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化学 2013.1
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全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O2的电子式: 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答案】C
A、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间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故错误。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错误。
D、元素符号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所以左下角数字是11,左上角数字是23,故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都易溶于水 C.加碘食盐不能使淀粉液变蓝 【答案】A
A、维生素有易溶于水的,有不易溶于水的,故错误。 B、二氧化碳和甲烷都是温室气体,故正确。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化钾不是碘单质,所以不能使淀粉液变蓝,故正确。 D、棉是纤维素,毛是蛋白质,所以灼烧法可以区别纯棉和纯毛,故正确。 3.下列物质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用二氧化硫漂白纸张 C.用食盐作调味剂 【答案】D
【KS5U解析】烧碱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B.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质量数为23的钠原子:11 23Na
B.CO2和CH4都是温室气体 D.灼烧法可区别纯棉和纯毛织物
B.用氯气制备漂白粉 D.用烧碱治疗胃酸过多
A.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和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完全相同 C.NO和NO2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C3H8和CH3CH2OH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二者沸点也相近 【答案】A
【KS5U解析】B、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错误。
C、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错误。 D、丙烷是气体,乙醇是液体,所以沸点不相近,故错误。 5.下列实验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区别SO2和CO2 C.区别苯和甲苯 【答案】D
【KS5U解析】A、二氧化硫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二氧化碳和其不反应,故正确。 B、亚铁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铁离子和其不反应,故正确。 C、甲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苯和其不反应,故正确。
D、该物质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检验碳碳双键,故D错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4Fe(OH)2+O2+2H2O=4Fe(OH)3属于化合反应 C.SO2+Cl2+2H2O=2HCl+H2SO4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AgNO3+HCl=AgCl↓+ HNO3该反应不能说明盐酸酸性比硝酸强 ..【答案】A
【KS5U解析】钠和盐溶液的反应,钠先和水反应,氢氧化钠再和盐反应,故A错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 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 D.相同物质的量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
B.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有硫酸亚铁 D.检验CH2=C(CH3)CHO中含碳碳双键
【答案】C
【KS5U解析】A、4.2 g丙烯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一个丙烯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所以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8×6.02×1023,故错误。
B、浓硫酸和铜反应但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所以转移电子数小于6.02×1023,故错误。 D、一个氢氧根离子含有10个电子,一个CH3+含有8个电子,所以相同物质的量的OH和CH3+含有电子数不同,故错误。
8.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 B.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C.用KSCN溶液检验Fe3+:Fe3++3SCN FeFe(SCN)3
--
-
-
-
D.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2H2O=2I2+4OH 【答案】D
【KS5U解析】酸性条件下,碘离子和氧气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水,故错误。 9.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 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 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 用重结晶法提纯
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 【答案】B
【KS5U解析】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加热过程中,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加热能促进氯化镁水解,所以将氯化镁溶液蒸干不能得到氯化镁固体,故错误。 10.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8O9 B.能与Na2CO3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0.1 mol绿原酸最多与0.8 mol NaOH反应 【答案】D
【KS5U解析】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羧基、酯基,所以0.1 mol绿原酸最多与0.4 mol NaOH反应,故错误。
--
11.下表中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A
【KS5U解析】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不是氢氧化铝,故A正确。 12.常温下,下列各组比值为1∶2的是
A.0.1 mol/L与0.2 mol/L醋酸溶液,c(H+)之比 B.0.1 mol/L Na2CO3溶液,c(CO32)与c(Na+)之比
-
甲 AlCl3 AlCl3 CO2 CO2 乙 Al Al(OH)3 NaHCO3 (NH4)2CO3 丙 Al(OH)3 NaAlO2 Na2CO3 NH3 C.pH=10的Ba(OH)2溶液与氨水,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D.pH=3的硫酸与醋酸溶液,c(SO42)与c(CH3COO)之比
-
-
【答案】D
【KS5U解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酸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氢离子浓度不是1:2,故错误。
B、碳酸根离子能水解,所以碳酸根离子和钠离子之比不是1:2,故错误。 C、氨水是弱电解质,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不是1:2,故错误。
D、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等,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所以硫酸根离子浓度和醋酸根离子浓度相等,故正确。
13.用黄色的FeCl3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KS5U解析】
实验 加入FeCl3固体 加入等体积水 加入足量Fe粉 将FeCl3溶液微热 现象 溶液变成红褐色 溶液颜色变浅 解释或结论 FeCl3的水解程度变大 c(Fe3+)变小 溶液颜色变浅绿色 2Fe3++ Fe=3Fe2+ 溶液变成红褐色 水解反应ΔH>0
加入氯化铁抑制氯化铁的水解,所以氯化铁的水解程度变小,故A错误。
14.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
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C
【KS5U解析】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所以W是S元素,则Y是O元素,X是C元素,Q是Cl元素,Z可能是钠或镁或铝。
A、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金属单质Z,故错误。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弱,故错误。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如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错误。 15.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K与N连接时,铁被腐蚀 B.K与N连接时,石墨电极产生气泡 C.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D.K与M连接时,石墨电极反应:4OH-4e=2H2O+O2↑ 【答案】D
【KS5U解析】A、K与N 相连时,装置是原电池,负极是铁,所以铁被腐蚀,故正确。 B、K与N 相连时,装置是原电池,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正确。
C、K与M相连时,构成电解池,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溶液由酸变成盐溶液,所以PH值增大,故正确。
D、K与M相连时,构成电解池,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故错误。
16.某溶液中含大量NH4+、Na+、HCO3、CO32、CH3COO 离子,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
-
-
-
—
—
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Na+ B.CO32、NH4+ C.CH3COO D.CH3COO、Na+
-
-
-
【答案】C
【KS5U解析】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溶液中钠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
离子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减小,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所以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改变,所以基本不变的是醋酸根离子,故选C。
17.人体血液里存在重要的酸碱平衡: ,使人体血液pH保
持在7.35~7.45,否则就会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其pH随c(HCO3)∶c(H2CO3)变化关系如下表:
c(HCO3) ∶c(H2CO3) pH --
1.0 6.10 17.8 7.35 20.0 7.40 22.4 7.4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正常人体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人体血液酸中毒时,可注射NaHCO3溶液缓解 C.pH=7.00的血液中,c(H2CO3)<c(HCO3)
D.pH=7.40的血液中,HCO3的水解程度一定大于H2CO3的电离程度
-
-
【答案】D
【KS5U解析】A、人体血液的PH值大于7,说明溶液呈碱性,所以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正确。 B、酸中毒时,可以注射碱性的物质,故正确。
C、中性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大于碳酸浓度,故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18.(4分)25℃时,下图烧杯中各盛有25 mL的溶液。
甲 乙 丙
(1)甲溶液pH=_______。
(2)若将甲溶液全部倒入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的pH(填“>”、“<”或“=”)_______
丙溶液的pH。
(3)若将乙溶液全部倒入丙中,所得的混合溶液pH>7,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_______。 【答案】
(1)1(1分) (2)>(1分) (3)c(NH4+)>c(Cl)>c(OH)>c(H+)(2分)
-
-
【KS5U解析】
(1)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0.1mol/L的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1mol/L,所以PH=1; (2)氨水是弱电解质,氨水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但乙中氯化铵的浓度是0.05mol/L,所以乙中的PH>丙。
(3)混合溶液的溶质是氨水和氯化铵,溶液呈碱性,所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
度,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大于氯离子浓度,电解质的电离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所以氯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故答案为c(NH4+)>c(Cl)>c(OH)>c(H+)(2分)
-
-
19.(6分)X、Y是短周期同主族元素,Z是过渡元素,化合物Z2X、Z2Y可发生如下转化。
(1)X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Z2Y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蓝色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 (3)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S(1分) Cu2O(1分) (2)NO3、SO42、OH(2分)
-
-
-
(3)H++OH= H2O(1分) Cu2++2OH= Cu(OH)2↓(1分)
-
-
【KS5U解析】X、Y是短周期同主族元素,Z是过渡元素,化合物Z2X和浓硝酸反应生成蓝色溶于,所以化合物中含有铜元素,所以Z是铜元素;氢氧化铜和葡萄糖反应生成Z2Y,所以Z2Y是氧化亚铜,则Y是O元素,X是S元素。 (1)S; Cu2O。
(2)硫化亚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铜,所以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NO3、SO42、
-
-
OH。
(3)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
-
-
化铜沉淀, Cu2++2OH= Cu(OH)2↓。
-
20.(8分)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O4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 ② ③ 实验过程 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 实验现象 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 木条复燃 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溶液变为浅绿色 ④ 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
已知:SO2 熔点–72℃,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
(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______气
体,依据是_______。
(3)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某同学依据B中的现象,认为FeSO4分解一定有SO3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原因是(用
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 【答案】
(1)Fe2O3+6H+=2Fe3++3H2O (2分)
(2)SO2 (1分) 因为有Fe2O3生成,在FeSO4中只有+6价元素有氧化性,能 .....S....... 被还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1分)
(3)2Fe3++SO2+2H2O = 2Fe2++SO42+4H+(2分)
-
(4)不正确,因为分解有O2 和SO2 生成,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2SO2+O2+2H2O = ... 2H2SO4 ,故无论分解反应是否有SO3 生成,都会有此现象(2分)
2SO2+O2+2H2O +2BaCl2=2BaSO4↓+4HCl(写此化学方程式也给分)
【KS5U解析】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B中有白色沉淀,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说明A中有氧化铁生成,有硫氧化物生成。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D的导管口,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生成;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A中固体,加盐酸,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说明A中有氧化铁生成;
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试管中,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有还原性的物质生成。 (1)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Fe2O3+6H+=2Fe3++3H2O ;
(2)SO2 ; 因为有Fe2O3生成,在FeSO4中只有+6价元素有氧化性,能 .....S....... 被还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
(3)铁离子和二氧化硫、水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氢离子2Fe3++SO2+2H2O =
2Fe2++SO42+4H+。
-
(4)不正确,因为分解有O2 和SO2 生成,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2SO2+O2+2H2O = ... 2H2SO4 ,故无论分解反应是否有SO3 生成,都会有此现象
2SO2+O2+2H2O +2BaCl2=2BaSO4↓+4HCl(写此化学方程式也给分) 21.(12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①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 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
Q(填“>”、“<”或“=”)_______184.4 kJ。 ③ 已知:
1 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_______kJ。
(2)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g)+ CO2 (g) CO(NH2)2 (l) + H2O (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 ℃ K
①焓变ΔH(填“>”、“<”或“=”)_______0。
n(NH3)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氨碳比)x,
n(CO2)165 111.9 175 74.1 185 50.6 195 34.8 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③ 上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答案】
(1)① N2(g)+3H2(g)= 2NH3(g) ΔH= –92.2 kJ/mol(条件不写也得分)
② < ③391
(2)① < ②c(NH4+)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③32% 【KS5U解析】(1)① N2(g)+3H2(g) = 2NH3(g) ΔH= –92.2 kJ/mol
②小于,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给予的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小于。 ③391 (2)①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c(NH4+)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③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是64%,所以氨气的转化率是32%
22.(12分)脱硫技术能有效控制SO2对空气的污染。
(1)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燃烧产物中SO2的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海水呈弱碱性,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42、Br、HCO3等离子。含SO2
-
-
-
-
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向曝气池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②通入空气后曝气池中海水与天然海水相比,浓度有明显不同的离子是_______。
a.Cl b.SO42 c.Br d.HCO3
-
-
-
-
(3)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
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①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_______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_______。 ②SO3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
③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 【答案】
(1)2SO2 +O2 +2CaCO3=2CaSO4+2CO2(2分) (2)①将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2分)
-
-
②bd(2分)
(3)①负(1分) 硫酸(1分) ② SO32–2e+H2O=SO42+2H+(2分)
-
-
-
③H2O
H++OH,在阴极H+放电生成H2,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
—
移动,碱性增强(2分) 【KS5U解析】
(1)2SO2 +O2 +2CaCO3=2CaSO4+2CO2。 (2)①将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
-
-
②二氧化硫和氧气、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故选bd (3)①a极上得电子,所以是阴极,应连接电源的负极; 硫酸。 ② SO32–2e+H2O=SO42+2H+
-
-
-
③H2O
H++OH,在阴极H+放电生成H2,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
—
移动,碱性增强。
23.(16分)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用乙烯合成光学树脂CR-39单体的过程如下:
已知:i.CR-39单体结构简式是:
ii.酯与醇有如下反应:
(1)乙烯转化为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B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2)在D、E的分子中,都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① 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② 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E与CH3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G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3∶1∶1∶1,且能与
NaHCO3反应。
① K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② K在一定条件下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下列有关C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_______。
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c.1 mol C最多能与2 mol Na反应
【答案】
(1)加成反应 羟基
O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C的同分异构体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2)①
H2CCH2
②
OOH2CCOCH2O+ 2CH3OH催化剂CH3OCOCH3+CH2OHCH2OH
CHCH2OHO (3)
CH2CH2CHCH2OCOCH2CHCHCOOHCH2+ 2NaOHNa2CO3+2CH2
(4)①
。
OnHOCHCOOH一定条件CH3H[O ②
(5)acd
CHC]OH+ (n-1)H2OnCH3
【KS5U解析】乙烯和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烯,所以乙烯生成A是加成反应;1,2-二氯乙烯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二醇B,所以B中含有羟基;乙烯和氧
OOCH2气发生反应生成
H2C;
H2CCH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E,E为五元环状化合物,所
以E是,和甲醇反应生成F和B,所以F是;F
生成G,C和G生成CR-39单体,所以G是,C是
。
(1)加成反应 ; 羟基。
O(2)①
H2CCH2
O+ 2CH3OH催化剂CH3OCOCH3+OOCOCH2CH2OHCH2OH②
H2C
O (3)
CH2CHCH2OCOCH2CHCH2+ 2NaOHNa2CO3+2CH2CHCH2OH
(4)①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K,其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个数比是3∶1∶1∶1,且能与NaHCO3反应,说明该物质含有羧基,且含有碳碳双键,所以是
OnHOCHCOOH一定条件CH3H[OCHC]OH+ (n-1)H2OnCH3CH2CHCOOH
②
(5)C是C中含有醚基和醇羟基,所以能发生的反应
是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醇羟基和钠能发生反应、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选acd。
北京市西城区2012 — 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1~9小题,每小题2分;10~17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0 D 2 A 11 A 3 D 12 D 4 A 13 A 5 D 14 C 6 A 15 D 7 C 16 C 8 D 17 D 9 B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18.(4分)
(1)1(1分) (2)>(1分) (3)c(NH4+)>c(Cl)>c(OH)>c(H+)(2分)
-
-
19.(6分)
(1)S(1分) Cu2O(1分) (2)NO3、SO42、OH(2分)
-
-
-
(3)H++OH= H2O(1分) Cu2++2OH= Cu(OH)2↓(1分)
-
-
20.(8分)
(1)Fe2O3+6H+=2Fe3++3H2O (2分)
(2)SO2 (1分) 因为有Fe2O3生成,在FeSO4中只有+6价元素有氧化性,能 .....S....... 被还原。因此一定有SO2生成。(1分)
(3)2Fe3++SO2+2H2O = 2Fe2++SO42+4H+(2分)
-
(4)不正确,因为分解有O2 和SO2 生成,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2SO2+O2+2H2O = ... 2H2SO4 ,故无论分解反应是否有SO3 生成,都会有此现象(2分)
2SO2+O2+2H2O +2BaCl2=2BaSO4↓+4HCl(写此化学方程式也给分)
21.(12分,每空2分)
(1)① N2(g)+3H2(g) 2NH3(g) ΔH= –92.2 kJ/mol(条件不写也得分)
② < ③391
(2)① < ②c(NH4+)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③32% 22.(12分)
(1)2SO2 +O2 +2CaCO3=2CaSO4+2CO2(2分) (2)①将H2SO3、HSO3等氧化为SO42(2分)
-
-
②bd(2分)
(3)①负(1分) 硫酸(1分) ② SO32–2e+H2O=SO42+2H+(2分)
-
-
-
③H2O
H++OH,在阴极H+放电生成H2,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
—
移动,碱性增强(2分) 23.(16分,每空2分)
(1)加成反应 羟基
O(2)①
H2CCH2
O+ 2CH3OH催化剂CH3OCOCH3+OOCOCH2CH2OHCH2OH②
H2C
O (3)
CH2CH2CHCH2OCOCH2CHCHCOOHCH2+ 2NaOHNa2CO3+2CH2CHCH2OH
(4)①
OnHOCHCOOH一定条件CH3H[O ②
(5)acd
CHC]OH+ (n-1)H2OnCH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