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四

来源:爱go旅游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客观性 B.辩证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3、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这种观点属于(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4、实现意识能动性的根本途径是( ) A.投身社会实践 B.认识客观规律 C.加强主观努力 D.制订周密计划

5、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7、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8、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

1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

9、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0、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 ) A.由谁来统治

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

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 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11、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 A.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12、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真象是相对稳定的,假象是活跃易变的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14、概念、判断、推理是(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5、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16、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2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1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具有思维能力 B.具有语言文字

C.制造使用工具 D.具有情感意志

18、人类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进行。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思想关系 C.生产关系 D.家庭关系

1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 A.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C.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20、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形式

21、马克思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 ) A.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与时俱进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D.党要管学、从严治党

22、从反映社会存在的高低不同的层次来看,社会意识可分为( ) A.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B.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

C.阶层意识和阶级意识 D.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2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的是( )

A.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任何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它的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任何部分的变化都是与经济基础的变化同步的 D.上层建筑中的任何部分的性质都是由经济基础直接决定的 24、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最终形成的重要著作是( ) A.《反杜林论》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3

D.《德意志意识形态》

25、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

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6、创立帝国主义论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 B、不可能克服 C、有可能克服 D、可以克服大部分 28、“卡夫丁峡谷”理论是指( )

A.马克思对于不发达国家超越资本主义的可能性的理论 B.列宁主义关于不发达国家首先革命理论

C.中国关于社会主义超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的理论

2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A.思想和认识相统一 B.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 D.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30、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 ) A.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B.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C.处理好贡献和索取的关系 D.处理好目标和行动的关系

3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A.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B.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科学发现的问世 C.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33、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4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将剩余价值看作是(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资本家“监督劳动”的产物

35、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 A、劳动生产率 B、剩余价值率 C、年剩余价值率 D、利润率

3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37、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3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 A、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40、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所选项填在

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2、规律的特点有( )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可能导致( ) A.庸俗进化论 B.庸俗唯物主义 C.激变论

D.政治上的改良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5、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 ) 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

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6、把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是因为( ) A.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人口增长过快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速度 D.人口增长过快会增加劳动力就业的压力 7、马克思主义是( )

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

B.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科学

C.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科学世界观

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成世界的工具 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 ) A.道路的曲折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B.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C.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的崭新事业,前进的道路必然会更加曲折

D.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特殊的挑战 9、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控 ( )实现。 A.运用经济杠杆 B.制定经济政策

C.经营管理国有企业

6

D.计划指导

10、下列各项影响个人价值实现的有( )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个人所处的环境 C.个人所碰到的机遇 D.社会的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 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2. 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 简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2、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和发展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