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
课 题:《春天举行音乐会》 课 型:音乐歌唱课 授课时数: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春天举行音乐会》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感受春天之美,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2、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启发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 3、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能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演唱歌曲,做到声音的强弱变化。歌词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1、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在休止符处做恰当的停顿; 2、歌曲创编。 教学重点:
1、顿音记号的学习;
2、能用欢快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做到有强弱的变化.。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体态律动
师:同学们,请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老师的动作。(设计意图:运用课前体态律动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同学们在音乐中静下心来做好上课准备) 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段落,感知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 (1)XX 0X| X 0 | (2) XX XX| X - |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啊,是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你眼里的春天都是怎样的?大地都有哪些变化呢? 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红的花绿的草,都在歌唱着,让我们一起来召唤春天!
(唱: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了来了,来了来了,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布谷。。)
设计意图:激发对春的热爱,作发声练习。
2、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仿佛走进春天,走进了大自然,看到山上的积雪正悄悄的融化,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慢慢的汇成小河!(弹舌)
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模仿这一形象(注意老师的手势) 请同学们再来演示一遍,注意手势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我抓住三年级学生好奇,爱模仿的天性,通过聆听、模仿、探索春天大自然的音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
调皮的小水滴汇成小河,流走了。同学们模仿得唯妙唯俏,刚才我们演示的是流水的声音,大自然有很多美妙的声音,被音乐家用灵巧的双手谱写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我们一起听一听! 三、歌曲学习
1、整体聆听,感知音乐
(播放歌曲)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生:欢快、活泼的 2、感知四个演员的声音
师:春天举行的音乐会真热闹呀,请同学仔细听春天的音乐会中都来了哪些小演员,他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1) [课件出示]春雨 唱歌 2/4 嘀嗒 0 滴 | 嗒 0 |
节奏:×× 0× ∣ × 0 ∣
(2) [课件出示]春风 弹琴 2/4沙沙 0 沙 | 沙 0 |
节奏: ×× 0× ∣ × 0 ∣
(3) [课件出示]春雷 打鼓 2/4轰隆 隆隆 |隆 — |
节奏:×× ××∣ × —∣
(4) [课件出示]春水 鼓掌2/4哗啦 啦啦 |啦 — |
节奏:×× ××∣ × — ∣
3、学唱四个演员的声音
(1)、你们听的都非常仔细,春雨润无声,他的声音是很轻的,轻的连声音都听不到(弹琴唱)
(2)、春风有什么特点呢?想一想春天的风吹在小脸蛋上,什么感觉?(暖暖的,很舒服)我们可以说春风的特点是轻柔的,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
(3)、春雷有什么特点呢?示范!想一想春天的雷声什么样?(声音很大,很响,很有力量)让我们充满力量的来模仿春雷!(握拳头)
(4)、春水的声音是?如果你是这位小观众,你的心情怎么样?(活泼,高兴)
现在呀,我来考考大家,我说出小演员的名字,你来唱出他的声音。(接龙演唱,师唱生接。) 四、学唱第一部分
1、这首歌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看怎样分合适呢?(播放) 2、同学们掌握的很准确。歌曲从春雨唱歌到春水鼓掌为第一部分,刚才我们演唱的四种声音,都在第一部分,现在让我们来学唱第一部分,歌曲的旋律我们都非常熟悉,让我们一起跟着老师的琴,把歌词填入音乐中,老师弹一句,你们来唱一句。
3、春雨和春风是特别轻柔的,春雷有力量的,春水是欢快的。请同学们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再来表现一次!
4、现在你们来当小老师,考一考我,你们唱出小演员的名字,我来演唱他们的声音好不好。(生唱师接)
那现在我们来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
设计意图:音乐学习需要重复。采用接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唱歌曲,培养学生内心歌唱、学会倾听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五、学唱第二部分
1、难点预设:(1)、XXX XX | XX 0X |X X. | 调皮的小雨滴向我们走来了,(滴答答 哒哒)读唱。伴着春风(示范唱沙沙0沙沙沙)生唱。你听,春雨和春风在一起欢快的歌唱!(嘀嗒嗒嗒嗒沙沙沙沙)老师想和你们像小鸟一样快乐的歌唱春天。老师来表现春雨滴滴答答的声音,全班同学表现春风沙沙的声音。(唱两次)那第二条和他们是一样的。我们来唱一唱。两句连在一起唱一唱。 难点预设:(2)、第三乐句中八分休止符的准确表现和情绪表达)
解决办法:小演员们盼望已久的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教师示范唱,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欢快,自豪)带着这样的感觉再唱一遍(教唱)
难点预设:(3)、最后一乐句中八分休止符顿音记号的准确表现 解决办法:找住音乐记号—对比聆听—模仿演唱。
春笋扮演什么角色,你仔细观察指挥家这句出现了什么音乐记号啊?(顿音记号)在遇到这
个记号时我们要唱的有弹性,跳跃性一些,像拍皮球一样!(示范唱)对比听,为什么要加入这样的记号呢?(加上这样的记号,能表现出春笋指挥家的自豪形象) 2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第一次。
歌曲的第二部分让我们感受到怎样的音乐场面呢?(精彩、热闹)对它把春天音乐会推向了高潮,情绪变得更加热烈。而第一部分是轻快、活泼的。 3、师弹琴学生唱第二部分第二次。
设计意图: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对于难点乐句反复聆听、对比,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模唱,再通过接唱加以巩固。 六、完整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1、完整的演唱歌曲 2、跟着伴奏律动唱 六、拓展。
同学们唱的真好,春天的音乐会真是太热闹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忍不住跑出来了,他们也要举行音乐会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青蛙唱歌——呱呱呱呱 蜜蜂弹琴——嗡嗡嗡嗡 啄木鸟打鼓——咚咚咚咚 鸭子鼓掌——嘎嘎嘎嘎嘎 螳螂是个螳螂是个指挥家!
这场音乐会可真精彩,让我们一起加入它们吧!(小声唱,熟悉歌词)
我们一起来开一场动物音乐会好吗?谁来扮演青蛙,谁来模仿蜜蜂?谁来扮演啄木鸟,谁来扮演鸭子?谁来扮演小螳螂?好,动物专场音乐会现在开始,表演者:指挥: 伴奏: 。 热烈的掌声送给全体同学。
设计意图: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在唱会、唱好的基础上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融洽的合作能力、也达到了巩固歌曲的目的。
七、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棒,老师从你们的表演中感受到大家对春天的热爱,让我们迎着春风,踏着春天的脚步去迎接更加美好、欢乐的明天。再见!
《春天举行音乐会》学情分析
本课是面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爱说、爱唱、喜欢表演、善于模仿等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
《春天举行音乐会》效果分析
基本情况:人民音乐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唱课《春天举行音乐会》
主要经验和典型的教学策略: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以演唱为主的教唱歌曲。启发学生如何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表演歌曲是这节课教学的重要目标。反观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聆听感知:音乐是听觉得艺术
教师能够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让学生“听之有物”并且“耳听脑想”,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采用分角色接龙表演唱等形式,让学生在聆听中主动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并从歌曲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出发,引导学生在参与表演中感受歌曲,感悟春雨的轻柔、春雷的有力,春水的热情、春笋的自豪应如何唱,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和发展过程,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而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只是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在此过程中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技能。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年级学生对创造的要求是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界的声音,在本课中,教师运用了让同学模仿自然界声音作为体现,这一环节同学们还是比较喜欢参与的,也基本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3、享受成功的快乐
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通过师生讨论和合作,对春天的音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通过观看森林动物的图片,歌曲的创编也水到渠成。在唱会、唱好的基础上通过音乐会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融洽的合作能力、也达到了巩固歌曲的目的。
《春天举行音乐会》教材分析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一首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的四分之二拍儿童歌曲。歌曲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春雨、春风、春雷、春水比喻成会唱歌、会弹琴、会打鼓、会鼓掌的人物,把春笋比喻成指挥家。歌曲共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旋律轻快活泼,描写的是春雨春风春雷
春水她们各自的表演,力度由描写春雨春风时的较轻柔一直变化到到描写春雷春水较强的力度。第二乐段描写的是这四位音乐家同时上场的热闹场面,把歌曲推向了高潮,歌曲最后以统领整个音乐会的指挥家来结束这场热闹的音乐会。
《春天举行音乐会》评测练习
内 容 标 准 完 成 情 况 (在相应完成项目里划对号) 春天的声响 唱响 春天 演唱感受歌曲 随音乐的节奏律动并做发声练习 用弹舌的方法模仿水滴的声响 能恰当的表述音乐情绪 能说出都是谁参加了音乐会?分别扮演了哪些角色? 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歌曲 有感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加入动作、有感情、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创编歌词 创编动物音乐会 举办动物音乐会
《春天举行音乐会》课后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聆听大自然带来的美妙声音,并让学生能用欢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进行简单地动作创编和歌词创编,从而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成功之处:1、巧妙导入——召唤春天
本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从一开始我就把《春天举行音乐会》作为律动音乐,感知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激发学习兴趣。然后从谈话导入,请孩子们自己用一句话来描绘春天并加上师生一起召唤春天作发声练习,用弹舌模仿流水的声音,使孩子
们陶醉在春天的意境之中。 2、自主探究——感受春天
音乐是门听觉艺术,除了视觉上感受春天的美好外,春天还为我们举办了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我采用聆听、感受、表现的方法,引出春雨、春风、春雷、春水,这几位音乐家们专程来参加今天的音乐会,从听、说的过程中模仿大自然的声音,解决本课中休止符的难点。并给予积极地评价、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师生间的共同讨论,对春天的音响和声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为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做准备,使继续学习的欲望得到无限延伸。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可以加入打击乐,生生互动的地方还需再发掘。在表现春天声音的地方可以加入打击乐,并且在歌词创编环节也可以加入打击乐,丰富教学。
2、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充分发挥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多说、多唱、多演,让孩子们充分的参与,积极地展示。我觉得课堂中我还不够大胆,应该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 3、学生学唱歌曲地积极性没很好地调动。学生在分角色时有点乱没合上,我可能表现出急躁地模样,这样学生地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老师要适时发现学生的变化,适当调动学生学唱地积极性。
以上是我的课后反思,我深刻地认识到课难上,上一堂好课更加难,要多花功夫,多钻研,多思考,多注意细节,尽量做到面面俱到,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春天举行音乐会》课标分析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本课教学设计,紧密围绕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
新课标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春天举行音乐会》是集唱歌、欣赏、创编于一体的音乐课。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