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类型:闭卷 2012.6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题(10分)
1、《雨巷》的作者是 戴望舒 ,本诗写于1927年,这一年后来被称为“雨巷年”,诗人也因此赢得了“ 雨巷诗人 ”的美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镇中寂寥小巷的忧郁图景,诗情忧伤而含蓄,意境悠远,耐人寻味。这首诗把“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完美融合,是 现代 诗的经典。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5、仿写题: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如: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 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 , ;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对应序号下的空格中) 序号 答案 1 C 2 C 3 A 4 B 5 A 6 C 7 A 8 A 9 D 10 B 1、下列黑体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惬裂(jūn) 颓圮(pǐ) ...jiàn意 披靡.fēi 龟
B、蹊目(chēn) 妖童媛女(yuán) ...xī跷 衣袂.jǘe 瞋C、潋帖(yù) 采撷(xié) ...liàn滟 戕.qiāng害 . 熨D、袅娜(miǎn) 氤氲(yūn) ...ná 彷.fáng徨 沉湎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走头无路 草菅人命 兼容并包 清心肺腑 B、尾尾道来 好高鹜远 形影相随 无的放矢 C、迫不及待 一针见血 融会贯通 斩钉截铁 D、川流不息 雷历风行 百家争鸣 礼上往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C、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D、今年的春天是一个充满期待也充满困惑的一天。
4、依次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 ,牵动我身临其境的目光; ,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动;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5、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 润 ② 点 ③ 火 ④ 笑 B、① 潜 ② 翻 ③ 蓝 ④ 笑
C、① 润 ② 翻 ③ 蓝 ④春 D、① 潜 ② 点 ③ 火 ④春
6、根据下列情境,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在招聘会上,招聘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和众多应聘者比较起来,你有何优势?”应聘者答道:
“ ” A.我都写在简历上了,请领导仔细看一看。
B.这种工作我早就接触过,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只要录用我,保证干好。
C.我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技术等级考试,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相信能胜任这份工作。 D.我认为只要听领导的话,搞好与同事的关系,就能干好工作。 7、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 的生命。 ②他的一生是 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③言多必失, 自行暴露缺点,倒不如认真择言,因为人们往往欣赏知识丰富却不吹嘘的人。
④不,每一个真正的读书家都能将现有的宝藏再研究苦读几十年和几百年.并为之欣悦无
比, 世界上不再增加任何一本书。
A.倔强 短促 与其 即使 B.倔强 短暂 假如 就算 C.顽强 短促 假如 即使 D.顽强 短暂 与其 即便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
B.和暖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 ....C.看他那锱铢必较的样子,不用问,肯定是个小气鬼。 ....D.那几幅画都不怎么样,只有这一幅梅花图还差强人意。 ....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第一行中的“你”是欣赏风景的主体,风景是客体。作者在第二行中作了一个快速的转换—“你”成了风景的一部分,被楼上的一个“看风景的人”在看着。 B.第三、四行诗给第一、二行诗以情境的补充。“明月”“窗子”“梦”这些非常情调化的意象,用“装饰”一词连接起来,使全诗在“意”和“境”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C.这首诗的主旨重在“相对”上,“你”看风景,“你”也是风景,这种相对是广泛的。短短四句诗,包含了一个深奥的哲理。
D.这是一首四行诗,四行诗在句式上不很讲究,本诗诗句长短不一,句与句之间不紧密相连,但在思维上却非常严密。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B.气质的形成包括“实”和“虚”两个方面。
C.保尔的一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把这瓶家乡的水土带在行李箱里,”妈妈说:“它能保佑你一路平安。” 二、阅读训练(40分)
(一) 13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本段选自__《荷塘月色》_____,作者是__朱自清___,他是散文家和学者,文段依次描写了____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____等景物,除了生动的比喻,作者还运用了_拟人_____、
通感的手法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4分)
2、文段中用了很多叠字,形象而传神。对这些叠字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曲曲折折:本义为弯弯曲曲,这里形容荷塘上面荷叶弯曲不平的形态。 B.田田:出自《江南曲》“莲叶何田田”,这里形容荷叶层层相连的景象。 C.缕缕:本义为一条一条,连续不断,这里形容荷花浓烈的香气。
D.脉脉:原用于感情的表达,这里形容水声很大,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3、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B.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操操,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C.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D.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2分)
A.文段无一“月”字,却处处有月,荷塘处在月光笼罩之下,别有韵味。 B.文段既描写了荷叶的姿态,又描写了荷花的色泽和气味。 C.文段在描写月下荷塘时,既写了静态美,又写了动态美。 D.文段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寄寓着深深的忧伤之情。
(二) 13分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知。但是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
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恶是枯干。”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1、 本文段选自 陶行知 (填作者)的《创造宣言》一文,他是一位伟大的 教育 家,在这篇 演讲词 (填体裁)中,他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4分)
2、为了反驳错误的观点,作者主要采用了 举例论证 和 引用 论证方法(2分) 3、文段中没有批评以下哪种 “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 )(2分) A 、 环境平凡 B、太无能了 C、年纪太小 D、陷入绝境。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作者善于用排比的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
B 、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
C、 作者在文章结尾表明了自己坚定的创造信念。
D、 “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意指创造之神往往钟情于勤奋而勇于奉献的人。 5.“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分)
引用古语说明要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变”,这里的“变”指的是“创造”,而创造则需要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信念。这句话一方面强调了“创造”的重要性,另外也点出了再
“走投无路”时如何创造。
(三) 14分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以上这段文字选自课文《鸿门宴》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迁 ,所著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纪传 体通史。 (3分) 2、指出文中加点的字的意义(2分)
籍: 登记 婚姻: 儿女亲家 3、这段文字可看出刘邦的 C ( ) (2分) A、忠诚多谋 B、勇敢机智 C、善于应变 D、耿直轻信
4、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B、沛公军霸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刑人如恐不胜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B )。(2分)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孰与君少长? C.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 张良出,要项伯。 6、翻译句子:(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四、作文(30
分)(二选一)
1、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那么,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作一回现在的你?
请展开联想,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
2、中学生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得到一条漂亮的裙子、一本好书等。
请以“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