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摘要:古地磁资料表明,古中国大陆位于北半球,其大部分应属于低纬度地区。鉴于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特征复杂,所以,对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生代;地层;特征

古生代是地质历史时期中自543-250 Ma前的地史阶段,延续时间达293 Ma之久。其地质演变史表现为两个巨大的构造旋回:早期,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在内的早期构造旋回;晚期,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在内的晚期构造旋回。

1 寒武系

我国的寒武系发育完整,有不同的沉积类型和丰富的生物群,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中国的寒武系分布极为广泛,其古地理轮廓基本上与震旦系相似。稳定沉积类型主要分布于华北板块、扬子板块主体部分和塔里木板块的边缘,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化石丰富,层序完整。活动沉积类型分布于板块的大陆边缘。我国寒武纪地层中富含三叶虫和小壳化石,总体来说,是海洋广阔,陆地稀少。寒武系是一套海相沉积,早期为正常浅海,以钙泥质沉积为主;中晚期海水较深,以碳酸盐岩为主。

2 奥陶系

我国的奥陶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完整且出露良好,生物群丰富,沉积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研究奥陶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奥陶系的沉积继承寒武系的特点,仍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相和厚度变化都不大,相当稳定,化石丰富,种类繁多。奥陶纪时期发生了最大的海进,奥陶系头足发育,笔石也繁盛于奥陶纪。

3 志留系

我国志留系分布广泛,志留纪晚期陆生裸蕨植物开始在滨海低地、沼泽地区逐渐繁盛,与泥盆纪早期的陆生植物群面貌相似。志留纪末期,古北美板块与古欧洲板块互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地壳运动——加里东运动。在我国华南、西北和西南也都有表现。志留纪早期,除少数古老隆起区外,其余地区均为海水淹没,广大地区沉积了海相地层。志留纪中、晚期,本区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和海退,所以,各地志留系发育程度不一。志留纪后期发生广西运动,志留系与上覆泥盆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4 泥盆系

我国泥盆系分布广泛,华南、西藏、内蒙、东北、西北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塔里木盆地边缘均有分布,而华北地区仍为高出海面的剥蚀区,普遍缺失泥盆纪沉积。泥盆纪地史发展的特点是陆地面积扩大,陆相沉积发育,沉积类型复杂和岩相分异显著。生物界也有很大的变革,突出的是生物向大陆“进军”。另外,泥盆纪的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分异明显。

5 石炭系

我国的石炭系分布广泛,沉积类型齐全,特别是华南和西北地区石炭系发育完好、化石丰富,历来是研究石炭系的重要地区。我国石炭系的分布受天山——阴山和昆仑——秦岭两大纬向带的控制。根据统计,石炭纪煤的产量占世界煤的总储量的50%。石炭纪又是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的时期,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分异现象明显。华北地区自中奥陶世后期上升后,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地势起伏不大,形成一个近于准平原化的低地,直至中石炭世,地壳再度下降接受沉积。故中石炭统直接覆于奥陶系的古老侵蚀面上。中、上石炭统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

6 二叠系

我国的二叠系分布广泛,北起内蒙古草原、大小兴安岭,南至海南岛,西起

西昆仑、西藏高原,东到台湾岛,都有二叠纪地层出露。沉积类型多种多样,既有地槽型沉积,又有地台型沉积,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沉积环境千变万化,不仅有浅海、滨海、滨海沼泽相沉积和陆相沉积,而且还有次深海相沉积,气候从温暖潮湿到干旱、半干旱都有反映。生物异常丰富,凡是世界上已知的二叠纪生物群的主要类型在我国都有它们的代表,尤其是我国南方海相二叠纪地层发育完整、地层层序清楚、生物群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为此,已成为国际上研究二叠系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发育状况良好,所含生物群多样,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构造运动频繁作用,使得一些地层缺失、重复等,以致于保存得不够完整。

参考文献:

[1]曾勇.古生物地层学[M],徐州:中国矿业太学出版社,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