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地下二层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记录

地下二层梁板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记录

来源:爱go旅游网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钢筋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非标准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 准备工程所需的图纸、规范、标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 ○2 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钢筋绑扎安装 ○顺序予以明确规定: 1)钢筋的翻样、加工; 2)钢筋的验收; 3)钢筋绑扎的工具; 4)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 5)钢筋绑扎的质量通病防治。 1.2 材料准备: 1 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 ○出厂合格证。 2 钢丝:可采用20~22号钢丝(火烧丝)或镀锌钢丝。钢丝切断长度要 ○满足使用要求。 3 垫块:宜用与结构强度细石混凝土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 ○垫块内预留20~22号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1.3 主要机具准备: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4 作业条件: 1 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 ○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墙、柱、梁部外皮尺寸线。 ○3 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 ○如不符合要求时,应付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先清理干净。 4 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 ○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有松散不实之处,要剔除并清理干净。 2. 材料和质量要点: 2.1 材料的关键要求: 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按规定能力作化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对有抗震设计要求的钢筋工程,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力钢筋强度实测值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规定。 2.2 技术关键要求: 1 认真熟悉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编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 ○2 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 交底人 接底人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非标准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钢筋工程 2.3 质量关键要求: 1 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2 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 ○确。 3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筋的 ○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2.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 进行钢筋绑扎施工时,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尤其高空 ○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 2 高空作业时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等手执工具应防止失落伤人。 ○3 认真检查高凳、脚手架、脚手板的安全可靠性和适用性。 ○2.5 环境关键要求: 1 废旧钢筋头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清。 ○3. 施工工艺: 3.1 梁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 放主次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 纵筋及弯起筋 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 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模外绑扎: ·画箍筋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次梁下层纵筋 按箍筋间距绑扎 穿主梁下层纵筋 抽出横杆落骨架与模板内 2 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交底人 接底人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非标准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钢筋工程 3 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 ○个分开;穿粗粮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使用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 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 ○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 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 ○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7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 ○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 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 ○,保证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9 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 ○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处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域内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力区不大于50%。 3.2 板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 模板上画线 绑板下受力筋 绑负弯矩钢筋 清理模板 2 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 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钢筋、后放分布筋。预埋管、电线管、预 ○留孔等及时分配安装。 4 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的相交点应全部 ○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 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 ○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与前面所述梁的相同。 3.3 楼梯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交底人 接底人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非标准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钢筋工程 划位置线 绑主筋 绑分布筋 绑踏步筋 2 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 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 ○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 地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 ○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4. 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 ○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表面应保持清洁。 3 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 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机械 ○连接验收的专门规定。 4.2 一般项目: 1 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2 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 ○于规定值。 3 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有抗震要求时,弯钩角度为135°, ○弯钩平直长度为10d。 4 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5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次 1 2 3 4 5 6 7 8 9 项目 网的长度、宽度 网眼尺寸 钢筋骨架的宽度、高度 钢筋骨架的长度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允许偏差(mm) ±10 ±20 ±5 ±10 ±10 ±5 ±20 20 5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尺量检查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移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交底人 接底人 二级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项次 9 10 预埋件 受力钢筋保护层 非标准层梁、板、楼梯钢筋绑扎 项目 水平高差 梁、柱 墙、板 分部工程 交底日期 钢筋工程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尺量检查 允许偏差(mm) +3,0 ±3 ±3 5. 成品保护: 5.1 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争取性。 5.2 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5.3 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6. 安全环保措施: 6.1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钢筋运输、装卸、加工应防止不必要的噪声产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6.2 钢筋吊运应选好吊点,捆绑结实,防止坠落。 6.3 废旧钢筋应及时收集清理,保持工完场清。 交底人 接底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