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降水量的测量》教学设计_5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一 天气 降水量的测量》教学设计_5

来源:爱go旅游网
降水量的测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降水量的多少能够用雨量器来测量。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实行降水量的观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能够用雨量器来测量。

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学生: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各一份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录像降雨。

1.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降雨的相关情况,从录像中,同学们能够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及录像内容,谈谈你对这次降雨的感想。

2.师:这次降雨量是大还是小呢?(通过报道或其他渠道,有些学生已经知道这次降雨量非常大,是一次特大暴雨,所以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降雨类型及降雨量是如何确定的呢?如何测量降雨量的大小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吧!

揭题——降水量的测量。 教授

师生互动学新课

活动一:理解并制作雨量器 1.理解雨量器

教师出示实物——雨量器。

介绍:上面有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东西,下雨的时候,雨水会从上面漏进去,那么里面是个什么样呢?怎么能够测出雨的大小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雨量器的“肚子”装了些什么?

师生共同观察雨量器的内部结构。同时教师介绍:用过漏斗收集雨水,容器存储雨水,读出雨水的高度,即计出降水量,这样我们能够知道这个场雨或者这一天的雨到底下得多大。

2.制作雨量器。

师:下面我们看一张示意图就能全部明白雨量器是如何测量雨量的。我们一起来看下图,思考我们来制作雨量器需要哪些物品?

学生思考:集水的东西、装水的容器、测量水的量杯等。 师:老师这里已经自制了一个测量雨量的工具,请同学们看一下。 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做一个雨量器呢?让我们动手来做雨量器并实际测测看。 课件出示(材料:剪刀、矿泉水瓶、纸条、透明胶带、水) 制作方法:

1.将可乐瓶或者矿泉水等塑料瓶子的肩部剪开(教师要指导学生的具体剪法:先在甁肩处开个小洞,然后以小洞为起点剪开,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将剪下的瓶口倒扣成漏斗状,是瓶口倒放在矿泉水中,用来收集雨水(防止水的蒸发);

3.用胶带将两部分粘一下,不要粘死,以后倒水时可取出就行; 4.在瓶子侧面贴上标尺; 5.将水量加到零刻度处。

(向学生说明也能够根据教材上的方法制作。但教师要向学生强调一些注意事项:所选择的材料必须是直通且透明的;刻度尺与杯底垂直;0刻度要与杯底对齐……)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作品互相展示。 活动二:测量降雨量。

师:现在我们的雨量器已经制作完成了,那我们如何使用雨量器呢?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来模拟测量降水量吧。

(1)师生共同讨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室外模拟测量降水量; (3)学会区分下雨等级的。

出示降雨等级表(也能够直接阅读教材) 降雨量登记表 等级 24小时的降水量 小雨 0.1~9.9毫米 中雨 10~24.9毫米 大雨 25~49.9毫米 暴雨 50~99.9毫米 大暴雨 100~249.9毫米 特大暴雨 大于250毫米 教师谈话: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就能够亲自测量降雨量的多少了。那么在外面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的大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 师生交流注意点

(1)应该把雨量器放在人少的地方,以免雨量器被碰到。 (2)应该把雨量器放到空旷的地方,不要被树和房子挡住。 (3)应该想办法把它固定住。 结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雨量大小的划分、雨量大小的测量及其雨量器的理解与制作都有了很丰富的理解。今后下雨的时候有机会使用自己制作的雨量器测量一下降雨的大小了。我们通过记录雨量的大小来知道天气状况,能够由此做出相对应的措施,来避免雨水带来的灾难。对雨量大小的记录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对未来的几小时、未来数日内的雨量有充分的预测的话,我们就能够对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