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 第3O卷第7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1】1.2o11 V01.3O N0.7 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1.07.032 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李建荣,钱松,王斌 (扬州7-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摘要:精品课程的建设是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结合精品课程“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的 建设,从内涵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工学结合、“双证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设、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阐述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以期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1)07-0076—02 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在专业教学改革中是一项 系统工程。“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是我院应用电子技术 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在课 程建设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 二、以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为依托,构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 在教高[2006]l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重视学生校内学 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 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 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习和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 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努力 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建立了相对合理的知识 结构,在不断规范课程教学的进程中,逐步实现课程教学理 念现代化、教学内容和体系现代化、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在教 与学相结合、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训项目建设相结合方面起到 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J。 一、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 , 探索校企合作新思路,经过几年的努力,针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特点,在扬州地区建立了二十多个适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 选派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并且企业还为学生提供了电子 高等职业学院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符合现代高等职 业教育教学以及教学改革的需要。课程要体现基于工作过 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特色。 在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体现了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在精品上多下工夫,体现高等职业教育 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的平台。 三、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构建“双证课程”体系, 完善“双证书”教育 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逐步 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 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 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 有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 的办学特色: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 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学习情境的组织与实施,能及时 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了充分保证电子线路 板设计与制作课程实践环节的完成,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分析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为该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性教 学环境,建立了“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实训室,教师还结 合<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教材和教学内容设计并制作了 四象限光探测器、PIC激光控制器、电子万年历等设计项目, 上”。《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均明确规定在职业院校推 行“双证制度”,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双证制度”,并不 是延长教学时间,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通过这些工程项目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保证了教学师资方面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0—11—30 以适应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作为准则。基于高等职业教育 的特点,在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将以前基于学科体 基金项目:2008年院级精品课程课题;2010年江苏省精品课程课题 作者简介:李建荣(1979一),男,江苏姜堰人,讲师,从事电子线路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一76— 系的教学内容结合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整合为典型的学习 情境,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创设开放式 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应用电子技术专 业机房对外开放,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问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 以及专业技能,学院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行考前强化辅 导,提升学生考证的通过率。并且课程的期末成绩参考考证 成绩,因此“双证书”教育在学生今后的就业中具有明显的 岗位技能的主讲教师,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聘请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积极参与到教 学过程中来,课程组主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得到 相应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加强了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 建设工作。 目前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作为院级优秀教 学团队,其队伍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师水平高,教学效果 好。专职教师由教授、副教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讲师、 竞争优势 J。近年来我院相关专业的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 过率达到了98%以上。 考评员等17人组成,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及引进企业人 四、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有效组织教学环节 1.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环节的工程化 才共6人参与课程开发全过程。课程组多次组织专业骨干 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 ,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提升教 师的专业技能,为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深入扬州 就教学方式而言,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不同 于一般理论课的教学,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典型电 子产品印制板设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学中,我 们引入了企业开发的实际产品作为本课程的若干学习情境, 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每个学习 情境使得学生掌握某一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每个学习情境的 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能够逐步地 提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第一个学习情景中,学生需要掌 握的是单面板的绘制以及手工制作的方法与工艺。在第二 个学习情境中,学生掌握的是较为复杂的单面板的设计与应 用雕板机进行电路板的加工的方法技巧。在学习情境三单 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中,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自动布线设计 电路板的方法步骤。在其中主要是掌握布局工艺以及布线 要求,同时掌握小型电路板快速设计的方法以及制作工艺。 最后一个学习情境时钟电路的设计则综合了电路原理图的 绘制、电子元器件的布局、自动布线、手工调整等综合技能。 在设计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实际的工程化产 品的设计方法。 2.以课程网站为平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网站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 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资源是一项 重要的优质资源,网站是本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的集成。 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相关内容,如教学大纲.、 授课计划、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在线测试等资源 均已上网,已成为在校学生的网上助学系统,成为教师的教 学辅助系统,成为师生及时交流的窗口,对其他兄弟院校相 关专业的课堂教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辐射作 用 ]。网站平台教师可以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及批改,其结果 可以作为课程的平时成绩的参考。另外,课程网站的建设也 是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良好的教学手段,是学生在课后进行 学习、交流和作业完成等方面的助学工具。通过实际教学的 检测,课程网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效果起 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促进“双师型”师资队 伍建设 精品课程的标准之一是拥有高水平、具有企业一线生产 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扬州扬视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每学 年每名教师必须深入企业锻炼至少两个月。 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建设不断适应高职教 育发展规律的“双师型”、“创新型”师资队伍,经过几年的教 学实践,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一支师德崇高,特色鲜明、结构优 化、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 六、加强教材建设,保证教材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 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教材的开发编写 过程中,特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技术专家把关,保证 教材内容新鲜、适用。通过与企业人员探讨进行教材编写, 不仅丰富了教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教师的授课水平得到 真正的提升 J。 我们在前年就着手编写了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正式出 版,在教材编写中按照“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以必须够用 为度”的原则,符合高职高专的办学特色,教材的编写中采用 四个学习情境作为教学内容,其中每个学习情景包含三个子 学习情境,以及课后的练习题。在教材中,l四个学习情境分 别为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和时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四个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使得学生能够 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电子线路板的设计方法与技巧。 参考文献: [1]范次猛.《电机与电气控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6):100—102. [2]周国烛.刍议《CAD技术与应用》精品课程建设[DB/ 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06—05. [3]燕志明,周显平.《工程测量》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 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9,(06Z):28—29. [4]罗晓青.《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精品课的建设与实践[J]. 科技资讯,2010,(11):224—225. [5]阮予明,林党养,吴育钊.《机械制图与CAD))精品课程建 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04—1O5. 一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