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精神的三间小屋
01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B) A.积攒/攒成 憎恶/恶心 剥削/抽丝剥茧 ......B.襟怀/禁止 麾下/奢靡 岁月/自惭形秽 ......C.几案/几个 宰相/相互 间距/间不容发 ......D.坍塌/踏实 广袤/包裹 摇曳/金戈铁马 ......
(解析:A.zǎn/cuán,wù/ě,bō/bō;B.jīn/jìn,huī/mí,suì/huì;C.jī/jǐ,xiànɡ/xiānɡ,jiān/jiān;D.tā/tā,mào/ɡuǒ,yè/ɡ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游弋 弛骋 形销骨立 李代桃僵 B.惊骇 腐蚀 鸠占雀巢 俯拾即是 C.灰烬 泥泞 不知所措 喜怒哀乐 D.濡养 矗立 羊肠小道 月冷风轻
(解析:A.“弛”应写作“驰”;B.“雀”应写作“鹊”;D.“轻”应写作“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
B.他们俩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
(解析:B.“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不能用来形容关系亲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炼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
①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
②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
③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 ④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④③ 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近期,一档以“信”为载体,传递“信仰、信念、信守、自信”内核的读信节目——《信·中国》,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综艺节目《信·中国》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首。截至目前,全国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 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75%。(或24~29岁占多数,30岁以上的占少数。)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示例】封存着时代的场景,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3)有媒体评价:“《信·中国》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
【示例】读书给我成长的力量。《童年》中外祖母讲给阿廖沙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让我同阿廖沙一样,获得了以宽大的胸怀坚强应对生活磨难的力量。
02 拓展阅读 (随州中考改编)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据2月20日《新京报》)
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给观众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的首播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乃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
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但大多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在生活里、工作之余,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
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在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之际,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
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社会太浮躁,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
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
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只是偏重于介绍图书和作者、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高冷化,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接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好评,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烦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7.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对比论证(1分)。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的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接地气”“更容易触动观众同理心”(2分)。
8.结合全文说说,《朗读者》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①《朗读者》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②《朗读者》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回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③《朗读者》比较接地气,更容易触动观众,引起情感共鸣。(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刘福奎《打造心灵的韧度》
对比论证及其作用
【典型例题】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会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参】对比论证。作者从两个对立的方面进行假设,通过对比,告诉我们应该内心充满爱。
【技法点睛】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真与假的对比,可以去伪存真;善与恶的对比,可以抑恶扬善;是与非的对比,可以拨乱反正。因此,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10 岳阳楼记
01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zhé)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阴风怒号(háo) ..日星隐曜(yào) 樯倾楫摧(qiáng)(jí) ...
山岳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tīng)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谪守巴陵郡 谪:贬官 .(2)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3)朝晖夕阴 晖:日光 .(4)南极潇湘 极:至、到达 .(5)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6)日星隐曜 曜:光芒 .
(7)樯倾楫摧 倾:倒下 摧:折断 ..(8)薄暮冥冥 冥冥:昏暗 ..(9)去国怀乡 国:指国都 .(10)春和景明 景:日光 .(11)沙鸥翔集 集:停息 .(12)锦鳞游泳 鳞:代指鱼 .(13)岸芷汀兰 汀:小洲 .(14)长烟一空 一:全 .
(15)宠辱偕忘 宠:荣耀 偕:一起 ..(16)把酒临风 把:持、执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百废具兴 “具”同“倶”,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同“嘱”,嘱咐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越明年 .古义:到 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2)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古义:景象 今义:观看 (4)是进亦忧,退亦忧 .
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 (5)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百废俱兴) (2)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3)政事顺遂,人民和乐。(政通人和)
(4)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气象万千) 6.填空。
(1)《岳阳楼记》是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
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而写的。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写景、叙事、状物。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运用的表达方式虽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思和政治抱负,或阐述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3)《岳阳楼记》中从时间上表现了洞庭湖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水势浩大,宽阔无边。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这是什么缘故呢?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9)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文章第一段中的“谪守”不仅交代了滕子京的身份,而且暗含作者对仕途沉浮的感慨,为后文抒情埋下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
C.“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
D.“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
(解析:D.描绘的是春夜的美景。)
9.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B)
上联: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先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 下联:揽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解析: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老范一千年”结构相对应。因此,应选择B。)
(2)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一段说明性文字。
【示例】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到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而闻名天下。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增其旧制 制:规模 .
B.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C.连月不开 开:打开 .D.去国怀乡 去:离开 ..
(解析:C.“开”指天气放晴。)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进”即“居庙堂之高”,也就是处在朝廷的高位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退”即“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13.文章第3段和第4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第3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凄凉悲伤的情感;第4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开阔喜悦的情感。(能答出“阴和晴,悲与喜”,意思相近即可)
03 拓展阅读
(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曰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 ①吴玠: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好友。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⑩或:有人。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B.或异二者之为 或:有的人 .C.不以物喜 物:外物、外界环境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指朝廷 ..
(解析:B.“或”的意思是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16.语段(一)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1分),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表示了古仁人的处世态度与豁达胸襟(2分)。
17.语段(一)中的范仲淹和语段(二)中的岳飞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他们都把百姓的安乐、国家的安危放在个人享乐之上,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3分,意思对即可)
附语段(二)参考译文:
吴玠向来佩服岳飞,希望与他结为好友,把有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岳飞说:“皇帝勤于政事,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尊敬佩服(岳飞)。(岳飞)年轻时很能喝酒,皇帝告诫他说:“你将来军至河朔,才可以畅饮。”岳飞从此不喝酒。皇帝当初下令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说:“敌人没有消灭,用什么安家呢?”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官不贪恋钱财,武将不惧惜死亡,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南朝宋元嘉三年,中
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到宋代后,“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