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阀结构及原理
一、复习
限压阀结构及原理。
二、讲授新课
1.中继阀的作用
中继阀〔Relay valve〕,又称均衡阀、继动阀。
通过中继阀可根据预控压力控制制动缸的压力,实现对制动缸压力的精确控制。
同时实现制动缸迅速的、大量的进气和排气,即流量放大功能,使制动缸压力不受制动缸容积大小的影响。
2.结构
中继阀的结构如下图,由阀体、膜板活塞、阀导、压缩弹簧、K形环、进气阀座、排气阀座及安装座等组成。
隔膜活塞将阀体分隔成两个空腔,膜板及活塞下方通预控压力CV3,上侧通制动缸,组成了一个二压力比拟机构。
阀导是一个空心阀杆机构,其外侧的橡胶圈与进气阀座 V1组成进气阀,下部加工成空心阀口,与膜板活塞上的排气阀座V2组成排气阀。
中继阀与气路板有三个接口,分别连通制动风缸、制动缸及限压阀出口的CV3,具体接口如下:
〔1〕风孔R—通制动风缸;
〔2〕风孔C—通往制动缸;
〔3〕风孔CV—来自于限压阀的预控制压力Cv3。
3.工作原理
中继阀开始工作前,制动风缸的压力作用在进气口阀座Ve上,压缩弹簧使进气阀保持关闭,排气阀座Va那么在翻开位置,即制动缸风孔C的压缩空气排向大气,无预控压力Cv。
中继阀工作时有三个工作位置:
动作位置1——制动施加
〔如下图〕当预控制压力CV3进入膜板及活塞下方空腔,那么推动膜板及活塞使阀导克服压缩弹簧上移,翻开Ve,即翻开R至C的通路,进行迅速大流量的充、排气,使制动缸活塞被推出,在规定的制动力上升时间内带动闸瓦/闸片紧贴车轮/制动盘产生制动作用,施加制动。
动作位置2——制动后的保压
制动施加时,通向制动缸的压力空气经节流孔4进入活塞上方,以平衡活塞下方的预控制压力CV3。
当活塞上下侧压力到达均衡时,即制动缸压力与Cv3相等时,阀导在弹簧作用下复原,使进气阀Ve重新关闭,制动缸处于保压状态。
动作位置3——制动缓解
当EBCU发出制动缓解指令时,预控制压力Cv1、Cv2、Cv3均通过EP阀排向大气。
由于Cv3的压力空气排出,膜板及活塞那么在上方制动缸压力空气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别离活塞上的排气阀座与阀导的下阀口,排气阀Va翻开,翻开制动缸的排气通路,将制动缸压力空气排向大气,制动缓解。
此时阀导在弹簧力作用下,紧压在阀座Ve上,进气阀关闭。
三、总结 四、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