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0)29—02I3-03 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0年第2O卷第29期 收稿日期:2010—08—20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制度改革的思路 陈巧娥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山西太原.030002) 摘要:简述了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分配中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薪酬激励制度;薪酬分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1272.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力依据。不论是哪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存在同一层次管理人员中 一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 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 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一提法是对以往“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反思。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都是多年的 老企业.发展到今天,在收入分配方面面临着进一步提高效率和 更加注重公平的双重任务。 部分人员薪酬水平明 高于其岗位职责、实际能力和贡献.一 部分人员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其岗位职责、实际能力和贡献。这也 是制约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3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的思路 3.1进行岗位调查与岗位分析 岗位调查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全面 1建立薪酬激励制度的重要性 在国企,薪酬仍是其员工的主要收人来源,在员工心目巾, 了解、获取与岗位有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它是通过调查,取得 说明工作岗位的第一手材料。岗位分析是对岗位调查所取得的 第一手材料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一 是研究岗位的工作目的,二是人员任职资格的研究,是对企业巾 的每个岗位的内容和任职资格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过程。岗位调 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代表着企业对员工个人能力、 贡献、发展前景的一种认同,体现了其在企业的价值。薪酬激励 不单是金钱激励,还隐含着成就激励、地位激励。美国哈佛大学 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 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30%,科学公平的激励机制能让员工把 另外的70%~80%的潜能也发挥出来。建立公平的薪酬激励制 查和岗位分析最终结果是要制订出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性文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内容包括:本岗位工作任务的性 质、内容、程序,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本岗位的责任;与公司内 部和外部的关系;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承担本岗位的资格、条 件;工作应知应会的技能。 由此可见,真实、完整、科学地做好岗位调查分析是企业确 度,实现薪酬效能的最大化,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 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薪酬制度经过了不断的 定较为公平合理的岗位工资的基础,也是能让员工感到公正的、 心悦诚服的有力依据。 改革和变化,从等级工资、动态工资、岗技工资逐步过渡到现在 的岗位工资。2l世纪初推行岗位工资以来,员工虽然从思想上开’ 始接受岗位差别,但多年来根深于国企的“不患贫而患不均”的 首先对现行的岗位设置及各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调查,为岗 位分析提供完整的第一资料。其次对依整体战略目标逐级分解 到部门的部门目标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分析确定部门科学合理 的岗位设置,两个调查分析往往可以合并进行。通过对现有岗位 设置与部门目标一致性的岗位设置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和研 究,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现有不科学的岗位设置进行整合重 设,结合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现状提出各部门的定岗、定编,拟定 部门岗位说明书。 分配观念及错综复杂的人事关系仍束缚着企业的薪酬改革,薪 酬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员工的薪酬结构与市场变化、企业发展相脱节。与市场 价位相比,许多技术专业含量低岗位的人员工资不低,降不下 来,技术专业含量高岗位的人员工资不高,提不上去。如企业的 一些业务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性岗位人员工资与专业业务部门 企业在定岗定编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企业现 有人员中没有能完全符合岗位设置要求的人员,有的人员能做 人员工资平齐,有些甚至高于专业人员工资。 (2)缺乏较为科学的岗位测评做基石=l;、岗位设定不尽合理, 又没有科学的全方位的考核制度支撑.没有公平分配薪酬的有 了木岗位T作,但可能达不到本岗位高标准的要求。所以企业在 岗位分析的同时,还应全面掌握企业各部门人力资源现状,制定 213 陈巧娥国有建筑施_丁企业员工薪酬激励制度改革的思路 本刊E—mail:bjb@sxinfo.net 企业之窗 企业人源资源需求计划。 除了提高持证人员的岗位工资,还可以通过增加证书补贴来鼓 励员工积极考取本岗位或相关岗位证书,同时满足企业发展需 求。 岗位调查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它是由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南企业其他部门的主管人员和员工参 与共同努力合作来完成的。 岗位i培j金分析的方法有问卷i皓4查法、观察法、写实分析法、 3.3.3设计岗位工资标;住及等级 根据设置的T资单元构成及确定的岗位差距水平,确定岗 位工资标准及等级,根据岗位评价结果,对各岗位进行归级,建 访谈法、关键事件法、资料分析法和能力要求法等,企业可以结 合实际,在取得翔实材料的前提下选择适合企业操作的方法。 3.2开展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就是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岗 位工作的性质、强度、责任、难易程度、技术性、知识性等因素的 差异程度,进行系统衡量、评比和估价。岗位评价是为了确定岗 位在企业巾相对于其他岗位的不同作用进行的正式的、系统的 比较和评估。评价的结果是企业确定薪酬的有力证据。具体可分 以下几步: (1)选择适合企业的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方法,现行的方 法有岗位排序法、岗位分类法、要素计点法、 素比较法。企业可 结合实际选.【{j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企业在选取这些方法 时要考虑总的岗位性质、被评价岗位的数量及复杂程度,评价进 展的速度与准确性。在准确详尽的同时还要考虑评价的高速度 与低成本。 (2)评价小组按照选定的评价方法,按客观性、公平性、公正 性、可靠性等基本要求,实行分组集中式的评价。 (3)评价结果的汇总统计分析,根据汇总结果确定各岗位在 企业中的重要性、关键性,依次确定岗位等级。没有做过岗位分 析的企业在初次通过岗位分析结果确定岗位等级时,对评价前 后岗位等级差距变化较大的,在首次确定等级时要适当考虑多 数员工的承受能力。 3_3构建岗位工资体系 3-3.1 合理确定各管理层次的工资差距 根据岗位评价结果,结合企业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参考市 场价位,确定企业整体lT资收入水平及员丁的收入比例关系:一 是企业各管理层人员的收入比例关系,企业高层与中层、巾层与 普通管理人员之问的比例关系;二是企业各类岗位之间的比例 关系,技术类岗位与管理类岗位,管理类与生产、服务类岗位之 间的比例关系;i是各类岗位的岗位_T资与绩效T资的比重,也 就是固定_T资与活T资的比例关系。 3.3.2设置工资单元构成 根据岗位评价结果.对现有_T二资构成进行分析.设计由岗 位工资和绩效_T资为重点的_T资构成,为了稳定老员工队伍, 对他们的T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一定的补偿。设立工 龄1二资,根据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ffJ现的一些特殊的或临时性 的需求,可通过增加特殊津贴补贴进行弓I导,比如,建筑施T企 业丁作流动性大,虽然岗位相同,但丁作地点却不同,可以Ⅲ不 同水平的外地施T津贴进行调节;再如,在项目经理向建造师 过渡过程中 现的对持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特别需求, 214 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规范有序的具有激励和导向作tHj的岗位 工资制。 3.4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一是通过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建立员工总体收入水平正 常调节机制,使员T收入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紧密相关;二是通 过岗位变动调整工资,配合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实 现岗位变动工资变动,员工工资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三是建立 动态的岗位工资管理机制,初次套改后,与原来收入分配方案进 行对比分析,及时掌握员工工资变动情况,对实际运行巾出现的 不合理的岗位等级、岗位档次的划分结果进行修正。 3.5建立正常的岗位绩效考评机制 建筑业是较早进人市场、受市场调节影响较大的行业,建筑 施工企业的战略决策、生产运营紧紧嗣绕建筑市场的变化而变 化,为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内部岗位设置 及岗位职能需及时围绕企业目标的调整而不断进行调整。企业 应建立岗位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岗位目标设定、计划实施、绩效 评估、结果运用、绩效提升等过程.使岗位绩效考评贯穿整个日 常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 考评结果不仅可直接作为部门及员工绩效工资的分配依 据,还可作为员_T岗位调整、等级升降、档次进退的重要依据。岗 位绩效考评不仅使员工岗位_T资分配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对各 岗位任职人员的收入分配激励、推动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还可 达到通过个人绩效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目的。通过岗位绩效考 评可跟踪观察企业岗位设置是否真正符合企业需要,是否真正 体现了“ 事设岗”的原则,从而根据企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对 岗位设置情况进行优化调整,作为岗位重设、岗位职能及任职资 格调整的重要依据。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配套制度 当前,建筑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的缺失 常常使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时感到力不从心,有效的薪酬 激励制度可为企业留住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 独小不成林,薪酬分配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人力资源管 理体系制度中相l芙制度的支撑,比如:按时付薪的薪酬支付制 度,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和谐稳定的用工制度等 等。不断深人开展制度创新的研究,为达到企业战略目的而设 计完善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制度,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 现。 (责任编辑:胡建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0)29—0215-03 SC1一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ECONOMY 2010年第20卷第29期 收稿日期:2010—08—25 浅论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 卢继贤,苗瑞凌 (忻州广字煤电有限公司,山西忻州,034000) 摘要:阐述了严格管理与控制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 可行性研究、决策、设计、施工、调试、竣工验收等不同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l 文献标识码:A 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项 的质量是在工程建 过 ! 的,,在三【= 3 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及控制 即口J行性研究、决策、设计、施工、调试、竣 ,工验收等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 以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就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严格管 理与控制建设项目过程各个阶段的质量,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的重要环节。 项目的设计阶段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同时 也是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水平的具体体现。工程设计在技术上 是否先进、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有关的法规等,都对项目 今后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的影响起着决定 性作用 在实践中。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因工程规模、性质和特 1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质量管理及控制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勘察调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在技术 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生产布局上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论 证,通过多方案的比较,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作为项目决策和 设计的依据。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质量的影响是确定 项目质量目标和水平的依据。 点的不同而有较大的灵活 一,般要按设计准备与设计展开两 个阶段进行质量管理及控制。 3.I设计准备阶段 根据项目可行性报告或项目评估报告的项目总目标要求, 编制设计大纲或设计方案竞赛文件。然后拟定设计纲要(设计任 务书),编制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对参加投标的勘测设计单位进 2项目决策阶段质量管理及控制 项目决策阶段是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通过可行性研究 和项目评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布局、建 设的投资和进度等)作出决策,使项目的建设符合业主的意愿, 誓黧 监理队伍,建立设计质量控制体系;落实有关外部条件,提供设 计所需的基础资料(主要是有关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交 通运输等方面的资料)。 并与地区的环境相适应,所以项目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是确定项日的质量目标和水平的关键。 3.2设计展开阶段 审查设计基础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结合设计单位进行 会计专业,经济师,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第一作者简介:陈巧娥,女,1968年l0月生,1988年毕业于 O3O0o2. 山西建筑工程学校企业管理专业,1992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Employees’Incentive Pay System in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HEN Qiao—e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incentive pay system,analyz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salary distribution of 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 ideas. KEY WORDS:incentive pay system;salary distribution;state——own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