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1. 合用范围 2. 施工准备 3. 施工环境 4. 施工内容 5. 质量标准 6.
施工质量保证举措7. 成品保护
1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1.合用范围:网络和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
统、入侵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安装、泊车库
(场)管理系统。施工
内容包含线管安装、支吊架安装、桥架安装、电源及通信线的敷设、 各个通信设备的安装、控制柜安装。
2.施工准备:
施工技术准备:组织图纸会审、专题议论会,充足认识设计意
图。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并报监理工程师
同意。组织施工作业人员熟习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勘探工地现
场,掌握系统设计企图、功能特色,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学习有关安 全知识,加强质量意识。
资料、设备准备:
资料、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质检报告,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检报告、说明书等;进口产品应供给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保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
检查线缆、设备的品牌、产地、型号、规格、数目及外观,主
要技术参数及性能等均应切合设计要求, 表面无损害,填写进场检验
记录,并封存线缆、器件样品;
有源设备应通电检查,确认设备正常。
机具、仪器与人力准备应切合以下规定:
安装工具齐备、完满,电动工具应进行绝缘检查;
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丈量仪器和丈量工具应依据国家有关法例进行标定;
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
3.施工环境:
2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施工现场应具备知足正常施工所需的用水、用电等条件;
施工用电应有安全保护装置, 接地靠谱,井应切合安全用电接地
标准;
4.施工内容:包含线管安装、 支吊架安装、 桥架安装、线缆敷设、
设备安装。
线管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穿线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洁净干燥,管口应有保护举措和进行封堵办理;
明配线管应横干竖直、摆列齐整;
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坚固;管卡设置应切合以下规定:
1)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 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
2)在距离盒、箱、柜等边沿的 150mm~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
3)在中间直线段应平均设置管卡。 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切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 GB 50303—2002中表的规定;
线管转弯的曲折半径不该小于所穿入线缆的最小同意曲折半
径,且不该小于该管外径的 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 50mm时,曲折半径不该小于该管外径的 10倍,
砌体内暗敷线管埋深不该小于 15mm,现浇混凝土楼板内暗敷线管埋深不该小于 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该小于 25mm;
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结时,应采纳锁母将管口固定坚固;
线管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套管,穿墙套管应与墙面平
3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齐,穿楼板套管上口宜超出楼面 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面
平齐;
与设备连结的线管引出地面时,管口距地面不宜小于
200mm;
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箱、柜时,宜超出箱、柜内底面
50mm;
线管两头应设有标记,管内不该有阻挡,并应穿带线;
吊顶内配管,宜使用独自的支吊架固定,支吊架不得架设在龙
骨或其余管道上;
配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赔偿装置;
镀锌钢管宜采纳螺纹连结,镀锌钢管的连结处应采纳专用接地
线卡固定跨接线,跨接线截面不该小于
4mm2;
1.5倍~ 3.0
非镀锌钢管应采套管焊接,套管长度应为管径的
倍;
焊接钢管不得在焊接处曲折, 曲折处不得有曲折, 折皱等现象,镀锌钢管不得加热曲折;
套接紧定式钢管连策应切合以下规定:
1)钢管外壁镀层应完满,管口应平坦、圆滑、无变形;
2)套接紧定式钢管连结处应采纳密封举措;
3)当套接紧定式钢管管径大于或等于 32mm时,连结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该少于 2个。
室外线管敷设应切合以下规定:
1)室外埋地敷设的线管,埋深不宜小于 0.7m,壁厚应大于等于
2mm;埋设于硬质路面下时, 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排水举措;
2)进出建筑物线管应做防水坡度,坡度不宜大于
15‰;
3)同一段线管短距离不宜有 S弯;
4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4)线管进入地下建筑物, 应采纳防水套管,并应做密封防水办理; 支吊架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 1.5m~2.Om,同向来线段的支吊架间距应平均;
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 0.5m内,应安装支吊架;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显然歪曲,焊策应坚固且无明显变形、焊缝
应平均平坦,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
支吊架采纳膨胀螺栓连结固定应紧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支吊架应做防腐办理;
采纳圆钢作为吊架时,桥架转弯处及直线段每隔 30m应安装防晃支架。
桥架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桥架切割和钻孔断面处,应采纳防腐举措;
桥架应平坦,无歪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样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实,盖板应齐备、平坦;
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 (包含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 )处应设置赔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赔偿余量;
桥架与盒、箱、柜等连结处应采纳抱脚或翻边连结,并应用螺丝固定,尾端应封堵;
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距离不宜小于 2.2m,顶部距楼板不宜小于0. 3m,与梁的距离不宜小于 0.05m;
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一样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
火封堵;
5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纳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
线缆敷设应切合以下规定:
管线和槽架内穿线宜在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配线施工以前,应将线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消除洁净;
配线原则上能够采纳同槽分开方式敷设,可是弱电线路和强电线路应分线槽敷设。 特别是电视信号线、 网线和动力线互相之间应有优秀的障蔽和互相隔绝度,以防备信号串扰和电磁扰乱;
管线槽内导线的总截面积 (包含外护层 )不该超出管槽截面积60%。敷设于垂直或水平管线槽中的导线每超出 5m长度时,应在管线槽内或接线盒中加以固定, 导线穿入管线槽后, 在导线穿出口处直至电气设备接线端应装软护线套以保护导线防备外力的破坏;
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该受外力挤压和损害;线缆布放宜留不小于 0.15mm余量;
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 4对对绞电缆的长度不该大于
90m;
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线缆敷设备工时,现场应安装坚固的暂时线号标签,线缆上配线架、打模块前应安装永远线号标签;
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且不该悬空、不受牵引力。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纳绑扎或其余形式固定;
距信息点近来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宜留有不小于 0.15mm的余量;
线缆敷设拉力及其余保护举措应切合产品厂家的施工要求;
6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线缆曲折半径宜切合以下规定:
1)非障蔽 4对对绞电缆曲折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 4倍;
2)障蔽 4对对绞电缆曲折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 8倍;
3)骨干对绞电缆曲折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
10倍;
4)光缆曲折半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 10倍;
宽带和电话系统施工应切合以下规定
:
光缆开盘后应检查光缆表面有无损害,光缆封头能否优秀,并
应检查光缆合格证及检验测试数据。 并进行衰减及长度测试, 看光纤衰减能否切合要求及有无断纤现象存在;
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记名称应与设计符合,各种标记名称应一致,标记地点正确、清楚;
插座安装 :宽带和电话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展的地方, 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同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超出地面 30cm,若地面采纳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该有松动现象;
分线盒的安装 :分线盒明装在相应楼层的弱电井墙壁上, 安装高度距地面为米;
有线电视系统施工应切合以下规定 :
分派网络的安装和施工 :电缆敷设应横平竖直, 转弯处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 6倍。电缆的接头应严格依据步骤和要求进行。放大器与分支器、分派器的安装要有一致性、坚固、雅观、便于调试;
放大器、分派器和分支器的安装:设置总放大器箱,箱内用来安装平衡器、衰减器、分派器、放大器等零件。各分支电缆经过暗装
7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的穿线管通向每个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盒的安装 :用户终端盒是系统向用户供给信号的装置,经过电缆与有线电视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视机等的有线电视输入端相
连,这样用户便可享遇到有线电视系统供给的电视、 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用户终端盒面分面板和底座两部分,底座为 86×86标准盒,一般预埋在墙内。面板接好分派电缆就能够安装在底盒上;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机架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 ,安装应竖直安稳 ,垂直误差不得超出
1‰;
几个机架并排在一同,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
前后误差不得大于 3mm,两个机架中间空隙不得大于
3mm。关于互相
有必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误差不得大于 5mm;
控制台应安置竖直,台面水平 ,附件完好,无损害,螺丝紧固,台面整齐无划痕;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靠谱,安装应坚固;内部接线应切合设计要求,无歪曲零落现象;
监控室内,电缆的敷设应切合以下要求:
1)采纳地槽或墙槽时,电缆应从机架、控制台底部引入,将电缆
顺着所盘方向理直,按电缆的摆列序次放入槽内 ,拐弯处应切合电缆曲率半径要求。 电缆走开机架和控制台时, 应在距起弯点 10mm 处成捆空绑,依据电缆的数目应每隔 100~200mm 空绑一次。
2)采纳架槽时,架槽宜每隔必定距离留出线口。电缆由出线口从
机架上方引入,在引入机架时,应成捆绑扎。
3)采纳电缆走道时,电缆应从机架上方引入,并应在每个梯铁上
进行绑扎。
8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4)采纳活动地板时, 电缆在地板下可灵巧布放, 并应顺直无扭绞 .
在引入机架和控制台处还应成捆绑扎。
5)在敷设的电缆两头应留适量余量,并标示显然的永远性标记。
6)引入、引出房子的电 (光)缆,在进出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
引入、引出的电 (光)缆,在进出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
电(光)缆的最小曲折半径。电 (光)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应设支持物。电 (光)缆应固定 (绑扎 )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
1m。
7)监控室内光缆的敷设,在电缆走道上时,光端机上的光缆宜预
留 10m;余缆盘成圈后应妥当搁置。 光缆至光端机的光纤连结器的耦合工艺,应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
监督器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要求:
1)监督器可装设在固定的机架和柜上, 也可装设在控制台操作柜
上。当装在柜内时,应采纳通风散热举措;
2)监督器的安装地点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
当有不行防止的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3)监督器的外面可调理部分,应裸露在便于操作的地点,并可加
保护盖。
摄像机、云台和解码器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1)将摄像机逐一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 察看监督地区的覆盖范围
和图像质量,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
2)检查云台的水平、垂直转动角度,并依据设计要求定准云台转
动起点方向;
9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3)在挪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翻开镜头盖。摄像机的安装
应牢靠、坚固。
4)在高压带电设备邻近架设摄像机时,应依据带电设备的要求,
确立安全距离。
5)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 lm 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 其实不得用插头蒙受电缆的自重。
6)确立摄像机的安装地点时应试虑设备自己安全,
其视场不该被
遮挡:
7)架空线入云台时,滴水弯的弯度不该小于电
(光)缆的最小曲折
半径;
8)安装室外摄像机、解码器应采纳防雨、防腐、防雷举措; 光端机、编码器和设备箱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1)光端机或编码器应安装在摄像机邻近的设备箱内,
设备箱应具有防尘、防水、防盗功能;
2)视频编码器安装前应与前端摄像机连结测试,
图像传输与数据
通信正常后方可安装;
3)设备箱内设备摆列应齐整、走线应有表记和线路图。 应用软件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1)应按设计文件为设备安装相应的软件系统,系统安装应完好; 2)应供给正版软件技术手册;
3)服务器不该安装与本系统没关的软件;
4)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应设置为自动更新方式;
5)软件系统安装后应能够正常启动、运转和退出;
10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6)在网络安全检验后, 服务器方能够在安全系统的保护下与互联
网相连;
入侵报警系统设备的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探测器应安装坚固,探测范围内应无阻碍物;
室外探测器的安装地点应在干燥、通风、不积水处,并应有防水、防潮举措;
磁控开关宜装在门或窗内,安装应坚固、齐整、雅观;振动探测器安装地点应远离电机、水泵和水箱等振动源;紧迫按钮安装地点应隐蔽、便于操作、安装坚固;
红外对射探测器安装时接收端应避开太阳直射光,避开其余大功率灯光直射,应顺光方向安装。
可视对讲系统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墙体上安装预埋型门口主机安装高度是预埋盒上沿距地面,边沿距门口 13CM。防盗门上安装主机是上沿距地面。
进线预埋管应为 20-25。入管方式最好为从门口主机预埋盒底部穿入加装金属软管入门体。
层间分派与电源箱安装说明: 有电井可走金属线槽、 直通管、预埋管。管径为 20-25(可依据管线长度而定) 。和其余弱电线走同一金属线槽时(若有视电线、宽带、电话等)线槽中间应当加装金属隔
板。金属线槽应统做一致接地办理 .电源箱、层间分派器、联网器,出线盒应当高于地面。
室内分机安装说明 : 室内分机的穿管布盒要充足考虑到强电开关安装高度,尽可能与其平行。 室内分机 86 盒与强电开关 86 盒之间应当保持相应距离。距离最小不小于 20-25CM。
11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泊车库 (场)管理系统安装应切合以下规定:
读卡器宜与出票 (卡)机和验票 (卡)机合放在一同,安装在车辆进出口安全岛上, 距栅栏门 (挡车器 )距离不宜小于, 距地面高度宜为~;
泊车场 (库)内所设置的视频安防监控或入侵报警系统, 除在收费管理室控制外, 还应在安防控制中心 (机房 )进行集中管理、 联网监控。摄像机宜安装在车辆行驶的正前面偏左的地点, 摄像机距地面高度宜为~,距读卡器的距离宜为 3~5m;
车辆检测地感线圈宜为防水密封感觉线圈 ,埋设地点应居中,与读卡器、闸门机的中心间距宜为 0.9m~1.2m。其余线路不得与地感线圈订交,并应与其保持许多于的距离;
挡车器应安装坚固、平坦 ,安装在室外时,应采纳防水、防撞、防砸举措;
车位情况信号指示器应安装在车道进出口的显然地点,安装高度应为 2.Om~2.4m,室外安装时应采纳防水、防撞举措;
5.质量标准:
桥架、线管及接线盒应靠谱接地;当采纳结合接地时,接地电阻
不该大于 1Ω。
桥架切割和钻孔后,应采纳防腐举措,支吊架应做防腐办理;
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拉线盒等连结时应采纳锁母,线管、
箱盒应固定坚固;
吊顶内配管,宜使用独自的支吊架固定,支吊架不得架设在龙
骨或其余管道上;
套接紧定式钢管连结处应采纳密封举措;
桥架应安装坚固、横平竖直,无歪曲变形;
12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信息插座安装标高应切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标明要求时, 其插座宜与电源插座安装标高同样。
机柜内线缆应分别绑扎在机柜双侧理线架上,应摆列齐整、雅观,配线架应安装坚固,信息点表记应正确。
光纤配线架 (盘)宜安装在机柜顶部,互换机宜安装在铜缆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 (盘)之间。
配线间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机柜应靠谱接地。
跳线应经过理线架与有关设备相连结,理线架内、外线缆宜整理齐整。
线缆两头应有防水、 耐摩擦的永远性标签, 标签书写应清楚、 准
确。
管内线缆间不该拧绞,不得有接头。
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 应采纳金属软管连结, 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超出 2m,不得将线裸露。
桥架内线缆应摆列齐整,不得拧绞;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
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于
1.5m。
桥架、线管线缆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设置赔偿装置。线缆应留余量;
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一样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线管的孔洞,应有防火封堵;
线缆两头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远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楚、正确;
桥架、线管内线缆间不该拧绞,线缆间不得有接头。
6.施工质量保证举措:
13 / 14
弱电及智能化系统作业指导书
严格依据施工图及会审记要,技术更改通知等技术文件进行施
工。
严格依据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及标准图集施工;
成立以项目经理负责、质检部门监察检查、总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
原资料、加工件、设备等一定具备合格证、技术说明书、材质证明等,根绝使用 “三无 ”产品,把好进货渠道关,进场资料一定经专职质检人员查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坚持 “三检 ”制度,对存在的质量隐患及质量通病应立刻进行整顿及消除。
按施工阶段区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监察、查收。
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查收,隐蔽工程一定经专职质安员和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同并在隐蔽资料上署名后,方可进行隐蔽。
坚持向班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7.成品保护:实行掩盖和包裹,防止污染或破坏。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