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0大风机制造商

10大风机制造商

来源:爱go旅游网


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

2011年,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电市场装机数据显示,全球风电产业2011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41000MW。这一新增容量使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达到238000MW。这一数据表明全球累计装机实现21%的年增长,新增装机增长达到6%。到目前为止,全球75个国家有商业运营的风电装机,其中22个国家的装机容量超过1GW。2013年4月17日,全球风能理事会在布鲁塞尔发布全球风电市场发展报告,该报告详尽描述了全球风电市场在2012年的发展情况, 并发布未来五年(2013-2017)的风电发展预测。尽管经济合作组织国家(OECD)的政策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并将显著影响未来几年全球的风电市场, 然而几个稳健的市场,如中国、印度和巴西,以及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市场,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拉动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

“尽管风电存在变化性,但是对于产业稳定发展的真正影响并非来自风电自身的变化性,而是设计能源政策的决策者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 Sawyer说,“所有那些一直以来推动风电发展的驱动因素依然存在,如保障能源安全, 不受燃料价格波动 的影响,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减缓气候变化,减少地区的空气和水污染等。目前,风电的价格正在越来越多的市场里变得具有竞争力, 而众多政府依然 大量补贴化石燃料,相当于鼓励排放二氧化碳,在2012年,这些排放所得到的补贴相当于$110/吨二氧化碳。”

2012年,美国和欧洲都实现了创纪录的新增装机容量,并且引领全球风电市场。 全球风电年新增总计达到44.8GW,比2011年增加了10%。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2.5 GW, 同比增长19%。 然而,展望未来五年,2013年的装机将略有下降,2014年后开始逐步恢复。全球在未来五年(2013- 2017)累计市场的平均增长率约在13.7%, 累计装机容量将实现翻番,达到536GW。

2009-2011年,中国保持年新增装机容量全球第一的位置。而2012年美国仅以164 MW的优势,重回年新增装机市场全球第一的地位。然而,美国的生产税收抵免(PTC)政策推迟到2013年1月1日宣布延续,意味着2013年美国市场的装机容量将陡然下降,而后在2014年逐渐恢复。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影响,欧洲各国的国内可再生能源政策具有不确定性,欧洲2012年的创纪录的装机容量将在很可能要到2014年才可能重演。

“欧洲国家不能保持其政策的可持续性,正在损害投资者的信心,而这将导致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成本不断上涨,使欧盟各国实现202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成本增加,”Thomas Becker,欧洲风能协会CEO称,“而一个雄心勃勃的2030年的目标将会大幅度降低各国政策的不确定性,还会创造就业和出口,同时促进欧洲全球领先的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

2012年,中国风电发展速度降低,产业进入调整期,市场总装机容量达到75GW,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敦促2013年18GW装机容量的目标实现。而印度在经历了一年的补贴政策中止后,市场将在2013年开始复苏,并在2014年继续之前的增长势头。巴西将继续领军拉丁美洲市场,并且有望在2013年实现年新增容量突破2 GW。而加拿大和墨西哥也都将在未来五年经历长足的发展。

在南非约有几百兆瓦的项目正在建设中,而2013年也将有大约500MW风电项目将进行财务结算,这将带来南撒哈拉非洲的一次风电建设风潮, 而非洲风电建设的风潮在2012年已经由埃塞俄比亚开始。埃塞俄比亚2012年实现了52MW的装机容量,更多的项目正在项目管道的不同阶段。在亚洲,巴基斯坦,蒙古, 菲律宾和泰国等国的风电发展也将在2013年后开始出现显著增长。全球在提倡清洁能源的今天,风力发电正成为电力行业不可缺少的一员。作为风力发电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力发电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简要介绍了全球比较重要的10家风机制造企业。

1、风机制造领头羊维斯塔斯(Vestas)丹麦

提及风机制造,维斯塔斯是一个很难被绕开的名字。来自丹麦的风电设备巨头以大约2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全球第一大风机制造商的位置。维斯塔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这一年,年仅22岁的铁匠汉森(H.S. Hansen)来到风力资源丰富的丹麦海滨小镇Lem,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坊。其后的几十年间,这间小小的工坊逐渐发展为一家私人有限公司。1945年,铁匠汉森之子彼得·汉森与9位同事合力创办了西日德兰钢铁技术公司,此后不久,这家公司即更名为今天的维斯塔斯(Vestas)。创建伊始,公司产品不过是搅拌器一类的家庭厨房用品。1971年,维斯塔斯聘用了一位工程师Bringer Madsen,开始尝试制造风力发电机。风机被设计为打蛋器的形状,不过,后来证明这种风机无法生产持续而有价值的电力。与此同时,在丹麦的另一座小镇上,两名铁匠也在研究风力发电机。他们找到维斯塔斯,并最终与该公司合作,制造出类似现代所用的三叶风机。

1979年,维斯塔斯出售并安装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这台机器的转子长10米,发电能力为30千瓦。由此,维斯塔斯正式踏上了风机制造之路。1985年,维斯塔斯成功研发世界第一台变桨距风机,使得风机叶片可以根据风况时刻微调叶片的角度,从而大大提升风机的发电量。这一特性很快成为维斯塔斯的卖点。然而,一年之后,维斯塔斯却经历了一场重大危机。19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为安装风机提供优惠政策专项税收立法到期。此举重创了维斯塔斯在美国的市场,并导致该集团一度宣告破产。这场危机使得维斯塔斯集团出售了大部分资产,但却很快于当年年底新建了维斯塔斯风力系统公司,开始专注于风能设备制造。

1990年,维斯塔斯研发了突破性的叶片,把重量从3800公斤降低到1100公斤。1995年,维斯塔斯海上风电启航,建造了全球首批海上风电场。1998年,维斯塔斯在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上市。2001年,该集团被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的设备供货商。

2004年末,维斯塔斯和另一家风力系统制造商尼格麦康(NEG Micon)合并,新企业仍冠以“维斯塔斯”的名字,并以高达34%的全球市场份额成为当时全球风电行业的领航者。 根据维斯塔斯公司网站提供的数据,如今的维斯塔斯已在全球五大洲的65个国家和地区安装了4万多台风机,平均每3小时就安装1台新的风机。截至2009年末,维斯塔斯全球总装机容量超过3.8万兆瓦。

维斯塔斯于1986年进军中国风能行业,在海南省和山东省安装了首批风机。在天津,维斯塔斯拥有中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制造厂,生产发电机、叶片、机舱、轮毂和控制系统。截至2009年12月31日,维斯塔斯已在中国安装了2043台风机,可提供2106.60兆瓦的发电量。维斯塔斯的风机遍布中国13个省区,从南方的广东到北方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以及西部的新疆和东部的浙江、福建。维斯塔斯还成立了中国海上风电业务办公室,专门负责中国海上风电业务的开展,并将依托天津生产基地,携2兆瓦和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进军中国海上风电市场。

2、GE能源公司(GE Energy)美国

美国电力行业巨头通用电气旗下的通用能源公司(GE能源公司)也是世界主要的风力发电机供应商之一。该公司于2002年开始进入风电业务领域。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截至2009年,GE能源公司装机总量排名全球第四,达到1.5万兆瓦。目前,该公司共有6个风机制造与组装工厂,分布在德国、西班牙、中国和美国。

GE能源公司与许多同类企业一样,不仅提供质量较高的风机叶片,而且能够提供先进的机组制造、维护方案等服务。目前,GE能源的风机产品装机容量在1.5兆瓦至3.6兆瓦之间,都具有变速变桨距运行的特征,而且配置了独特的电子控制装置,不仅能够用于陆上风电场,同时还可用于海上风电场。

GE能源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风机制造工厂建成于2006年,位于沈阳,负责提供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所有风机。GE能源公司还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下设风力发电机研发部、

设计部和系统部,这也是该公司四个全球性研发中心之一。亚洲最大的风场——中国江苏如东风场就采用了144台GE能源公司的1.5兆瓦级风机。这也是该公司全球销售量最好的机型之一,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全球就已经出售超过1万台。GE能源公司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地位也日渐上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已达20%。

3、Enercon公司--德国 (全球排名前列的风机企业中,德国公司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大多依托技术,以其精良的制造技术在业内站稳了一席之地。)

Enercon的名字对许多中国读者来说或许还有些陌生,然而,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最新数据,该公司2009年装机总量仅次于维斯塔斯,位列全球第二,该公司同时也是德国目前最大的风机制造企业。Enercon公司由德国工程师Aloys Wobben带领其团队于1984年创立,总部位于德国北部的Aurich。

或许因创始人员均为工程师,技术创新一直是Enercon公司的强项。该公司所生产的风机叶片等主要构件均为其自主研发。1991年,Enercon公司开发了世界上首个无齿轮(直驱型)风力涡轮机,该机采用了一种新型变速箱,可以提高风力发电机的转速。1993年,该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这种风力发电机,并制定了能源输出、可靠性和服务寿命等方面的新标准。2002年,该公司安装了第一台4.5兆瓦风机,直至2004年底此种机型还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风力发电机。不过,由于创始人Aloys Wobben认为海上风电的成本与风险都远高于陆上风电,因此,Enercon公司至今一直未涉足海上风电领域。

Enercon公司的主要市场在德国本土。2009年,该公司在德国安装风机约8000台,装机容量超过1万兆瓦,在德国市场所占份额超过60%;全球范围内,Enercon共安装超过1.6万台风机,装机总量达到2万兆瓦。该公司在瑞典、巴西、印度、土耳其和葡萄牙均设有生产车间,在全球15个国家设有销售办公室。Enercon公司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

4、恩德公司(Nordex)德国

恩德公司于1986年在丹麦成立,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以生产风力发电机为主。1987年,

该公司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0千瓦级系列风机;1995年,公司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2000年公司将总部迁至德国汉堡,重组资产,生产了全球第一台2.5兆瓦级风机;2001年,恩德公司正式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2005年初,恩德公司完成资本重组,进一步增强了在全球的市场竞争实力。如今,恩德公司在德国、丹麦、印度、中国、西班牙等地均设有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根据Enercon公司的数据,仅2008年,恩德公司新增装机容量增长就达到60%。2009年,恩德公司还成为德国市场前五名风机制造商之一。 恩德公司自1995年开始在中国的业务。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风机制造商之一,首先于1998年在西安建立了合资企业进行风机的组装。到目前为止,恩德已经在中国安装超过350台风机。在这些风机中包括由DEG(德国投资发展协会有限公司)融资建成的青岛华威风场。这是当时国内第一家风场,并且全部采用兆瓦级风机。2006年底,在银川成立了恩德(银川)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致力于1.5兆瓦风机机舱的组装。此外,恩德还在2007年1月在东营市成立叶片制造厂,专门生产1.5兆瓦风机的叶片。

5、西门子(Siemens)德国

西门子(Siemens)公司是有160年历史的大型跨国企业,总部设在德国柏林和慕尼黑,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电子公司之一。电力是该公司6大主要业务之一。2004年,西门子成功收购了丹麦Bonus能源公司(Bonus Energy A/S)。从此,西门子公司的风力发电部门开始跻身于全球主要风机供应商行列。在收购Bonus的同时,得到了该公司的叶片专利技术IntegralBlades,取得核心竞争力;并拿到了Bonus在风机设备和海上风电场的订单。Bonus公司的主要研发人员也成为西门子风能部技术主管。

西门子正式进军风电产业后,美国成为其首个海外扩张战略重点。德克萨斯州的风力发电场就订购了70套西门子出产的系统。此外,西门子的风电机组还出口中国、印度、加拿大的相关企业。除了风电机组的外销,西门子还通过在海外兴建制造工厂的方式加速对外扩张,提升全球范围内的制造能力。2006年,西门子在美国的第一个风机叶片制造厂落户爱荷华州,成为该公司全球战略计划的重要一步。据了解,西门子在海上风电业务方面实力强劲。目前,在全球已成功为7个项目安装了总装机容量逾600兆瓦的风电机组,

而且正在执行累计容量达3300兆瓦的一系列风机订单。西门子不仅设计制造了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世界第一台大型漂浮式海上风机,同时也将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场提供175台风机,装机总量达到630兆瓦。

2009年,西门子正式进军中国风电市场。公司在上海投资5.81亿元建立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西门子风力发电叶片(上海)有限公司。按照计划,投产初期,西门子将生产2.3兆瓦及3.6兆瓦风机的叶片,生产基地计划年均生产能力为500兆瓦。首批风机叶片及机舱将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出厂。在上海的布局,也为西门子未来发展海上风电业务埋下了伏笔。

6、瑞能公司(Repower)德国

成立于2001年的德国瑞能公司(Repower Systems AG)是一家从事风机研发、生产、组装的企业。成立当年,该公司就跻身全球十大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之列,在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0%。该公司曾生产出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5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并在2008年将该风机发电能力提升至6兆瓦。瑞能公司的产品在加拿大、法国等市场都赢得大量订单。2009年,瑞能公司在德国本土市场份额接近10%,成为德国五大风机制造商之一。2006年,瑞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后发制人,迅速赢得了市场信任。2006年,瑞能公司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英国宏腾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瑞能北方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在内蒙古生产制造低温型2兆瓦风机。

7、歌美飒(Gamesa)(西班牙之风)

歌美飒集团不仅是西班牙风机制造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风机制造商之一,更是维斯塔斯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强悍竞争对手。

歌美飒集团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大区首府维多利亚的阿瓦拉地区,2000年前后进入风电行业。最初,该集团曾与维斯塔斯合资进行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之后不久,歌美飒收购了维斯塔斯40%的合资股份,并终止合作关系。此后,歌美飒集团在风电行业迅速成长。该集团业务领域除风机制造外,另有风场开发、建设、运营等。

有数据显示,歌美飒在西班牙风机制造市场拥有超过半数的份额,而截至2008年,歌美飒在全球也拥有约12%的市场份额。

2005年,歌美飒集团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于次年成立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专门制造和装配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当年9月,在天津的风电设备工厂正式投产,歌美飒集团在中国的装机容量也逐年增加,截至2008年,歌美飒在中国新增装机超过50万千瓦,约占外资新增装机总量的33%。

8、安迅能能源公司(Acciona Energy)(西班牙之风)

安讯能能源公司隶属于西班牙建筑商安讯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场营造商与开发商。公司数据显示,2004年至2009年间,该公司共生产了2139台风力涡轮机,总装机容量达到3211.50兆瓦,跻身全球主要风机制造商行列。

安讯能能源公司主要业务多集中于西班牙本土,目前拥有三座风机制造工厂,其中两座在西班牙,一座在美国,年生产能力为2025兆瓦。截至2009年底,包括美国、墨西哥、中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在内的全球12个国家的风力发电场,均安装有安讯能能源公司制造的风机。

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安讯能集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西商务集团签署协议,在中国江苏省南通市投资建成了中国国内最大的一家风电设备制造厂,这也是中国国内首家利用西班牙技术建设的风机厂。

9、印度风能之子苏司兰能源公司(Suzlon)

印度人图尔西·坦提(Tulsi Tanti)最初在印度创立跨国绿色能源企业时,曾有批评家认为,这对于饱受停电问题困扰的印度而言,简直是无稽之谈。然而,短短十几年时间,坦提已将其创办的苏司兰能源公司(Suzlon Energy Ltd.)一手打造为全球名列前茅的风机制造企业。公司90%的订单来自印度以外的市场,其中包括美国、南美洲的许多地区。

苏司兰目前已经成为一家主要从事风能技术设计开发、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风力发电场设计、建造及技术咨询服务的综合性跨国公司。该公司风机总装厂及零部件生产厂设在

印度,国际销售总部位于丹麦,研发机构设在德国和荷兰,现在北京也设有办事处。公司重点开发的是兆瓦级风机,已经连续7年位列印度最大风机制造商,占目前印度市场份额的1/3,曾开发总装机容量为200兆瓦的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2004年,该公司就已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9%,在全球风机制造商中排名第六,在亚洲更是排名第一。

苏司兰作为一家印度企业,先是在本土突破外企包围,成为印度国内领军企业。在印度成功上市后,苏司兰又迅速展开全球扩张。2006年,苏司兰以5660万美元价格收购比利时风机齿轮箱制造商汉森传输有限公司(Hansen Transmissions)。同年,苏司兰将其战略目标瞄准了中国,成立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并投资6000万美元建设整体风力涡轮发电机生产厂,主要生产1.5兆瓦级风机。

10、中国最早风机制造企业金风科技

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风电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涌现出如金风科技、华锐风电等一大批风电企业。其中,1998年成立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风科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大型风电技术设备研发和制造企业。

截至2009年9月,金风科技累计签订销售风力发电机组6336台,完成安装4691台,累计装机容量约5200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经遍布全国19个省区,累计排名中国第一。另据全球风能理事会最新统计,金风科技已经位列全球十大风机制造商行列。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风机制造企业,金风科技首先是牢牢把握国内市场,同时加大海外扩展力度。2006年,金风就已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33%,同年,在德国注册设立金风风能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在当今风电激烈的竞争中,金风科技主要通过加大技术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2007年,该公司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2008年,金风科技又收购了在直驱永磁技术研发方面领先的德国Vensys公司,并以此为依托建

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拓展欧洲市场。同时,金风科技还注册成立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分支机构,积极开展在上述国家生产设施、营销及服务网络的建设。2009年,金风科技投资开发了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风电场项目,并成功实现了3台1.5兆瓦直驱永磁发电机组的并网运行,成为中国风电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第一个投资加产品输出项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