情况下,如支气管扩张感 期以及是否有固定的方案及疗程,目前仍未有定论。本 染治疗难以控制的病变才是系统抗NTM治疗的适合 组研究上述各类药物的组合方案,探讨剂量疗效、安全 时机。 性,意欲解决上述治疗上的难点。 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通过本研究提示,笔者认为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与国内学者的统计与阐述的 抗NTM药物可分为以下各组:(1)利福霉素类(RFP、 观点相似,咳嗽、咳痰、气促、发热、血痰为常见就诊症 RFT、RBD)及EMB等一线抗结核药物;(2)注射剂: 状,大都有多年严重的基础肺病史。影像表现多个肺 AMK、TOB等;(3)新大环内脂类:CTM、阿奇霉素;(4) 野累及,单/多发空洞存在,形态特点无特异性,斑点 广谱抗生素类:碳青酶烯类代表为IMP,也包括INV、 片、条索及云絮状等酷似肺结核表现的多形态表现,常 LZD、头孢西丁等;(5)对NTM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多 广东医学2012年6月第33卷第11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un.2012,Vo1.33,No.11 .1651. 西环素、磺胺类、FQ类(MOFX、LVFX、CIP)等。个体化 方案的选择可从上述5类中选取3~4种药物组成,由 于NTM肺病的治疗复杂多样,诊断不确定、疗程漫长, 细菌难以彻底清除,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难以耐受 而易停药的特点 , ]。为寻求更确切的疗效,利用本院 实验室在抗酸杆菌药敏检测的优势,根据ATS和IDSA 疗尚需更大样本的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断与处理指南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1):650—653. [2] 何霞,蔡杏珊,刘志辉.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与致病的相关性 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1):13—14. [3] 王巍.重视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J].传染病 信息,2009,22(1):14—17. [4] 王维勇,何问红,陈华,等.8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药敏实验 就药敏试验提出的建议,现已新开展包括:亚胺培南、 头孢西丁、TOB、多西环素、磺胺、LZD、CIP等9种药物 的药敏检测,可动态观察NTM肺病患者的痰/支气管 冲洗液抗酸杆菌菌种及药敏结果,制定更为合理的个 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32):54—55. [5]吴晓光,高孟秋,马丽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50例临床分 体化治疗难治性NTM肺病方案。同时本组病例T淋 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8):481—483. 巴细胞亚群测定数值普遍低下,提示免疫受损,免疫调 [6]GRIFFITH D E,AKSAMIT T,BROWN ELLIOTY B A,et a1.An 节剂的联合治疗会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疗效的确切 official ATS/IDSA statement:treatment,and prevention of nontu— 性仍需进一步的对照病例研究。 berculous mycobacterial disease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175(4):367—41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临床常见的MAC及RGM肺 [7] 卢家泽,李德宪.5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分析[J]. 病,通过上述的治疗方案后NTM的治愈/好转率会有 广东医学,2010,31(19):2569—2570. 一定的提高。但目前疗效有限,对所有NTM肺病的治 (收稿日期:2011—11—24编辑:罗劲娜) 血清胱抑素C对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 临床价值 梅俪凡 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肾内科(528403)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t C)含量与早期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探讨Cyst C测定对诊断肾功 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高血压患者100例,并按肾功能是否出现早期异常进一 步分为两个亚组,分析比较各亚组患者血清Cyst C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男性高血压患者中,早期肾功能损害者的Cyst C水平高于肾功能正常者,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40);2型糖尿病各亚组Cyst 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t C对诊断早期 肾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引入此指标,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 血清胱抑素c(Cyst 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 况,其对于肾功能损害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 制剂,也被称为 一微量蛋白及 一后球蛋白,广泛存 血肌酐 。本研究通过分析血清Cyst C含量和早期肾 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种包含122 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探讨Cyst C测定对诊断肾功能 个氨基酸残基的非糖化多肽链,分子量为13.3 kD,可 损害的临床价值。 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循环中的 1 资料与方法 Cyst C仅经肾小球滤过而被清除,是一种反映肾小球 滤过率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 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 重吸收后被完全代谢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其血中 内分泌科和心内科的住院患者中,分别选择2型糖尿病 浓度由肾小球滤过决定,且不受性别、年龄、肝脏疾病 患者100例、高血压患者100例,年龄分别为(53.9± 等因素的干扰,是一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的理想 9.7)岁和(51.6±9.8)岁。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年龄 同源性标志物u 。很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可能继发肾 均在18岁以上,病程均为早期或中期,排除晚期病例, 功能的损害(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经检查血清尿素氮和血肌酐均正常,同时排除心血管、 等),在肾功能出现损害的早期,常规的反映肾功能的 呼吸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严重疾病。对人选的200例 指标(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可能仍尚未出现异常,国 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的检查,包括:尿微量白蛋白、尿 外的研究指出Cyst C能够敏感地反映肾功能的变化情 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和尿Ot 一微球蛋白。上述 指标全部正常的患者纳入肾功能正常组,上述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