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三进”工作 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泰兴市燕头小学“三进工作”总结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有力举措。一年来,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三进”工作会议精神,对照《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进”工作评估细则》,规范、有序、高效、深入地推进“三进”活动,将“三进”工作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具体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管理,落实工作计划标准化
“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活动,是市教育局的重要决策,我校多次召开校领导班子、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专题会议,认真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学习宋局长《在“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进教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时传达市教育局会议精神,广泛宣传,营造了浓郁氛围,并达成共识。为使“三进”工作得到切实的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三进”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导处主任为副组长,具体分工负责“三进”工作的方案制订和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明确具体职责分工,资料收集整理、教师培训、学生指导等工作均落实到人,由学校中层干部及部分骨干教师担任。务实健全的组织机构,为“三进”工作切实高效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敢于创新,精耕细作,“三进”工作常态化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动,离不开必要的硬性措施来保证,而使三进工作常态化。就必须敢于创新,精耕细作,发奋兴校。只有这样才能让“三进”工作有活力,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齐头并进,共享活动成果。
1.诵读进教材,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以语文教材及《新课标》所规定的必背篇目为基础性诵读篇目,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根据市教研室的精神和推荐的阅读篇目,精心挑选一些课外经典美文,作为拓展性诵读篇目。在时间上保证,坚持“一日三读”,按照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晨读,每天早上进班诵读经典诗文20分钟,组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午读,静心默读20分钟,及时做好读书笔记;晚读,亲子共读,每天晚上与家长共读20分钟阅读名篇,在淡雅书香中共享天伦之乐。同时坚持大课间活动行进间和做操前两次集体诵读。通过活动,进一步营造了“三进”工作的氛围,真正让学生形成“开口就说,拿书就读”的良好行为习惯。
2.书法进课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书法进课堂,充分发挥领导的引领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1.落实对象。由于我校教师年龄偏大,各项素质都制约着三进工作的开展,我们迎难而上,要求50周岁以下教师坚持每天进行书法练写。2.落实书写内容。精选经典诗文,书写一黑板粉笔字,展示黑板前,让学生耳目濡染,激发学生写好字的欲望。3.落实展示。一日一展,一日一评;每周
练写两页钢笔字,精心挑选张贴在书法专栏里,并有专人检查记录。4.落实监督。要求有专人检查记录,加强值日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领导汇报。5.落实考核。根据书写内容,书写质量,书写态度,一周一评,一月一展示,一学期一考核,纳入年终教师绩效考核。使三进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3.普通话进校园,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师生文化底蕴。
语言是人类的重要交际工具,感受语言魅力,彰显文化内涵,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我校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地方语言极其丰富,同时夹着泰兴方言,课堂上没有标准的普通话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年青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美文,学生所诵读的基础性篇目和拓展性篇目,青年教师必须人人要诵读过关,学校每月检查一次青年教师经典诵读情况,每月开展一次“青年教师经典美文诵读赏析”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经典诵读比赛”,切实提高教师的赏读水平。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诵读指导课研讨、交流活动,立足课堂,扎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引领广大教师更加广泛深入地感受领悟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
4.丰富三进内涵,突出校园文化,展示个性化
在学校办公楼、教学楼显著墙面设计张贴了“ 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普通话,句句入耳;规范字,行行入目”等“三进”工作主旨宣言,学校花圃、草坪内也树立了“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讲祖国母语,播华夏文明”等宣传站牌。学校还注重班级“三进”工作文化建设,除充分发挥橱窗、板报、展牌的宣传功效外,还引领班级师生结合本班实际,设计独具特色的班名、班规,“书香苑”、“博采屋”、“书香流韵”、“墨轩斋”等书香味十足的个性班名应运而生。这样,花香、墨香、书香溢满校园,形成了浓郁的“三进”氛围。
3.将“三进”工作与地方课程相结合,每周开设1节诵读指导课和1节写字指导课,由 语文教师担当指导老师,同时开设了书法和诵读校级兴趣小组,聘请有专长的教师担当活动指导老师,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书法和诵读能力,在兴趣小组成果展示中,学生们精彩展示赢得了师生们的啧啧夸赞。
4.将“三进”工作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学生队列行进途中齐诵经典名篇,学生自主活动播放《弟子规》背景乐曲,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同时为“三进”工作的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5.将“三进”工作与教学六认真相结合,对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常规,细化要求,规范教师的行为,让教师明白怎样去做才是规范的,使得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作业书写规范、整洁美观,教导处定期组织检查和评比,通过每学期的学生优秀作业展示活动,学生们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榜样,从而养成规范书写、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我们“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初衷。同时,对促进我校“三进”
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引领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切实积极的作用。
6.将“三进”工作与师生考核相结合,我校把“三进”工作纳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班主任工作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估,将教师的书法指导课和诵读指导课作为教师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科学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活动引领,创新“三进”活动载体。
学校在强化组织建设与措施保障的同时,积极探索“三进”工作推进路径,力图通过活动载体的创新,激发全校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三进工作推进氛围。
今年9月11-17日是全国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我校通过营造宣传氛围、国旗下讲话、教师硬笔书法竞赛、“践行誓词,创先争优”主题演讲、开展校内外“啄木鸟纠错行动”、举行“推广普通话,校园盛开文明花”主题班会等活动,倡导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提高师生说普通话,用规范字,讲文明语的意识,全校师生能够积极投入推普周宣传活动中去,形成人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良好风气,很好地推进了学校“三进工作”更上一层,进一步营造了校园“三进”工作的的氛围。
我校坚持将诵读与校园读书节有机结合。去年我校成功举办了顾高区读书节现场观摩活动,精彩的阅读欣赏课、精美的读书节成果展、精
彩的汇报演出,赢得了同行及家长们较高的评价。师生的“爱国诗文朗诵比赛”、“读书故事会”、“好书推荐”、“书签制作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沙龙”、“教师征文”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师生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增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自觉性,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品味。
“三进”活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程,对积淀校园文化、凸显办学特色、提高人文素养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宣传“三进”活动,推广“三进”活动,大力倡导“开口即讲普通话,提笔即练规范字,诵读即为最美语言”的热潮,让“三进”工作成为高品位校园文化的亮丽名片。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