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2例

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2例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8・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7年4月第12卷第2期J China PediatrBlood Cancer,Apfil 2007,v0l12,No.2 ・病例报告・ 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2例 管贤敏宪 莹徐酉华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以慢性进行性肝病和/或锥 体外系征候为主要表现,而以急性溶血为首发表现 的肝豆状核变性也不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 道如下。 杨X×,男,9岁10月,因反复浮肿、黄疸4月 伴红葡萄酒样尿2次。于1994年11月18日人 院,曾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亚急性重症肝炎、肝 炎伴溶血、肾炎,按肝炎、肾炎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查体:轻度贫血貌,中~重度黄疸,颜面、眼睑、双下 肢轻度浮肿,肝脏肋下1.5 cm,剑下3 cm,轻触痛, 脾未扪及,角膜K—F环(+)。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RBC 2.37 X 10 几,Hb 100 g/L,WBC 4.8 X 10 几,N 0.48,L 0.52,PLT 74 X 10 /L,Rc 0.074。肝功能:总 胆244.18 umol/L,直胆51.3 umol/L,rip 59.7 g/L, ALB 27.9 g/L,ALT 32 u/L,AST 100 u/L,A【JP 23 u/L,甲、乙肝标志物阴性,肾功能Cr 239.2 umol/L, 尿隐血+,Coomb’s试验(一),铜氧化酶0.05。 何X X,女,11岁3月,因反复面色苍黄、红葡 萄酒样尿、浮肿2月于2003年9月15日人院。院 外曾先后诊断为黄疸性肝炎,蚕豆病,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给予保肝、输白蛋白,输血800 mL等 治疗,病情无好转。人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 轻度黄染,颜面及双下肢轻度浮肿,肝未扪及,脾 肋下2 cm,角膜K—F环(+),右侧巴氏征阳性。辅 助检查:血常规:RBC 2.13 X 10 /L,Hb 81 L, WBC 9.9 X 10 /L,N 0.62,L 0.38,P r 164 X 10 /L, RC 0.11,可见红细胞碎片,有核红细胞1/100 WBC。 尿常规:隐血3+,结合珠蛋白0.09 g Hb/L。Coomb’ s试验(一)。血铜9.4 umol/L,血铜蓝蛋白o.13 g/L。 肝功能:总胆59.7 umol/L,直胆38.5 umoVL,rip 56.5 g/L,AIJB 22.9 g/L,ALT 49 u/L,AST 80.4 u/L,ALP 作者单位:400014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血液科 65.8 g/L,甲、乙肝标志物阴性。院外:总胆198.1 umol/L,直胆136.5 umol/L。骨髓呈溶血性骨髓象。 肾功能正常。G6PD基因分析无异常。 讨论肝豆状核变性是铜代谢障碍的常染色体 隐l生遗传性疾病,发病率1/50万,致病基因定位于 13q14.3,致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使排铜障碍和铜 蓝蛋白合成障碍,铜在肝、脑、肾、角膜沉积,造成慢 性铜中毒,导致细胞损伤、破坏,组织器官的功能障 碍。重者可因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神经系 统损害而行为异常和智力障碍,晚期疗效差。该病 临床表现多样而复杂,常以肝脏及神经系统表现为 主要表现,少数病人可出现Coomb’s试验(一)的急 性溶血性贫血。如果病人以后者为首发表现,在没 有肝活枪的情况下难以及时正确诊断。该病发生溶 血的机理是:血铜在肝细胞内沉积到一定量时,肝细 胞的溶酶体膜破坏,将血铜释放人血液中,使血清铜 增加,沉积在红细胞表面,导致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 降,在循环中易受机械损伤而破坏,且易被单核一巨 噬细胞吞噬。同时,血铜增高可使红细胞谷胱甘肽 起氧化作用,抑制葡萄糖-l5一磷酸脱氢酶、谷胱甘肽 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导致血红蛋白氧化过程的加剧, 亨氏小体在红细胞内沉积,发生血管内溶血。本组 病例有典型急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肝损害,角膜 K—F环(+),血清铜蓝蛋白或铜氧化酶低于正常, 因此诊断明确。但由于均以溶血为首发表现,致其 诊断被延误。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其预后有重 要的意义,早期治疗可使症状消失,维持正常健康状 态,治疗愈早,预后愈好。因此对原因不明的溶血有 必要常规做铜蓝蛋白或铜氧化酶的测定,以早期诊 断、及时治疗。 (收稿日期:2006—1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