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295618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9561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7.04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1120365262.X(22)申请日 2011.09.20
(73)专利权人李小龙
地址271411 山东省宁阳县经济开发区老王
庄村(72)发明人李小龙(51)Int.Cl.
B65D 25/52(2006.01)B65D 85/72(2006.01)A47J 4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酱油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调味品包装容器,尤其是一种新型酱油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消费者有一个习惯,即仅仅打开壶嘴盖而不打开壶顶端的盖子就倾倒液体。由于这种壶有一个普遍的设计缺陷,使得这种壶不容易倾倒出其中的液体。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技术的壶嘴末端带有凸台结构的新型酱油壶,其特征在于:该酱油壶的液体输出口即壶嘴的末端带有凸台。该壶仅通过单口通道即可顺利倾倒出酱油等液态调味品,解决了长期一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倾倒难的问题。
CN 202295618 UCN 20229561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酱油壶,包括壶体(1)、壶嘴(2)、壶嘴盖(3)和把手(4),其特征在于:该酱油壶的液体输出口即壶嘴(2)的末端带有凸台(5)。
2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一种新型酱油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调味品包装容器,尤其是一种新型酱油壶。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酱油壶时有一个习惯,即仅仅打开壶嘴盖而不
打开壶顶端的盖子就倾倒液体。由于这种壶有一个普遍的设计缺陷,使得这种壶不容易倾倒出其中的液体。
[0002]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酱油壶。[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酱油壶的形状获得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壶嘴末端带有凸台结构的新型酱油壶。[0006] 这种凸台的截面可以是矩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他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非圆形的。该凸台与壶嘴的连接形式可以是平滑过渡连接的,也可以是非平滑过渡连接的。当二者平滑过渡连接时凸台与壶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当二者非平滑过渡连接时凸台与壶嘴有明显的分界线。其中二者有明显分界线的凸台可视为狭义的凸台,而二者无明显分界线的凸台可视为广义的凸台。本文所述的凸台包括狭义的凸台和广义的凸台。[0007] 本文所述凸台定义如下:以通过壶嘴最末端螺纹起点的垂直于螺纹轴线的截面为底面,以该面以外与该面平行的任一截面为顶面,将任一顶面向底面投影,若投影落在了底面以内,则认为该酱油壶的壶嘴末端具有凸台。[0008] 上述的截面是指壶嘴通道开口的截面。[0009] 考虑到制造误差的影响,本文所述的凸台仅指上述顶面投影落在底面以内且二者边缘最大距离≥1.5mm的凸台。[001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所述的凸台是指“顶面”为非圆形截面的凸台。对于“顶面”为圆形截面的凸台,本申请并不主张权利。[0011] 考虑到制造误差的影响,仅将上述“顶面”投影圆度<1.5mm的圆视为圆。[001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壶嘴末端用于封口的部位不得作为壶正常工作所使用的截面对待,即该部位的截面不能视为评定“顶面”的截面,本申请所称的“顶面”是指日常使用中按多数人的习惯去除壶嘴末端封口材料后所保留的壶嘴部分的截面。本文所述的“多数人的习惯”是指在不损坏壶嘴螺纹或部分去除壶嘴螺纹但依然能够保证壶嘴盖与壶嘴紧密联接的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大开口的行为趋向。[001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厂家生产的酱油壶末端用于封口的部位是有“讲究”的。这种酱油壶的壶嘴末端沿用的其原型即传统茶壶的风格,使得末端封口的底部突了出来。有少数人也会仅将该“末端封口的底部”去除一部分而形成较小的扁平的开口。这样一来使得即使通过较大开口也很难倾倒出液体的状况变得更加困难,以至于在不打开容器顶端
3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2/3页
的盖子的情况下使该倾倒方法变得不可行。[0014] 本申请所称的“顶面”是以上述多数人的习惯为依据判定的,它的理论基础是在不打开容器顶端的盖子的情况较为顺利的倒出所需液体,而不是在打开容器顶端的盖子的情况倒出所需液体。因此,本申请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壶嘴开口“顶面”并不与上述的“扁平的开口”矛盾,二者功用不同;同理,基于“顶面”而得出的凸台并不与上述的“使得末端封口的底部突了出来”的特征相冲突,除了在表述时文字部分相似外没有任何关联。[0015] 本申请并不对“使得末端封口的底部突了出来”的特征的酱油壶主张权利,它是现有技术,但它存在的基础是通过打开容器顶端的盖子使用两处通道实现壶体内外物质交换的。上述具有“使得末端封口的底部突了出来”的特征的酱油壶并不能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申请不对其主张权利。[0016] 本申请对于基于如上述“使得末端封口的底部突了出来”类似的截面特性,其相比圆形截面特性不仅无法促进仅通过单处通道实现壶体内外物质交换,甚至阻碍壶体内外物质交换的技术方案不主张权利。
[0017] 本申请文件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壶嘴的“凸台”是在排除上述不主张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后对其它技术方案作出的要求,而不能将其视为是对所有含凸台特征的酱油壶要求权利。
[0018]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同于以往技术的新型酱油壶,该壶仅通过单口通道即可顺利倾倒出酱油等液态调味品,解决了长期一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倾倒难的问题。附图说明
[0019]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图1是一种酱油壶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一种壶嘴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图5是一种现有的壶嘴末端底部突出的酱油壶视图图6是图5的壶嘴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C向视图图中:
1.壶体 2.壶嘴 3.壶嘴盖 4.把手 5.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酱油壶具体实施例如下:[0029]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酱油壶,其特征在于该容器的壶嘴(2)的末端带有凸台(5)。这种壶嘴(2)末端带有凸台(5)的酱油壶有助于容器内液体与外界空气的有序流通,能够迅速而流畅地倾倒出适量的液体。[00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仅对调味品行业中所使用的茶壶形容器主张权利。虽然本实用新型对非调味品包装容器不主张权利,但考虑到专利的严谨性,不排除其他液体也适合使用本产品包装或贮存的可能。[0031] 此外,本申请中还涉及一些诸如壶嘴、输出通道等专用名词。在此,对这些名词予
4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3/3页
以简单的说明。其中的壶嘴不同于壶口,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口”即实体的末端,而是指与壶体有明显区别的包括实体末端在内的整个实体部分。而输出通道实际上就是壶嘴的内腔,它是一个宏观概念,它都是有一定长度的,比如它的长度要大于5mm。事实上对于微观的比如2mm以下长度的内腔是没有将其称为通道的必要的,我们一般将其视为无厚度的理论概念即“口”。[0032] 此外,本申请所述技术方案的实施需要一个前提,即需要将现有技术中影响液体顺利流出壶嘴的输出通道扩大,使其具备液体流畅流出的理论条件。实际上现有技术中由于设计的缺陷,使得该壶形容器在不打开容器顶端的盖子的前提下无法流畅倾倒出其中的液体。因此,上述理论问题的解决是本技术方案可实施的前提。实际上,本技术方案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液体过量流出的问题,即通过技术手段在仅通过壶嘴一处通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条件下使液体既顺畅又有序地流出。
5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6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7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3
8
3/5页
图4
CN 202295618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5
9
说 明 书 附 图
图6
10
5/5页
图7
CN 202295618 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