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走他人非法 l 砍伐的树木被判刑 l 发现他人砍伐的树木无人看管,夫 妻俩起了贼心,将树木搬回了家。虽然 盗窃的是他人非法砍伐的树木,但仍然 构成盗窃罪。不久前,四川省米易县人 民法院以盗窃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何某、 赵某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各处罚 金2000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8月下 旬,何某在山上放羊时发现米易县普威 镇村民郝某在集体林内伐倒的云南松、 桤木无人看管,想到自家烤烟可以作为 燃烧的材料,遂打起了将树木拿回家的 歪主意。回家后,何某将自己的想法告 诉了妻子,妻子表示赞同。第二天,何 某遂驾驶自家的三轮摩托车伙同妻子赵 某共同将该处的云南松、桤木锯成一段 段后运回家。经鉴定,被盗原木材积为 4.3792立方米,价值4754元。案发 后,二人盗窃的原木324段、作案工具 法律在线 { 油锯1台、斧头1把被米易县森林公安 局普威派出所依法扣押。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何某、赵 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砍伐的 木材,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 罪。在共同犯罪中,两被告的作用、地 位相当,不宜区分主、从犯。归案后, 两被告能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并自愿认 罪,依法可以从轻处罚。两被告系初 犯,之前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前科、劣 迹,有较好的认罪、悔罪表现,判处缓 刑对其所在社区不会导致不良影响,可 依法对其适用缓刑。据此,依法作出了 上述判决。 (王锡怀) r—~——1 村委会集中流转承包地 l 需要村民书面委托 } 近日,安徽淮安读者胡某咨询,他 想流转土地搞种植,通过某村村干部 准备联系该村几位村民协商流转他们 的承包地。他问土地流转合同应该与村 民签订还是与村委会签订,在土地流 转租金方面国家和地方有没有相关规 定标准。 律师表示,如果是村委会协助统一 流转村民的土地。土地流转合同可以与 承包土地的村民签订。也可以和村委会 签订,但是和村委会签订合同时,必须 确认村委会获得了村民的书面委托书。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条、第三十四 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 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 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土地承 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 2018 4/59 法德在线·综禽 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 流转和流转的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 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 l 毁林开荒种芒果 改变林地用途获刑 l 四川I省盐边县某村村民朱某擅自在 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央 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 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 见》中提出,尊重农民在流转中的主体 集体林内开垦林地用于种植芒果,盐边 县人民法院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被 告人朱某拘役5个月,缓刑1年,并处 罚金6000元。 地位,村级组织只能在农户书面委托的 前提下才能组织统一流转。农业部印发 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运行 规范(试行)》在流入方进场交易时特 别提出,集体在组织统一流转农户通过 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经营权时,要有书 面委托书。村委会在集中流转村民家庭 承包地时,没有获得村民的书面委托, 属于违规,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 性规定会导致合同成为无效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六条规 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 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 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也就 是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租金应当由 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流转费的数额、 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等,是由双方根据 自愿、公平、平等的原则自行协商确 定,其他组织、个人不得强迫任何一方 接受或者拒绝双方商定的流转费用。胡 某在与对方协商土地流转租金前可以先 去了解一下周边土地流转租金数额作为 参考。另外,根据相关规定,流转费用 也可以用一定数量的粮食等农产品或者 双方确定的其他有价值的物品来确定。 (姚玉) 6o,i',IONGC ̄删x}…fs} -I( /农割新授瘩 据了解,朱某自2015年起在未办 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在盐边县渔 门镇岩朗村大田组的集体林内开垦林地 用于种植芒果,并将该林地内原有植被 云南松环砍树基48株。公安机关于 2017年2月6日立案侦查。经鉴定,朱 某占用林地面积为14.97亩;环砍树基 树种为云南松,株数48株,蓄积17.956立 方米,林种为防护林。 法官表示,《刑法》第三百四十二 条规定:“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 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土地 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 用地大量毁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该条 中“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 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 利地、养殖水面等。“改变被占用土地 用途”是指未经审批或非经法定程序审 批,非法占用耕地、林地、草地等农用 地,在被占用的农用地上从事建设、采 矿、养殖、种植等活动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 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 题的解释》,非法占用并毁坏防护林 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分别或者合计达 到5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并毁坏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