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的原理及应用
生物学上,人们习惯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工业生产上,则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生命活动而实现的产品生产称为发酵。根据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求情况,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我们这节课讲一讲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一、 乳酸发酵
探究活动: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提出问题:用鲜奶制作酸奶时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
作出假设:制作酸奶时不需要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材料用具:新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量筒,广口瓶,酒精灯,PH试纸等。
方法步骤:1.将容器消毒,牛奶加糖煮开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分装于三只广口瓶中。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并用PH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二、 酒精发酵:
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因此,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又称
为酒精发酵。
展现一段酒精发酵的视频,该段视频由学生自己操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得出结论:酒精发酵生成了二氧化碳、酒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