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大悟劳动保障事业快速发展
——大悟县劳动就业管理局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是全国著名的老苏区,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1986平方公里,辖3乡14镇,359个行政村,总人口6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2万人,城乡劳动力高达36.8万人,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社会劳动力较为丰富的山区农业大县。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一系列关于加强基层劳动平台建设的指示精神,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完善功能,使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劳动保障事业呈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一、 政府重视,财政支持。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县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缺乏基层工作平台和手段,触角一直难以延伸到乡镇基层,工作上也存在断层断档,管理不到位等俱多问题。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有利契机,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县委县政
1
府的高度重视,着力解决基层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编织,并将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了县财政预算。同时,在“大悟县劳动就业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大悟县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常务副县长陈东同志任组长,成员由劳动、财政、土管、工商、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立后,曾先后三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相关工作。今年8月16日,在刘集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召开了现场工作会,总结推广城关镇、宣化镇、刘集镇三个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建设经验(这三个所今年已全部达到了“六到位”和“六统一”的标准),进一步将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引向了深入。
如果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那么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就是我县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保障。因为县财力问题,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办公服务场所一直未得到切实解决,成为制约我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发展的瓶颈。我们也一直在为此事不停思索,绞尽脑汁寻找解决的途径。我们想到乡镇机构改革后,农业税取消,乡镇财政所职能进行了调整,工作简化了,场地资源丰富,而且各乡镇财政所面临人员需要重新安臵的难题, 我们能不能充分利用各财政所资源,实现合署办公呢?这样既能解决我们场地不足,人员不齐的问
2
题,又能解决财政所人员裁减带来的重重矛盾,为此我们请示县政府后,多次与财政进行了沟通协商,终于在去年11月20日举行的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协调会上,得到了县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并就场地、人员、职能、经费等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实现了合署办公,形成“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为我县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
二、 建好平台,选好人员。
根据孝劳社办(2009)18号文件规定,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办公和服务场所面积要与实际需要相适应,办公场所应不少于80平方米,其中直接用于服务对象的使用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经过财政所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合署办公,今年8月,我们组织了专项检查,全县17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和6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的场地面积全部达到了此项要求,其中城关镇、宣化镇、刘集镇三个劳动保障服务所的面积都在90平方米以上,并且符合“六到位”和“六统一”的要求。并逐步形成了以点到线,以线带面的良好效果,全县6个社区也先后全都创建为“充分就业社区”。2008年10月,县政府又拨付2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各所(站)的办公和设施条件,增添了微机、打印机、传真机、办公桌椅等必要设备设施。
经过建设,目前,我县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已初步具
3
备了专业、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办公条件,那么选好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工作人员就是做好基层劳动保障的关键。为此,我们根据劳动和财政达成的意见,从各乡镇财政所选定了一名副所长任劳动保障服务所所长,并选调1—2名财政所工作人员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选定的人员既要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要有较好的文化素质,更要有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热情,这为我们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选定,又有不同之处,他们全来自本社区内,每个社区配备工作人员2人,其中站长从社区内各破产企业的人事科长中选定,因为他们熟悉社区的状况和环境,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目前,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共52人,全都落实了编制和工作经费,40周岁以下占8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45%,是一支年青的充满活力的队伍。
同时,县委组织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悟组通[2010]39号),专门就选聘365个行政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制定出台了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以县就业服务中心为主体,辐射全县17个乡镇、6个社区和全县365个行政村的网络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
三、 明确职责,制定目标。
根据省、市对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制定和印发了《大悟县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
4
职责》和《大悟县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以及两项工作制度,并要求各所、站将职责、制度上墙,向基层民众和服务对象公开。
在制订了职责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做好“五清楚”,建好“六本帐”,抓好“七送到”的具体工作要求。“五清楚”即:摸清本辖区失业人员的失业时间、技能状况、家庭情况、就业愿望、就业去向;“六本帐”即:建立失业人员台帐、就业安臵台帐、用工信息台帐、就业困难人员跟踪服务台帐、职业技能培训台帐,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台帐;“七送到”即:为服务对象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送温暖、送信心、送服务。
然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手少,业务广,任务重,环境差等客观因素,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人力资源状况、就业服务等主要指标纳入各乡镇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乡镇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劳动保障服务所开展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我局还制订了年终具体考核(验收)办法,并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查,落实奖惩制度,对成绩优异的乡镇给予不低于1万的奖励资金,并组织全县各所(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参观学习,交流工作经验,对完成任务不及时,年底考核不达标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5
随着基层保障服务平台建设的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工作职能不断明确,功能逐渐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我县的就业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止8月底,全县实现创业314人,带动就业1337人;城镇新增就业安臵6732人,再就业1625人,组织免费再就业培训731人,就业前培训655人,在乡镇开展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农民达3219人。今年我们共组织劳务输出6951人次,在组织输出过程中,从宣传动员、组织报名、购买车票,沿途护送、岗位安臵、跟踪服务等环节,都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
我们还指导各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完成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这是我县有史以来,第一次真实、全面、准确、实时的掌握了我县人力资源的状况,并以镇、村组为单位建立健全了电子和纸质两种台帐,其中纸质台帐达10万份。假如没有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建设,没有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全力投入,这项浩大复杂的工作仅仅依靠我们劳动保障部门,是绝不可能这么快速准确的完成。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