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参 考 文 献
[1] 古家大祜,四方贤一.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DiabetesandKid2
neyDisease.Timetoact(日本语翻译版),2003,1(1):17225,33239
[2] FriedLF,Duckworthw,zhangJH,etal.Designofcombinationan2
giotensinreceptorblockerandangiotensin2conrevtingenzymein2hib2itorfortreatmentofdiabeticnephropathy(VANEPHRON2D)Clini2cal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Nephrology,2009,4(2):
[3] ThillyN,BayatS,AllaF,etal.Determinantsandpatternsofrenin2
angiotensinsysteminhibitors,prescriptionInthefirstyearfollowingKidneytransplantationClinicalTransplantation,2008,22(4):4392446.
[4] WangG,LaiFM,LaiKB,etalUrinaryMRNAexpressionOfACE
andACE2inhumantype2diabeticnephropathy.Diabetolo2gia,2008,51(6):106221067.
盐酸氨溴索的药理和临床分析
张琼
盐酸氨溴索其化学名为反式242[(22氨基3,52二溴苄基)氨基]环已醇盐酸盐,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颇受重视的新型的粘痰溶解剂。1 氨溴索的药理作用111 氨溴索具止咳化痰作用 盐酸氨溴索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分泌细胞,调节粘液性及浆液性物质的分泌,使浆液分泌增加,还能够裂解痰液中的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抑制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蛋白合成,降低痰液的粘稠度,使痰液变得稀薄,易于排出;同时该药也可增加呼吸道纤毛的运动频率和强度,促进痰液排出,增加呼吸道自净作用;当氨溴索浓度达到10~4mol/L时,能明显抑制组胺所诱发的平滑肌收缩;当浓度达到1023~1024mol/L时,豚鼠的肺平滑肌完全松弛,表明氨溴索有镇咳作用,且对组胺所诱发的气道平滑肌作用更明显。112 氨溴索具有抗氧化作用 盐酸氨溴索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在反应性的自由氧基团的肺部疾病发病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清除氧化物H2,Hocl2减弱支气管粘膜损害的高反应性,刺激细胞PS的分泌。有研究表明,氨溴索对中性粒细胞产生的H2O2的抑制作用比抑制过氧化物的作用更强;此外,氨溴索还能激活细胞内的谷胱甘肽系统,促进细胞内的谷胱甘肽(GSH)的合成,从而对抗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2 氨溴索的应用 211 氨溴索在呼吸系统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可以增加气道内浆液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改善呼吸状况,使呼吸道粘膜的PS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作用;同时它还具有肺部的高亲和力,能够促进肺PS的合成与分泌,维持肺泡稳定,有利于肺泡功能的改善。因此盐酸氨溴索早期应用能缓解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缩短临床病程,减少各种并发症。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加重,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等症的治疗。212 氨溴索治疗老年性慢阻肺疾病(COPD) COPD是呼吸道常见病,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减退,肺抗氧化作用减退,而氨溴索具有抗炎,抗氧化和增加纤毛运动等作用,可改善气道上皮表面清除功能,从而预防COPD的发作。有研究表明,氨溴索在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咳嗽,咳痰容易程度及肺部啰音方面,临床改善率分别达到80%、100%和90%。这可能与本药在肺组织中的高浓度有关,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氨溴索可通过抑制炎性物质的过
度分泌而降低气道炎症反应。
213 氨溴索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呼吸窘
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氨溴索能促进内源性PS的生物合成与分泌,提高肺泡Ⅱ型细胞释放内源性PS,从而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使萎缩的肺泡重新充气,改善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减少导致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BPD)高危因素。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新生儿由于气道狭窄,咳嗽无力,纤毛发育和运动等因素,呼吸道自净能力有限,患吸入性肺炎时,容易气道内充满分泌物而引起通气障碍,严重时可造成气道阻碍引起呼吸暂停或窒息。氨溴索可使粘液溶解,降低痰液与纤毛的粘着力,显著减少因痰液阻塞气道而需人工吸痰次数,保持呼吸畅通,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缩短,增加抗生素作用,帮助肺部炎症吸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214 氨溴索在体外循环心脏术(CPB)后的肺保护作用 体
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研究证实,CPB后肺经过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被激活,在肺内聚集,附着于肺毛细管内壁,释放大量氧自由基,炎症介质,损伤肺泡Ⅱ型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PS合成释放减少。此外,肺泡2毛细血管膜透性增高,肺泡内液体积聚,
PS消耗过度,不能发挥生理效应,使肺泡表面张力增高,顺应
性下降,肺泡趋于萎陷,导致呼吸障碍。在麻醉诱导及缺血再
α浓度增加,外源性TNF2α和灌注后,肺泡灌洗液中的TNF2
α诱导粒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的粘附,粒细肺内源性的TNF2
胞产生和释放超氧化基团等炎症介质,内皮细胞则生成大量的细胞毒性酶,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肺间质水肿,肺不张等。盐酸氨溴索能有效促进胸外科术后PS的合成与分泌,抑制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反应,降低呼吸道阻力及气道高反应性,影响气道壁离子转运和电位差,减少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
3 讨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无力,黏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功能极差,清除能力薄弱,易因感染而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导致呼吸道阻塞[2]。故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祛痰、消除气道分泌物极为重要。盐酸氨溴索作用于气道分泌细胞,能改变分泌物的浆液比例,降低黏液黏度,激活纤毛运动功能,减少黏液滞留,有利于痰液的排出;盐酸氨溴索能激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
作者单位:311400浙江富阳市中医院
・112・
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2月第4卷第35期 ChinaPracMed,Dec2009,Vol.4,No.35生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肺泡表面张力,改善肺通气和呼吸功能,松弛气管和支气管平滑肌,通畅气道,盐酸氨溴索还能使抗生素在肺组织浓度升高,增强杀菌能力,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菌群失调和耐药株的产生。本组结果表明盐酸氨溴索相对于传统的α2糜蛋白酶,具有更有效的排痰、清理呼吸道、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缩短疗程的作用,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故盐酸氨溴索对小
儿支气管肺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胡亚美,江载芳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1751
[2] 杨锡强,易著文1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21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原因
姚立 李春来
【关键词】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预防对策 中药注射液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制剂以及无菌粉针剂。中药注射剂是临床治疗危急重症中较好的速效制剂,但随着临床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以下列举几例。1 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3味中药组成,具有抗病毒抗细胞感染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下。111 过敏性休克 患者因染发头皮瘙痒红肿糜烂3d就诊,双黄连粉针412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约2min后患者感到心悸腹痛额头出汗脸色苍白血压低,心率快,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停药给氧抗过敏抗休克抢救,30min后恢复正常。112 腹泻 双黄连粉针60mg/(kg・d)静脉滴注,用药后2~3d出现腹泻症状,黄绿色稀水便含有奶瓣5~8次/d量中等、无脓血、呕吐,口服助消化药无效,停用双黄连粉针后腹泻症状好转,结果:黄绿色水样大便镜检(2),未发现致病菌。2 参芪扶正注射液是由党参黄芪为主要原料组成,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用于气虚证、肺癌胃癌的辅助治疗,说明书中不良反应项下没有提及可引起血管浅静脉炎。以下出现1例。211 患者实行“肛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较好,间断进行化疗5次,第6次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掖250ml静脉滴注,1次/d,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奇宁100ml,静脉滴注,1次/d;迈清100ml,静脉滴注,1次/d;亚叶酸钙3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首先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约20min后,感觉输液的手臂有灼热痛,手臂皮肤开始发红,连输7d后,整个手臂皮肤发黑,不痒,触之血管壁发硬,有血栓形成,有皮肤营养障碍的情况出现,经确诊为浅静脉炎。212 讨论 患者每次来医院作化疗都是7d为1个疗程,均先输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后,然后按医嘱顺序输化疗药。一般体质较好无过敏史。前5次化疗不良反应很轻,询问每次输参芪扶正注射液情况。自述前5次化疗时,每1次都输7d参芪扶正注射液,从第1次输液时,手臂皮肤就有灼痛感发红,7d后停止输参芪扶正注射液,情况开始好转。到第2次化疗,同样情况开始出现。但一直未把此情况告知医生,一直到第6次化疗快结束时,手臂浅静脉炎已经很严重了。发现
作者单位:136000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这例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后,马上停止输参芪扶正注射
液,对患者手臂进行热敷,抹一些辅助性药膏,几天后患者手臂情况慢慢好转。3 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多是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但致血小板减少较少见,以下有1例。311 患者女84岁,因患“多发性脑梗死”致四肢瘫痪卧床4年多,因泌尿系统感染使用鱼腥草注射液(100ml)静脉注射治疗,用药第10天患者双上肢出现多处散在细小出血点,查
9
血小板计数为36×10/L,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考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当时未使用其他药物,患者既往亦无血液系统病史,故考虑可能为鱼腥草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立即停用药物,进行止血及对症支持治疗。停药2d后,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新的出血灶,原有出血点也逐渐消退,复查
9
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为270×10/L。停用6d后,再次复查
9
血小板计数为194×10/L。312 讨论 鱼腥草注射液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故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严格掌握用药范围,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对于儿童老年人及过敏性体质患者应注意皮肤1黏膜的变化以及血小板数目的监测。4 不良反应发生原因411 中药注射剂所含成分复杂所致 清热解毒类的处方中,几乎都含有绿原酸,而绿原酸被认为是抗原物质,经一定反应,与蛋白质结合后具有致敏性。412 某些中药成分含有异型蛋白 某些注射剂本身含有异型蛋白如清开灵注射液含有水牛角鹿茸精等成分,其含有的异型蛋白具有抗原性,容易产生过敏反应。413 不良反应与个体的疾病情况相关 不同的个体在性别年龄生理病理状态新陈代谢等方面存在差异,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也是不同的。因此同一药物同一剂量,绝大多数病例能够耐受,但有的病例会出现不良反应。414 使用不当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使用中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当、使用剂量不当或滴注速度不当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415 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有效成分提取和杂质去除中存在一定差异。储存过程中可因温度、PH值使其内在质量发生变化。5 如何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