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例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
目的 研究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剖腹产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剖宫产手术治疗情况。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利用止血带止血,对照组在剖腹产术中采用常规止血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對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3.1%,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9.4%。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6.3%。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率为21.9%,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同时,通过使用止血带止血,有利于合理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标签:前置胎盘;剖腹产;止血
前置胎盘因胎盘附着部位处于收缩不良状态,极易导致产妇产后发生出血状况,且前置胎盘会导致剖宫产率的提升,娩出胎盘后,因剥离面不具备良好的收缩性能,止血难度非常大,通常需将子宫切除,这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生理健康,产后若出血过多,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且对母婴生命构成威胁[1]。本文主要分析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行剖腹产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平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病例,所有产妇均行剖腹产分娩术,并观察产妇术中出血情况。观察组利用止血带止血,初产妇10例,经产妇22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64±3.97)岁,其中中央型前置胎盘1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9例、低置者8例。对照组常规止血,初产妇9例,经产妇23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64±3.97)岁,其中中央型前置胎盘14例、部分性前置胎盘10例、低置者8例。两组产妇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经B超证实为前置胎盘,了解到前置胎盘具体位置后,需对手术切口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尽可能避开胎盘位置,确保胎盘能够完整保留。在本次研究的6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在避开胎盘上难度较大。
1.3 止血方法 患者采用不同的止血方式。对照组:常规止血。胎儿娩出后,取缩宫素为产妇注射,并对其子宫进行按摩,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米索前列醇,并利用薇乔线,对手术创面进行缝合,行宫腔砂条填塞等处理。
观察组:娩出完成后,选取子宫娩出腹部切口部位,对出血部位进行检查,将子宫下段切口上提,并把膀胱下推。提前将止血带消毒,在对子宫进行按摩的同时,选取距离下段切口3cm部位,将盆骨漏斗韧带、子宫血管利用止血带结扎,。止血带需在结扎时间为10~15min时将其放松,对产妇出血状况进行观察,若依旧存在出血症状,需再次结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出血量与止血时间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子宫切除 见表2,观察组中有1例产妇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3.1%,对照组中有3例产妇子宫切除,子宫切除率为9.4%。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 通过研究得知,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贫血1例,总并发症率为6.3%。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2例、产褥感染2例、贫血3例,总并发症率为21.9%。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前置胎盘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子宫壁和胎盘见出现了错位现象,便会诱发胎盘部分剥离,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症状,如果出血量增大,则会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胎儿可能出现窘迫、缺氧现象,甚至致其死亡[2]。
为了防止不良现象的出现,需积极采取措施对前置胎盘进行处理,使孕周延长,便于促进婴儿存活率的提升,控制围生儿死亡率。在行剖腹产术前,要注重手术切口部位的选择,一般而言,若初产妇有盆腔炎史,则其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更高,如果女性有过宫腔手术史,则其出现前置胎盘的可能性更大[3]。
剖宫产术可以缩短胎儿娩出时间,有利于降低风险性。值得注意的是,要控制产妇术中出血量,防止其发生失血性休克症状。以往主要采用常规措施止血,主要包括注射缩宫素、宫腔砂条填塞,目前,止血带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利用止血带对盆骨漏斗韧带、子宫血管进行结扎,具备更好的止血效果[4]。从本次研究中看出,观察组采用止血带止血后,止血效果更为明显,且子
宫切除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这表明通过止血带止血,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经本次研究,我们发现,采用止血带对前置胎盘剖腹产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可减少出血量,达到止血目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并发症率,在前置胎盘剖腹产术中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处理前,必须考虑到其所存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抢救准备[5]。适时终止妊娠,不能等到出现大出血后才实施手术,手术的实施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提前将血源准备充足,手术实施前,要告知家属可能出现的风险,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剖宫产是现阶段前置胎盘患者终止妊娠的最佳手段,其手术切口要根据胎盘位置进行选择[6,7]。
参考文献:
[1]俞艇蔚,张小平,刘增佑.25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腔填纱止血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0(07):5-6.
[2]李越游,朱斌.前置胎盘剖宫产18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16):100-102.
[3]吴丽杰,王玉萍,陈庆云.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04):209-211+254.
[4]贺晶,梁琤.前置胎盘附着位置与剖宫产子宫切口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06):411-413.
[5]白爱雪.前置胎盘剖宫产的护理干预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2(21):2754-2755.
[6]李玉芬.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研究[J].四川医学,2013(11):1813-1814.
[7]张颂华.欣母沛用于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3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02):21-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