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住院新生儿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徐雅静,杨婷(通讯作者)
(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加强护理中心,甘肃 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 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运用在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康复中,评估并探究应用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此文实行分析的样本资料来自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住院新生儿,家庭参与式护理
模式均实行于30例住院新生儿疾病康复中,统计和研究30例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母乳喂养率、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 30例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6.67%,母乳喂养率为100.00%,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率为3.33%,住院天数平均数值为(26.24±3.06)天,住院费用平均数值为(23765.36±1240.35)元。结论 在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康复中采取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展示较优应用效果,呈现重要临床价值和优势。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住院;新生儿;疾病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9.164
本文引用格式:徐雅静,杨婷.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住院新生儿疾病康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9):210.
0 引言
Shoo Lee在2013年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相关概念提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ICare)是新生儿专科护理工作人员对新生儿家长开展教育以及指导,并使新生儿家长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同参与早产儿在住院时间段内的相关日常生活护理内容(非医学性护理内容)的照护方法。目前,国内针对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的研究报道比较少见
[1]
性相关护理工作中,在护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对新生儿进行洗澡、更换衣服、更换尿片、给予保暖、予以母乳喂养、肢体抚触、袋鼠式护理等。
第三,安排一名新生儿科高年资护士对新生儿家长开展一对一的健康知识教育,主要讲解手部卫生知识、新生儿特征、日常护理要点、病情观察要点等。一周2次,一次半小时。
第四,每日对相关数据进行仔细记录,对新生儿的生命体征情况、体重、病情改变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采取基本资料表对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母乳喂养率、住院时间、总的医疗费用及出院后30日内的再次入院率进行收集。
。本文实施研究的资料是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本
医院收入治疗的30例住院新生儿,评估并探究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运用在住院新生儿疾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实施研究及分析的数据资料源自于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住院新生儿,女性新生儿14例,男性新生儿16例,胎龄最大35周,胎龄最小32周,(33.11±2.03)周是其胎龄平均值,出生体重最重2600克,出生体重最轻1800克,(1952.31±363.14)克是其出生体重平均值。
纳入标准:①胎龄处于32周到35周之间的新生儿;②接受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大于24小时的新生儿;③相关生命体征都稳定的时间多于24小时的新生儿;④新生儿家长将知情同意书签字且表示愿意加入本课题研究。
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并不稳定的新生儿;②行有创呼吸机或是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③需接受外科相关手术治疗的新生儿;④接受安慰性相关治疗的新生儿;⑤家长具有严重的社会问题或是语言交流方面的障碍;⑥家长不愿意参与本课题研究;⑦存在严重黄疸接近换血的新生儿。1.2 方法。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均应用在30例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康复中,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构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FICare)小组:包含8名护理工作人员,其中,护士长有2名,高年资护士有6名,组长是本课题负责人,并对组员进行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相关知识内容的讲解,将其护理观念改变,且将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实行于实际护理内容。
第二,待新生儿的病情恢复稳定之后,使新生儿家长进而陪护病房,安排高年资护士对其开展一对一护理内容详细讲解和操作示范,让新生儿家长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非医学
2 结果
30例陪护病房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有2例,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有28例,住院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是6.67%(2/30),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有30例,非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有0例,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是100.00%(30/30),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的新生儿有1例,出院后30日内未再次入院的新生儿有29例,住院新生儿的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率是3.33%(1/30)。
表1 30例住院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母乳喂养率、
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率统计以及分析项目例数所占百分率
院内感染
26.67
母乳喂养
30100.00
出院后30日内再次入院
13.33
3 讨论
患有疾病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后需要收入无陪护监护病室进行治疗,将新生儿与其母亲间正常的接触以及情感交流阻断,引发新生儿母亲出现抑郁和焦虑情况。
综上所述,在住院新生儿的疾病康复中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显现较优的应用效果,明确存在重要临床价值以及推广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燕萍,艾学云.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
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68-470.
[2] 谢映梅.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1):4-6.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