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试题(A) 适用专业年级:植物保护2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选项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哪类病害可通过喷菌现象进行简易诊断? 【 A 】 A.细菌病害 B.菌物病害 C.病毒病害 D.线虫病害 2. 下列哪类真菌具有孢子多型现象? 【 C 】 A.白粉菌 B.炭疽菌 C.锈菌 D.霜霉菌
3. 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寄主上生活,这种现象称为【 D 】。
A.多型寄生 B.专性寄生 C.单主寄生 D.转主寄生 4. 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菌物的营养体 【 B 】。 A. 假菌丝 B.吸器 C.原质团 D.有隔菌丝 5. 病毒侵入植物的途径为 【 C 】。 A.皮孔 B.气孔 C.微伤口 D.直接穿透
6. 反映病害发生普遍程度的指标是 【 A 】。 A.发病率 B. 损失率 C.病情指数 D.严重度 7. 孢囊孢子是下列哪类菌物的无性孢子 【 C 】。 A.半知菌类 B.卵菌门 C.接合菌门 D.担子菌门 8. 霜霉菌的有性孢子为 【 D 】。
A.子囊孢子 B.接合孢子 C.担孢子 D.卵孢子?
9. 马铃薯晚疫病曾经在历史上大流行,它与下列哪个重大事件相关?【 C 】
A.孟加拉饥馑 B.波尔多液的诞生 C.爱尔兰饥荒 D.郁金香狂热现象 10. 下列病害中不具有病征的是 【 D 】。
A.小麦白粉病 B.小麦条锈病 C.莴苣霜霉病 D.冬瓜根结线虫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全部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植物病害病状大体上分为五大类型,即 变色 、 坏死 、 腐烂 、萎蔫 和 畸形。
2. 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寄生性 、致病性和传染性。 3. 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养分,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活体营养 和死体营养。
4.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即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5. TMV、CMV和PVY分别代表烟草花叶 病毒、黄瓜花叶 病毒和马铃薯Y 病毒。
6. 霜霉病和锈病的病征分别为霉状物 和锈状物 。
7. 根据病毒侵入方式,病毒的传播可分为 介体传播 和非介体传播 两大类。
8. 菌物的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生活史。
9.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有田间病株 、病残体 、种子等繁殖材料 、土壤、昆虫介体 、温室等。
10. 菌物的菌组织体有菌核 、菌索和子座。
11. 植物侵染性病害按照再侵染的有无和作用,将其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
12. 单年流行病害流行的季节性变化一般经过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 三个时期。
13. 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病品种的利用等。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活体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植物组织和细胞中吸收营养才能生存的寄生物。
小种专化抗性:指植物只对一种寄生物的单个或少数几个小种抵抗的抗病性。
植物病害: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超过了植物的适应能力,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代谢发生改变,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非偱回型病毒:指被生物介体取食后不需要在体内循回,可立即被传播的病毒。
基因对基因学说:由Flor(1956)提出的一个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菌方面也存在一个致病性的基因。
寄主-病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对应的基因作用下才能鉴定出来。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8+8+8+12+12=40分) 1. 简述柯赫氏法则的主要内容?(8分)
(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分)
(2)该病原生物可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2分)
(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症状。(2分)
(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2分)
2. 简述植物病毒病害和细菌病害的主要特征。(8分)
病毒病害:只有病状无病征。典型症状有花叶、黄化、皱缩、环斑、矮缩等。 同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的颗粒。有些病毒可形成特殊的内含体。(4分)
细菌病害:大多数细菌病害的症状有一定特点,初期病部呈水渍状或油渍状,半透明,病斑上菌脓外溢(1分)。常见的症状有斑点、腐烂、萎焉和肿瘤。(4分)
3. 简述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和主要机制。(8分)
概念:是利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病性或通过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抑制病原物生长,与病原物相拮抗等措施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3分)
主要机制:拮抗、重寄生、竞争、捕食、交互保护、促生等。(5分) 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3分) 病害循环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有人称作侵染循环。(3分)
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3分)
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从中可了解病原物越冬的方式、场所;侵入和传播的方式;有无再侵染,是单病程病害还是多病程病害等,由此可见病害循环确实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7分) 5. 如何根据真菌病害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制片方法镜检 (至少包括3种不同的制片方法) 。(13分)
真菌病害的特点:在病部一般会出现病征,主要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粒状物等。(5分)
根据上述特点可选择的制片方法主要有:
(1) 挑片法:适合用于观察多种病征形式,如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粒状物(白粉病的闭囊壳)。(2分)
(2) 撕片法:适合用于观察病原物在寄主表面的着生情况,多产生霉状物、粉状物等。如观察霜霉病菌的孢囊梗、白粉病菌的吸器、分生孢子梗和孢子链等。(2分)
(3) 徒手切片法:适合用于观察多种病征形式,尤其适宜形成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子囊壳、大型子实体等材料,除观察子实体的
结构外,还可观察子实体与寄主间的关系。(2分)
(4) 除上述常用的制片方法外,还有粘贴法、刮片法、剥片法等。(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