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

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

来源:爱go旅游网


采购需求及技术要求

(一)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1. 在城市建成区 30 平方公里范围内,按照 1 公里×1 公里的面积,布设 30 个空气质

量微型监测站点(以下简称微型站),实现建成区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沿省道 237 连霍高

速东下口至南山口建设 6 个微型站,监控道路扬尘对城区空气质量影响;在城市建成区外

围的康店、河洛、站街、北山口和永安等 5 个镇(街道),以及豫联园区工业集中、污染源

点多的区域,按照每镇(街道、园区)布设微型站不少于 4 个计算,总计建设 60 个微型站

点,初步建成覆盖以城市为中心的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

2、微型站设备

六参数空气质量微型站能在线监测大气环境中 PM10、PM2.5、NO2、SO2、O3、CO 等的

微型化仪器。仪器采用灵活的取电方式,使用电化学、光学等多种高精度传感器,检出限

低、出数准确、时间分辨率高,可溯源校准,具有体积小巧、价格低廉等特点,适合网格

化、密集化布点;设备主机必须自带触摸显示屏,方便读取和现场维护。

3、微型站设备参数 名称 监测参数 时间分辨率 电源 工作环境 通讯方式 电池 工作时间 储存环境 数据传输 校准 显示 技术指标 PM2.5、PM10、NO2、SO2、CO、O3 1min 自带电源 T(-20-55℃RH(15%-90%) 无线 锂电池 无外接电源连续工作 200h -20℃-60℃、<90%RH 采用实时传输方式,具备断网补传功能 仪器预留校准口;SO2、NO2、CO、O3 现场可以通零气标气校准; 现场可以校准零点 PM2.5、PM10 仪器无需大屏可现场显示 4、微型站技术指标

检测参数 SO2 NO2 CO O3 PM2.5 PM10 原理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 光散射法 光散射法 量程 1000μg/m3 1000μg/m3 10mg/m3 1000μg/m3 1000μg/m3 1000μg/m3 检出限 1μg/m3 1μg/m3 5μg/m3 1μg/m3 10μg/m3 10μg/m3 现场校准方法 动态校准仪 零气发生器 高效过滤器 5、监测数据采集仪

(1)监测数据采集与显示

支持实时数据采集,并显示分钟数据。

(2)数据处理与上报

根据一定时间间隔对数据进行汇总处理(譬如 5 分钟/一小时),并根据配置要求定时

上报给管理平台。

(3)历史数据查询

按查询指定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数据信息可以是明细数据也可以是汇总数据。

(4)校准功能

根据质控结果,校准仪器准确度。

(5)数据回补

断网时间内的监测数据可以后续回补到平台。

(6)质控

支持对传感器的校准进行记录。

(7)站点配置

配置站点基本信息,服务器信息等。

(8)系统运行日志

支持输出数据采集、上报等系统日志。

(9)本地数据导出

本地支持历史数据导出。

(10)权限管理

可以设置高级用户权限密码。

5、供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板参数

最大标称功率 Wp max (W): 120W

峰值工作电压 Voc(V):17.5

峰值工作电流 Im(A):6.86A

开路电压 Voc(V):21.5

短路电流 Isc(A) :7.75

重量不大于 Weight(KG):8.5

接口:航空母插头.安全、方便、可靠

工作温度:-40℃~+90℃

使用寿命:20 年以上,衰减小于 20%

电源管理控制器

1)过充保护:避免蓄电池因充电电压过高而造成损坏。

2)过放保护:避免蓄电池因放电到过低的电压而损坏。

3)防反接功能:避免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板因正负极接反而不能使用甚至酿成事故。

4)防雷击功能:避免因雷击而损坏整个系统。

5)温度补偿:主要针对温差大的地方,保证蓄电池处于最佳的充电效果。

6)定时功能:控制负载的工作时间,避免能源浪费。

7)过流保护:当负载过大或短路时,自动切断负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

8)过热保护:当系统工作温度过高时,自动停止给负载供电,故障排除后,自动恢复

正常工作。

9)宽电压输入:对于不同的系统工作电压,自动识别,无须另外设置。

ups 稳压输出:仪器供电 12V 稳压输出给仪器供电,保障仪器稳定运行。

混合动力:MCU 中控实时监视输入状态,市电/太阳能混合输入,实时调节工作状态。

电池系统

电池类别:磷酸铁锂电池,温宽大,安全度高

电压:12V

容量:40AH

过流保护:防短路

5)★过热保护:防止负载过大或短路,电池发生危险。

(二)监测网络软件平台

监测网络平台硬件建设必须采用领先设备,基于成熟技术搭建,保证软件系统各功能

完整实现;监测网络软件基于云计算技术,允许大量前端智能设备同时接入,实时数据通

过无线传输,上传汇总至云计算数据存储分析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处理,利用云平台

通过多种维度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查看和

分析。手机 APP 端能实现与平台的无缝对接。★根据工作需要,经当地环保部门与上级沟

通许可,该软件系统可扩展服务至集成巩义市各类监测系统数据,实现服务过程中统一平

台的高效运行,为本地化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实时查看巩义市在全市、全省县级城市

排名,辖区内各标准站点排名、同期比、下降率、数据升高预警、管控效果评估、历史数

据变化趋势、历史排名变化情况及污染地图等功能;同时提供数据异常短信预警,手机

APP 等。★监测网络平台可与环保局现镇级空气质量监测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可以满足未

来和国家、省、郑州市空气质量网路平台无缝对接。

(1)整合评价点、对照点、背景点、监控点的数据,打破国控省控市控界限,通过不

同类型的立体监测网格的建设和融合,实现对监测区域的全方位精准监控,消灭监测盲区,

实时掌握区域内环境污染分布现状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实现整个区域时间分辨、空间分布和多因子的实时动态监测;反应监测网络内整

个城市、背景、边界、传输通道、农村乡镇以及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空气质量现状和变化

趋势;建立不同网格间的联动关系,发现污染来源及扩散趋势,准确监控环境事件从产生

到消失的全过程。

(3)以实时、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管理基础,及时发现环境污染事件或突发问题,

缩短环境异常事件的响应与处理时间,并可为监管提供定性定量的数据支撑。

(4)根据需要,在当地、环保部门配合下可扩展至通过不同网格数据的有效融合,

实现对区域内各种功能区、污染源的环境空气质量的全面精准监控,为提供一套及时

有效、自动化、信息化的监控工具(包括平台及移动终端)。便于打破以往环保部门单打独

斗的局面,实现由单一部门治理向多部门协同治理、共同治理转变,履清分工、划分责任,

在全地区构建大环保、大监管格局。

(5)利用大数据平台,结合气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多种环境质量模型,甑别影响

区域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污染贡献率,实现靶向治理和更精准的专项引导;

(6)打通监测与监管之间的通道,协助环保部门从传统“点对点”(执法人员对具体排

污单位)的监测监管模式向“点对面”(执法人员掌握所有点位的污染状况)模式转变,提

高了工作效率。

(7)通过中长期的连续监测,对短期管理手段和长期治理效果评价。根据工作开展,

及未来网络扩容,最终可实现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大气污染防

治决策支持行动计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平台由监控分析、后台管理以及移动应用等三个子系统组成。

1.监控分析子系统

(1)监控 –空气质量总体概览

实时显示辖区内各网格站点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包括各等级空气质量站点数量、离线

站点数量、TOP5 差站点质量走势 以及各站点当前空气质量明细信息。

(2)监控 –空气质量多模地图

支持以地图和列表的方式实时显现各类型(国控/市控/县控等)以及不同监控对象

(敏感区域/传输通道/交通/生活源/建筑扬尘/生活源等)各污染物实时读数,并以不同颜

色标识污染等级。同时也可展示站点的联网状态等。

(3)监控 –单站点实时监控

支持通过污染地图或者列表查询的方式,选择具体站点进入该点位的详细监控页面。

点位监控可实时展现该点位空气污染等级以及各污染物/气象数据读数。可了解该站点各污

染因子近期数据走势和站点设备运行状况。

(4)监控 –污染预警处理

可针对不同类型的站点以及不同空气质量浓度读数和异常变化、设备离线等进行自动

预警。预警信息可通过 WEB 网页、手机 APP 以及短信等方式提醒到具体责任人。

具体预警类型举例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预警分类 突然高 连续高 超限 超省控点 100% 超省控点 150% 超省控点 250% 离线预警 预警描述 即监测指标超过所设定的准阀值 即指标值超过一小时连接超过阀值 即超过所设定的标准值 周边所关联监测点各监测数据超过省控点 100% 周边所关联监测点各监测数据超过省控点 150% 周边所关联监测点各监测数据超过省控点 250% 监测点位连续 30 分钟不在线 (5)监控 –空气质量实时报

可查询指定时间段内各类型站点/区域/网格空气质量实时数据(小时值),包括 AQI,

以及各空气污染物、颗粒物读数。

(6)监控 –空气质量日报

可自动生成空气质量日报,并支持任意时间段查询,EXCEL 导出。同时日报可以以站

点、网格/区域等为单位进行生成。

(7) 分析 –单站多参趋势分析

可针对单个站点分析 AQI 以及各因子浓度变化趋势,了解空气质量变化情况,支持以

小时/日为单位进行分析。

(8) 分析 –多站单参对比分析

支持任意选择多个站点,以小时/日为单位,对比各站点同一污染物浓度一段时间段内

的数据差异,有助于发现特定污染物来源区域等信息。

(9) 分析 –污染时段分布分析

通过统计不同类型站点的重污染时段(每天几点到几点),可辅助分析不同污染源污染

物排放规律,从而支持精准治理。

(10) 分析 –国标偏离程度分析

支持以国家发布数据为基准,选择指定站点进行数据对标,通过折线图的方式,展现

污染浓度超发布数据站站信息以及超标程度等。

(11) 分析 –浓度值同比/环比分析

支持按站点/区域/网格为单位,统计分析各污染物浓度同比和环比变化。便于了解各

责任单位空气质量改善/恶化情况。

(12) 分析 –排名分析

支持按站点/区域/网格为单位进行空气质量排名,排名因子可选。

支持以折线图的方式展示一段时间内的排名变化趋势。

(13) 分析 –超标分析

支持以站点/区域/网格为单位统计分析各污染物超标天数以及超标比例。

(14) 分析 –达标分析

支持以站点/区域/网格为单位,统计分析各监控区域的当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和达标

率,以及相比去年同期的变化情况。

(15) 分析 –敏感区域周边源分析

支持对重点区域(譬如省控点)周边网格点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周边站点各

污染物浓度排名以及浓度变化趋势等,从而识别重点区域污染物来源方位等信息。

(16) 分析 –污染物/气象关联分析

支持分析一段时间内两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数据以列表和趋势图的方式进行呈现。

譬如我们可以通过该功能分析 PM2.5 与 PM10,PM2.5 与风级/湿度等之间的关系,为日后的

治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17) 分析 –风向玫瑰图

支持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具体区域的主导风向以及风级数据,了解区域大气环境特点,

为本地化环境治理提供数据输入。

2.后台管理子系统

(1)站点数据管理

包括站点基本信息管理、站点部署仪器管理以及监测因子管理等。

其中站点基本信息,可记录站点具体位置(经纬度)、站点名称、编号、站点类型、所属区

域以及周边相关站点等信息。

(2)站点运行状况统计

可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站点连通率以及数据有效率数据。

(3)系统管理

包括工号、权限以及系统日志管理等。其中权限可支持按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进行授

权,譬如可指定某镇、办的工号只能查看本镇、办数据。

(4)短信通知管理

可针对不同的异常类型、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短信通知范围以及短信通知内容。

3.移动应用子系统

(1)系统登录

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 APP 系统使用用户名密码及数据授权的双重验证方式,只有合法

的用户登录到系统后才能看到相关的数据。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会自动记录用户使用 APP

的痕迹并进行日志记录。

(2)空气质量概览

支持以饼图的方式呈现各空气质量等级站点占比以及数量,同时可查看空气质量较差

站点当日污染走势。

(3)实时监测地图

以地图的方式显示登录用户权限内所有站点的实时监测数据,并根据监测指标的级别

进行渲染,级别分为优、良、轻度、中度、重度、严重六个级别。同样也可显示各级别站

点数量以及离线站点数量。通过查看监测点位的详细功能,可以查看监测点位的实时监测

数据,包括气象指标数据。

(4)站点空气质量列表

以列表的方式展现所辖范围内各站点具体空气质量情况,包括 AQI 以及各污染物实时

读数。通过选择具体站点,可跳转到详情页面。

(5)站点空气质量详情

可展现某个具体站点的空气质量等级、首要污染物等信息,并可查看 5 分钟上报数据。

同时,可了解该站点过去一小时、当天以及当前月各因子污染走势。

(三)监测网络运维

1、安排专业人员驻地 24 小时实时监控标准站、微站数据,数据异常时及时上报,赴

现场查看,处理。

2、对微型站进行日常巡查,排除各类隐患,提高微型站监测数据传输率。

3、定期对微型站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微型站监测数据有效性。

(四)分析研判:

开展日常、月度、年度的空气质量分析,提供空气质量综合报告。分析各项污染物的

变化情况,同比、环比,达标率及主要污染浓度与目标的差距,并与本市其他区域数

据进行对比,分析排名、差距及首要控制污染物,提出建议。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

行预判。系统分析巩义市空气质量,对城市空气质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判。对道路交通、燃

煤、建筑扬尘、工业源、生活污染等重点污染源,制定空气质量各级别预警时应采取的管

控措施及指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攻坚办组建联合检查组,进行日常巡查工作,及时发现

大气污染防治中管控不力问题,由攻坚办迅速通报到区直相关部门或各镇办,监督责任单位

限期整改。采用更先进监测手段(诸如激光雷达遥感监测、巡航监测、多因子超级站等),

形成立体监测能力,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提出建议。根据环境监管需要,配合组

织召开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及重污染天气重点管控等专项会议,并提供针对性分析报告

及管控措施建议。向提供大气污染治理的系统化解决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协助区落

实和实施。

1、服务内容及参数

序号 项目 内容 24 小时实时监控监测站点数据,发现数据异常第一时间上报相关负责人和 现场巡查人员,同时利用监测设备,快速定位污染源,通知、调度相关责任 单位;开展日常的空气质量分析,包括空气质量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 综合报告;分析各项污染物的变化情况,同比、环比,达标率及主要污染浓 度与目标的差距,报告城市空气质量在区域中的排名,研判当天空气质 量变化趋势等;提出当日、次日管控措施建议。 通过省、市控站、网格化微站、雷达、气象环境模型,系统分析巩义市空气 质量,对城市空气质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判。 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行预判及评估。针对道路交通、燃煤、建筑扬尘、 工业源、生活污染等重点污染源制定相应管控任务及指标;根据本地污染特 征及气象条件,制定河南省或郑州市启动相应空气质量级别预警时,我市需 要管控的区域范围,限产或停产行业类别。对管控措施执行情况开展后评估。 数据监 控及分 析服务 1 动态治 理咨询 服务 通过对区域月度综合指数及同比下降率进行计算,并与本市其他区域数据进 行对比,分析排名情况及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及首要控制污染物,提出建议。 根据巩义市环境监管需要,配合组织召开月度、季度、半年度以及 年度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及重污染天气重点管控等专项会议,并提供针对 性分析报告及管控建议。 通过对巩义市空气质量及相关数据分析,向提供大气污染治理的系统化 解决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协助落实和实施。项目执行期间至少组织召开两 次,每次不少于两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专家的巩义市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研讨 会。 重点管 控区域 日常巡 查服务 围绕巩义市环境质量考核点的重点管控区域(省、市控站点周边至少 3 公里), 安排专业巡查人员与攻坚办巡查组组建联合检查组,利用便携式监测设备(6 参数设备,4-9 月要携带 VOC 设备)和智能监测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查工作, 及时发现污染源。由攻坚办迅速通报到市直相关部门或各镇、办,监督责任 单位限期整改。

使用激光雷达定期对建成城区进行水平扫描,实时监测城区大气状况。保障 城区省控站点的数据质量,说清楚污染物水平方向的时空分布特征,颗粒态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说清楚城区大气污染物发生、扩散情况;对污染排放发 生的来源进行追踪分析。最终形成分析报告。 激光雷达技术参数 1、基本要求 运用激光作为发射器的空间遥感技术原理,连续监测大气气溶胶的分布, 分析气溶胶的组成结构和时空演变。由激光雷达的探测数据可获得大气边界 层的结构和时空演变特征、大气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廓线的时间演变特征、 大气能见度等信息。 2、配置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雷达主机 1 雷达控制箱 2 2

3、仪器性能指标 3.1 为同时保证在垂直及扫描探测等不同应用下都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 投标产品时间分辨率要求在 3s—10min 可调。 3.2 为同时保证在垂直及扫描探测等不同应用下都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 投标产品空间分辨率要求在 5m、7.5m、15m 可选。 3.3 为更全面反应污染物空间分布情况,探测盲区要求小于 75m。 3.4 为实现更大范围的雷达探测,投标产品最大探测高度要求不小于 20km。 3.5 雷达主机采用一体化设计,高度集成发射单元、接收单元、数据采集单 元。 立体监 测 3 4 5 6 7 8 9 工控机组件 激光雷达数据采集软件 激光雷达数据分析软件 稳压电源 带光学玻璃天窗 运输箱 操作说明书 数量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1 套 备注 3.6 所投产品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 3.7 所投产品应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3.8 所投产品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性、精确性。 3.9 脉冲能量:为保证重污染天气下雷达有效探测范围仍能满足要求,激光 脉冲能量要求在 10uJ~1000uJ 区间可调。 3.10 投标产品符合《激光产品的安全》国家标准(GB747.1-2012),对人 眼角膜脉冲单位面积的照射量≤5×10-7J.cm-2。 3.11 脉冲频率:不小于 2kHz,可以调节。 3.12 激光器:固态激光器。 3.13 泵浦方式:固体激光二极管泵浦。 3.14 接收望远镜:透射式同轴光学系统,应具有防光学干扰功能。 3.15 望远镜口径要求不小于 180mm。 3.16 探测通道:设置偏振通道。 3.17 探测器:高灵敏度、低噪声光电倍增管。 3.18 系统能够全自动的运行采集并存储原始数据,能够远程控制,全天 24 小时无人值守观测。 3.19 为了保障本项目实施质量和后期区域内组网应用需求和能力建设。 3.20 所投产品监测数据须无缝接入巩义市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平台。 3.21 激光雷达系统必须为真正的在线系统,提供稳定有效的数据。 4、仪器软件要求 4.1 整体要求 4.1.1 通过软件直接控制激光雷达的启停; 4.1.2 通过软件对激光器进行自动预热; 4.1.3 软件界面上可显现雷达所处环境温度和湿度; 4.1.4 软件可直接监控激光器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且不限于:通信 状态、控制模式、工作电流、工作温度、工作频率; 4.1.5 软件可直接监控数据采集单元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且不限于: 通信状态、采样频率; 4.1.6 软件可直接监控 UPS 工作状态,工作状态包括且不限于:通信状 态、供电模式; 4.1.7 支持软件脱机运行,导入、管理原始数据,进行伪彩图、廓线图 和曲线图的查看。 4.2 数据产品4.2.1 回波信号、信噪比:支持回波信号、信噪比变化曲线图,支持数 据查询; 4.2.2 消光系数、退偏振比:以伪彩图的方式呈现。支持数据查询。能 够结合 GIS 地理信息进行三维展示; 4.2.3 光学厚度:查看特定时间点的光学厚度的变化曲线图; 4.2.4 边界层:实时自动绘制边界层高度。支持边界层信息的数据查询; 4.2.5 云信息:在消光系数伪彩图中标识云底、云高、云峰等信息,支 持数据查询; 4.2.6 能见度:显示能见度的曲线图信息。支持数据查询; 4.2.7 支持污染物的污染物自动判别,以伪彩图的形式实现; 4.2.8 颗粒物质量浓度时空分布,反演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时空分 布图。 5、工作环境要求 5.1 电源供应:220V±10%,50-60Hz,功耗不大于 1kW; 5.2 仪器工作温度范围:15℃-30℃;工作湿度范围:0-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