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工作参考流程
(一)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
1.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人)
①本人自愿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②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基本情况。
↓
2.确定积极分子(党支部)
①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群团组织推优 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②党组织应当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
3.培养教育(党组织)
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 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端正他们的入党动机。 ↓
4.定期考察(党支部)
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 1 —
(二)发展对象确定和考察
5.发展对象确定(党支部)
①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 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②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 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 ↓
6.政审(党组织)
①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②政治审查内容: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 属和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③凡是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
7.集中培训(基层党委、县级党委组织部门)
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培 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未经培训的,除个别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 2 —
(三)预备党员的接受
8.预审(党支部)
①支部委员会应当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预审; ②基层党委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进行审查,根据需要听取执纪执法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③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 ↓
9.公示(党支部)
对已通过上级党委预审的发展对象,在提交支部大会表决接收为预 备党员前,党支部应以广泛性、实效性和便于群众监督为原则,在其工作地、居住地等适当范围内,以公示栏公布、文件通知等方式 进行基本情况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 示对象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或居住地)、培 养联系人,公示对象的培养教育情况、现实表现情况和奖惩情况以及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时限等。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
10.填写《入党志愿书》(发展对象、介绍人)
党支部向发展对象解释志愿书中的各项内容,志愿书一般由发展对象 亲自填写,入党介绍人指导,填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不允许涂改,志愿书填写后,由党支部审阅。
— 3 —
↓
11.召开接受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党支部)
①经基层党委预审合格的发展对象,由支部委员会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②接收预备党员的党员大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以上方能召开; ③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程序是: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 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 织说明的问题;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与会党员对发展 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④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
12.填写党支部决议报上级党委审批(党支部)
①党支部应当及时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连 同本人入党志愿书、政治审查材料、培养教育考察材料等一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②支部大会决议主要包括:发展对象的主要表现;应到会和实际到会 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表决结果;通过决议的日期;支部书记签名; ③预备党员必须由党委(工委,下同)审批。 ↓
13.与发展对象谈话(党委)
①党委审批前,应当指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同发展对象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 ②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 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 4 —
↓
14.党委审批(党委)
①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和表决; ②党委审批意见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党支部应当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 宣布; ③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 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
↓
15.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党组织)
①党组织应当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 对预备党员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②党组织应当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 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
16.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党委或党支部)
①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②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进行; ③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 日算起。
— 5 —
(四)预备党员教育、考察和转正
17.本人书面申请(预备党员)
本人主动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一般提前个月),其内容包括:说明入党、预备期满的时间;对自己在预备期中的 表现作出全面的总结,说明成绩与不足之处,尤其是入党时同志们提出 的缺点,在预备期间是否已改正;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按期转正 的报告(内容要真实,报告应在预备期满前交给党组织)。 ↓
18.提出意见(党小组)
党小组要对预备党员出具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内容包括:预备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对党和党的事业的态度等;预备党员的入党动机, 对党是否忠诚老实;预备党员能不能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政 策和决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19.审查(党支部委员会)
①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 ②支部委员会审查。支部委员会根据转正申请、党小组意见和党员群众 反映,对照党员条件,综合分析研究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提出 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和表决。 ↓ 20.公示(党支部)
对转正申请已通过支委会审查的预备党员,在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转正前,党支部应以广泛性、实效性和便于群众监督为原则,在 其工作地、居住地等适当范围内,以公示栏公布、文件通知等方式 进行基本情况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 示对象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或居住地)、培养联系人,公示对象的培养教育情况、现实表现情况和奖惩情况以及 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时限等。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 6 —
↓
21.讨论并表决(支部大会)
支部大会讨论、表决一般有以下程序: ①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 和决心、向党组织说明有关问题; ②培养联系人汇报对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其能否转 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③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和党小组的意见; ④支部大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情况及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 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⑤与会党员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
22.审批(党委)
①支部大会结束后,支委会要将形成的决议填入预备党员《入党志愿 书》,经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及时报送上级党委审批; ②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 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党支部。 ↓
23.后续工作(党支部)
①党委审批后,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 会上宣布; ②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 7 —
党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程序图
(一)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
①支部书记担任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报告出席会议的党员人数,提出会议的议题及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指定会议记录人员; ②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 应到会有表决权人数的半数。 ↓
(二)发展对象汇报
①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②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
(三)发表意见(介绍人)
①第一、第二介绍人依次介绍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有关情况; ②发表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意见。 ↓ (四)支委会报告(支部委员会)
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 ↓
(五)讨论并表决(支部大会)
①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②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 备党员的决议。 — 8 —
↓
(六)闭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
党支部将支部大会决议写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连同本人入党 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培养教育考察材料等,一并报上级党委审批。 注:1.正式党员才有表决权;
2.如同时讨论两名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则应逐个进行讨论和表决; 3.大会讨论表决时,发展对象不必回避。
— 9 —
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程序图
(一)开始(党委或支部)
①宣誓人排队站在台前; ↓ 。 ②全体人员起立,高唱《国际歌》(二)致词(党委书记或支部书记)
党组织负责人发表简短祝词,祝贺党组织充实了新鲜血液和新党员的 进步。 ↓
(三)宣誓(党委或支部副书记主持)
①宣读参加宣誓的新党员名单; ②宣誓人持立正姿态,面向党旗,举右手握拳宣誓; ③党组织负责人逐字逐句领读誓词,宣誓人跟读; ④领誓人读完誓词说“宣誓人”后,宣誓人分别报自己的名字。
↓
(四)讲话(新、老党员代表和党组织负责人)
①新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 ②老党员代表讲话; ③党组织负责人讲话,对新党员提出希望,对党组织建设提出要求; ④散会。
— 10 —
预备党员转正程序图
(一)本人书面申请(预备党员)
本人主动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一般提前个月),其内容包括:说明入党、预备期满的时间;对自己在预备期中的 表现作出全面的总结,说明成绩与不足之处,尤其是入党时同志们提 出的缺点,在预备期间是否已改正;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按期 转正的报告(内容要真实,报告应在预备期满前交给党组织)。 ↓
(二)提出意见(党小组)
党小组要对预备党员出具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内容包括:预备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对党和党的事业的态度等;预备党员的入党 动机,对党是否忠诚老实;预备党员能不能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执 行党的政策和决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三)审查(党支部委员会)
①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或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②支部委员会审查。支部委员会根据转正申请、党小组意见和党员群 众反映,对照党员条件,综合分析研究预备党员能否转为正式党员,↓ (四)公示(党支部)
对转正申请已通过支委会审查的预备党员,在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表决转正前,党支部应以广泛性、实效性和便于群众监督为原则,在 其工作地、居住地等适当范围内,以公示栏公布、文件通知等方式 进行基本情况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公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 示对象的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或居住地)、培养联系人,公示对象的培养教育情况、现实表现情况和奖惩情况以 及党员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和时限等。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 11 —
↓
(五)讨论并表决(支部大会)
支部大会讨论、表决一般有以下程序: ①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 和决心、向党组织说明有关问题; ②培养联系人汇报对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其能否转 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③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和党小组的意见; ④支部大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情况及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 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⑤与会党员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
(六)审批(党委)
①支部大会结束后,支委会要将形成的决议填入预备党员《入党志愿 书》,经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及时报送上级党委审批; ②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预备党员转正的决议,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批。 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党支部。 ↓
(七)后续工作(党支部)
①党委审批后,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②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 1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