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甘肃省农村居民法律服务需求分析研究
梁
婷
1
周景春
2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随着农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的变化,农民法律服务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我们了解了农村
明确了农村法律服务供给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居民的实际法律服务需求,
关键词:农村居民;法律服务需求;基层法律服务中图分类号:D422.6;D92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4379-(2019)03-0057-02作者简介:梁婷,甘肃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周景春,兰州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二〇二〇年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相应国家要
1+17”制定了“的精准扶贫政策,同步推进扶贫开求,
发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而农村法治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随着农民参与社会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近10年里,
经济发展的广度、深度和类型的变化,法律服务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对农民法律服务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农村法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目前,在我国的法律服务体系中,能够向农民提供
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基层法律服务所、
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公证服务工作站。这些机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律服务的统一整体。调研组在甘肃省的西部、中部和东部选取
进行了当地农民法律服务需求了三个市州的15个村,
调研对象包括:农村的调研。共发放有效问卷300份,
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民、商业和手工业农民及农干部、民工。
一、法律服务需求现状(一)关于“你知道的向农村居民提供法律服务机
(不定选择)。据统计显示,在农村居民中,构有哪些”
知晓度最高的农村法律服务机构主要是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基层法律服务所。仲裁委员会和公证服务工作站
还有少部分人不知道的知晓度也有很大提升。此外,
见图1。在自己生活的地区有法律服务机构的存在,
农村法律服务机构在农村居民意识中
的知晓度调查统计
(二)关于“发生纠纷首先找谁解决”。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农村居民需要法律帮助时,有41.6%的人
解决纠纷。有19.7%的人选选择找村干部提供帮助,
择找亲戚朋友进行调解。有17.7%的人选择找政府部门进行调解,只有14.3%的人选择找司法部门打官
见表1。司解决,
表1关于纠纷解决途径的调查
解决途径找村干部调解找政府部门调解找亲戚朋友调解找司法部门诉讼解决
其他
人数12550594620
百分比41.6%16.7%19.7%15.3%6.7%
图1
村干部在村民中具有一定公信力,且相对更了解
法规,对于纠纷双方的当事人都较熟悉。由国家政策、
效率高。目前,依然是村村干部进行纠纷调解成本低、
民首选的纠纷解决途径。
找亲戚朋友解决的前提是这个亲戚朋友是双方互识的,且在双方当事人中有一定的威信。这类调解人在调解纠纷时往往依据的是乡村处事的习惯与情理。法律规定及国家政策则不是调解的主要依据。
找政府部门解决在农村地区依然被村民视为有效途径。村民主要采取上访的方式解决,通过政府的管理权实现对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找司法部门打官司解决纠纷的方式虽然目前在农
不是主要的方式,但通过访谈村地区的比例依然不高,
我们了解到,较前几年,这个比例已经有所提高。村民
效率低,但“如果没有别的办认为这种方式成本高、。不会去打官司”法,
(三)关于“纠纷解决满意度”。据统计,村民对照
均达到找村干部和亲戚朋友调解纠纷的满意度最高,
*《甘肃省农村法律服务现状调查与法律服务体系构建研究》(立项编号:YB117)的阶段性成果。甘肃省2016年度社科规划项目课题
·58·70%以上。对司法部分解决纠纷的结果满意度为60.5%。对找政府部分调解的满意度相对最低,见表2。
表2关于纠纷解决满意度的调查
满意程度
纠纷解决途径没有达到期望达到期望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找村干部调解3628.8%8971.2%找政府部门调解2750.9%2649.1%找亲戚朋友调解1525.4%4474.6%找司法部门诉讼解决
17
39.5%
26
60.5%
(四)关于“曾涉及法律服务需求或法律纠纷的类型”
。农村法律纠纷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损害赔偿类、婚姻家庭类、合同关系类、生产经营类、农地纠纷类,见
图2。其中以损害赔偿类案件居多,
高达51%。婚姻家庭类纠纷由于外出打工、
高彩礼、家庭暴力等原因也在逐渐增多。由于新农村建设
、“三变”改革、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法律纠纷中农地纠纷、生产经营类纠纷和合同关系类纠纷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而此类纠纷的解决对于纠纷解决人员的法律法规的熟悉
度、
法律专业水平等要求较高,且涉及的当事人已不限于原有的村民,
还有外来的投资公司等企业法人。找村干部和熟人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亟需专业的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法律帮助。
图2关于农村居民法律纠纷的主要类型调查二、农村居民法律服务需求的主要特点
(一)涉农性。即农村居民的法律需求是在乡土
社会中围绕涉农事务与同村居民而展开的。[1]
解决纠纷的方式依然主要以“熟人”为调停人。涉农性特点依然是农村居民法律服务需求的主要特点。
(二)多样性。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变”
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进与落实,农村居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生
法律关系的对象、
涉及的法律事务等均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在以往的合同关系类案件中开始涉
及股权合同,
在生产经营类案件中开始涉及到各种商事权益纠纷和涉外贸易纠纷。虽然这些类型纠纷目前
不是主要纠纷类型,
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融的加快,此类法律需求必然会快速上升。
三、满足当前农村居民法律服务需求的几点建议
2019年01月(下)法制博览立项课题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意识。在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仍然有2.67%的人对于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一无所知。而农村居民目前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观看法律类节目。大部
分普法资料则流于表面,
没能对农村居民法律知识的增加起到应有的作用。依据调查结果,
我们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入手,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意识:一是加强村干
部的法律知识培训,
增强纠纷处理中法律意识的运用。找村干部解决纠纷是农村居民面对纠纷的首要选择,提高村干部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针对农村居
民的法律需求和知识特点,
制作他们感兴趣、看得懂、学的会的法制宣传片,提高法律知识的可接受度。
(二)重视基层法律服务所建设,提高法律服务工
作者业务能力。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收费较高,
大部分农民难以承担。在农村地区,由基层法律服务所面向
社会提供与律师业务相同的法律服务,
包括担任法律顾问、
代理诉讼当事人参与诉讼和仲裁、居中调解、代写法律文书、
协助办理公证、开展法制宣传等。[2]
而基层法律服务所的部分法律服务工作者存在业务素质相对较低的问题,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对于法律服务工作
者的要求。2017年12月,
司法部对《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
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做出修订,完善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制度,要求具备法律职业资格,或曾经取得过基层法律服务工
作者执业资格,
或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参加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考试合格”
的人才能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从业。[3]
因此,
无论从政策要求还是实际需求都迫切需要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素质和专业技能。
(三)拓宽农村法律服务范围。“三农”问题和农
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随着农民接触领域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纠纷,比如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交通事故、电子商务等等。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法律服务工作者已
经不能完全的适应新的形势。亟需引导律师、
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公益性法律服务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此外,还需巩固、充实和规范乡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农村居民面对纠纷
的首选机构,
对于农村矛盾纠纷的定纷止争具有重要的作用,
需进一步加快推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
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10.2]张立平.我国农村法律服务的历史与转型[M]
.中国法制出版社,67-68.3]司法部修订发布《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和《基层法律服
务工作者管理办法》
[EB/OL].司法部政府网.http://www.moj.gov.cn/news/content/2018-01/03/bnyw_13063.html.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