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创新

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创新

来源:爱go旅游网
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

汪品先

2007.5 于学校国际会议中心

汪品先语录:

“中华文化,必将能包容外来的西方文化,从而使创新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

“走螺旋路线,懂得拿下别人的精华,同时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为什么牛顿不是中国人

二、提倡创新,重点在于克服创新的障碍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

四、振兴华夏文明,瓶颈在哪

一、为什么牛顿不是中国人

中国文化的历史和中国语言的特性不利于创新

儒教文化:为先贤立言

而科学的进步依靠证伪

1686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李约瑟难题

“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在应用人类的自然知识于人类的实际需要方面,中国文明远比西方更有效得多?”

梁启超认为:障碍在于科举制度

冯友兰:归应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哲学

李光耀:中国文化强调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个人。

欧洲文化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

实质上是文化背景问题。

现代科技的创造,主要归功发源于爱琴海的西欧文明

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变化发生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人文主义,才有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用于纺织业。

二、古老的中华,终将一扫因循守旧,屈辱自卑的习气,以崭新的面貌阔步前进。

提倡创新,重点在于克服创新的障碍。

但障碍在哪里?

客观包括硬件、政策环境

主观在于深层次的文化素质。这根深蒂固。

比较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在历史上的差异,从深层次上寻找障碍。

O封建制度

大陆文化

方块文字

科举

与源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相比,我们的华夏文明,缺少海洋的成份。

比较诸多古文明,唯独爱琴海是不在河流上的海洋古文明。

古希腊与古罗马---围绕地中海发展

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的差别:

战争与政治

宗教、神话

文艺

科技

1805.10.21特拉法加尔海战

帆船时代最伟大的海战

确立英国今后百年海上霸权的地位

我们有涿鹿、赤壁之战,海战太少

北欧的唯京人,是掠夺别人的海盗

1、《旧约》里的海

创世纪:诺亚方舟

讲述的是:7600年前,地中海水突然涌入低于当时海平面上百米的黑海

2、“出埃及记”

渡过红海

3、中国有:大禹治水(河水)

-à中国古代地理:徐霞客:研究陆地

《山海经》:精卫填海

妈祖:传说中 宗朝成仙的女子林默,成为海难的救星

-à德国著名:洪堡德:研究海流

海与灾难联系在一起

海与海盗、资源、新陆地联系在一起

《奥德赛与舍伦女妖》:反映了地中海的炎热气候

两位同时代艺术家比较:

1、 达芬奇:画的大部分是大洪水,人腿与马(他还设计过潜水服)

2、 唐伯虎:画的大部分是山水,仕女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

海洋文明:东西方文明差异之一

自从400多年前东西方文化直接碰撞,中国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缺乏深度,因此多有浮浅甚至扭曲之处。洪秀全的宗教便是一例,他的做法,两面都不讨好。

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景教(基督教里输掉的一个派)

现今世界上的文化都是相互交流的产物,一交流则更活跃,更有发展,文化发展更快。

凡是封闭锁国压制交流的时期,则可能倒退

例如:中国汉唐盛世,有许多“西域”来客。有人试图考证:《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就是西来的侨民。

中国固有的水果都是小的,凡带“西”、“胡”字的都是引进的。

引进中国的外来文化,都经过变化、适应

如:汉人古代上衣下裳,男女都穿裙不穿裤

à中华文化由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如我们现在用的“您”、“胡同”等属蒙古语

China“支那”,那:原义“智巧”

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宗教都起源于亚洲,现代社会却都按欧洲文化作为国际标准

现今世界的文化,都是交流的产物

华夏文明有着惊人的包容力

中国,近代被打败后,开始睁眼看世界

1847年1月4日,广东19岁的容闳赴纽约留学,1854年成为我国第一位“海归”

------à东西方文化国际地位的交替,发生在15世纪

郑和(1405-1433) 哥伦布(海盗式的航海探险)

明朝中国开始实施“海禁”

农业文明:“父母在,不远行”

没有去远方开拓的传统

朱元璋:得其地不足以供给,使其民不足以使令

大陆 海洋文明 主流意识的差别比较:

内向型 外向型

稳定型 冒险型

家族型 个人型

以英美为主体的西方文明几乎统治世界

17世纪,西方科学创立伊始,就有传教士来中国,但没有真正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

利玛窦:400年前将西方现代科学传到中国的第一人

徐光启:译《几何原本》1607

康乾盛世:国力强盛,但缺少海洋开拓

彼得大帝:化妆去学技术,建圣彼得堡。现在,俄国仍是海洋大国

周振鹤(1995):‘假如齐国统一天下’,现在的中国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当时滨海的齐国,重视工商业

四、振兴华夏文明,瓶颈在哪

体制上,盲目崇拜权威

意识上,传统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和近几十年来的阴影

O崇拜权威

O创新不足

O应试教育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方:“黑匣子”,提倡“悟”

西方:剖开

中国:姓,名

西方:名,姓

科学研究本身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活跃的文化背景

创新路上的三种流行病:套话病(创新的大敌)、模仿病(处处要求按统一模式办)、急躁病(急于求成,言必称‘创新’,但不分析,只号召)

巴金:说真话

王蒙:说自己的话

不说假话,免说废话,尽量少说套话

科学创新是朴实的

文化如流水,一般自高向低处流

中华文化,必将能包容外来的西方文化,从而使创新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文化。

走螺旋路线,懂得拿下别人的精华,同时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

建议从实际做起,战后一代的学生往往是最好的,“我的同学在流血保护我们,我们才能在这里读书”

气氛(活的人,活的气氛)

视野+胸怀--à人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