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社会2014年1月中 第2期总第548期 伊凡四世的改革及对俄国崛起的影响探析 岳宗凤 李宁娟 (1.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临沧677000;2.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人民政府,上海310000) 【摘要】在俄国历史上,伊凡四世,即伊凡大帝在沙皇俄国的开国史上占有非常特殊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学者对 其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毫无疑问,伊凡大帝对于俄罗斯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扩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俄国;伊凡四世;改革;扩张 在俄国历史上,伊凡大帝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是 睿智的改革者,是雄心勃勃的扩张者;他也是一位暴君、生 性多疑、嗜血成性,尤其是晚年,对周围的大臣们几乎陷入 病态的猜忌并大肆杀戮。纵观历史考察,笔者认为,伊凡 大帝在俄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或者说所做的贡献远远大于 他的一些负面影响。于是,本文将省去过多表述其过的文字, 以便更好地分析伊凡大帝的改革对于未来俄国崛起的深远 影响。 一、伊凡四世简介及其改革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年8月25日一1584年 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HBaH Fpo3 ̄),是瓦西 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 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年 为沙皇。是俄罗斯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大帝是当时沙皇俄国 出色政治家和学者,博览群书,重视教育,推行了大量在历 史上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瓦西里三世病逝,三岁的伊凡四世即位。政权掌握在伊 凡的母亲——叶莲娜・格林斯卡娅手里,直到16岁伊凡四 世才开始亲政。次年1月16日,伊凡登上王位,自称沙皇。 并且得到了东正教会的认可,宣称俄罗斯君主的权力来自上 帝,沙皇是君士坦丁堡的继承人这个神权和君权交织的双重 法律认可。于是,沙皇俄国诞生了。 1549—1560年对中央和地方的政治、行政、法律、财政、 军队、宗教等方面进行改革。伊凡四世的改革主要出于两 个目的:一是加强中央集权即沙皇的权力,巩固国家实力, 尤其是财政和军事实力;二是削弱贵族割据势力,实行“特 辖制”。 (一)政治改革 改革的第一步是于1549年召开第一次缙绅会议。沙皇 在缙绅会议中拥有最高的决策权,沙皇行使权力可以不受缙 绅会议的限制。缙绅会议逐渐取代了波雅尔杜马的地位,成 为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编纂新法,剥夺了波雅尔,即俄国 封建大贵族的司法特权,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地方行政权力, 支持中小贵族和商人。 其次,行政改革,在中央设立衙门制,在地方推行地方 自治。自伊凡 世起,俄国还保存着分封的公国和有食邑的 贵族。食邑贵族以大公的名义执行行政、司法、财税和军事 的职能。分封的公国和食邑贵族的存在使中央管理机构在地 方上不被接受,削弱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领导,也限制了统 一国家的形成过程。建立起一批作为中央管理机构的衙门。 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的“地方司 法税务官”取代波雅尔的总督和乡长。波雅尔贵族的权力被 削弱了,地方权力机关从此纳入了中央集权的轨道。 (二)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增加中央国库岁人。1550年开始实 施新的土地法令,严格限制土地终身制,没收教会和部分王 公的世袭领地和税收特权。并且将莫斯科及邻近各县的优质 土地分给在莫在斯科附近没有领地的1000余名小贵族。征 税方面,推行按土地面积纳税的政策,封建国家的基本财源 是土地税。取消了教会和修道院不纳税的特权,并对土地面 积进行了登记和丈量,规定了统一的税收标准。伊凡四世规 定各地方官吏征的赋税不得截留,必须如数上缴国库,他们 的棒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伊凡四世还通过在全俄 逐渐统一度量衡等方法,使波雅尔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削 减他们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凡有违反的,都被课以罚金, 直接交入国库。 (三)军事改革 首先,建立常备军以取代民兵,实行统一向沙皇效忠、 定期发放薪饷的职业军人制度。在任命督军时,沙皇开始考 虑军事将领的才能而不是按出身晋升。 伊凡四世还把莫斯科附近的一些土地分给波雅儿的后 代,但是土地与服役、做官联系起来,“大多数比较老的占 有土地的世袭贵族逐渐为担任公务的贵族所取代,他们不是 靠生来就有的权利占有土地,而是依靠做官占有土地”。 其次,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炮兵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兵 种。炮兵武器精良,在欧洲技术也领先,此时,相对于鞑靼 人的冷兵器更胜一筹,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再次,改革军事指挥体制。由此形成了更为明确的军事 指挥体制:沙皇负责对军队和整个军事丁作的总的领导;各 个衙门直接指挥武装力量的建设与训练;吏部是最高军事指 挥机关,吏部负责召集所有的俄国军队,把它们组编成团, 根据沙皇和杜马的指示任命将领并向他们下达军事行动计 划。总的来说,伊凡四世时期军事指挥体制的改革是成功的, 整个l7世纪都沿用了这个指挥架构。 (四)宗教改革 在欧洲历史上,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宗教在全国的独立与 统一密不可分。伊凡四世,自封沙皇,开始摆脱拜占庭帝国 对于莫斯科公国的宗教控制,并开始着手改革本国教会和宗 教仪式。1551年2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全国性宗教会议一 百章会议,其目的统一教会。百章会议决定消除各地教会的 差异,建立统一的教会,实行统一的宗教仪式,消灭教会中 存在的酗酒、放荡和一切舞弊行为等等。 2014.VOL.548.N0.02・367・ 青年与社会2014年1月中 第2期总第548期 改革还要求教会土地国有化,但是最终没有实现。通过 妥协,与教会达成了一些协议,这些协议包括收缴瓦西里三 世死后捐赠给主教和修道院的土地作为封地分赐,教会今后 不得继续无止境的占有土地,少数寺院如确需接受捐赠土地 必须经沙皇批准,在没得到沙皇政府批准之前,任何人无权 把地产捐赠或让渡给教会,取消僧侣领地在租税方面的特权, 取消教会在司法和赋税方面所享有的特权。 (五)推行“特辖制” 伊凡四世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建立起 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在国家推行他独创的“特辖制”, 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特辖区,归沙皇直接管理, 一为普通区,主要为边远落后地区,归贵族领主管理,许多 大贵族被从特辖区赶到了普通区,大大削弱了力量。伊凡雷 帝同时组建了一支对沙皇绝对忠诚,对臣民冷酷专横的特辖 军。以此屠杀那些有实力抵抗沙皇的封建王公和大贵族。在 l565—1572的7年间大约有4000多名大贵族被杀。在铲除 大贵族的同时,扶植了小贵族和市民的力量,而特辖制的积 极作用是消除了地方领主割据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这 也许是俄国历史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步,虽然采用的方式也 过于激烈了。 二、伊凡四世的改革对日后俄罗斯的崛起产生的巨大 影响 (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巩固为俄国崛起创造了较为 稳定的国内环境 伊凡四世通过行政改革把地方领主的财政权、司法权、 组织军队的权利全部收归沙皇为首的中央机构掌管,在很大 程度上保证了国家对外行使权力的统一性和有效性,为日后 俄罗斯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改革使俄国破除了分封王公和封建领主的分裂割据局 面,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此时 金帐汗国则除去在乌拉尔山脉东面的西伯利亚鞑靼人的汗国 外,还分裂为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和克里米亚汗国这三 个敌对的国家。1552年,俄国最终将喀山汗国并人自己的 版图。所以,国内环境的稳定和统一对于国家对外行为具有 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和宗教改革为俄国在对外扩张道路上提供了 财富基础 1552年,伊凡四世在成功推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 集权、稳定内政之后,开始了俄国历史上浩浩荡荡的扩张 事业。 他通过经济改革,将大贵族的征税权逐渐转移到中央, 打击食邑贵族。在宗教改革中,中央没收教会多余土地的形 式获得了多余的土地,政府取消了教会和修道院不纳税的特 权,并对土地面积进行了登记和丈量,规定了统一的税收标 准。为了增加国家收入,伊凡四世规定各地方官吏征的赋税 不得截留,违者严厉打击。 通过一系列改革,沙皇所拥有的土地税增加,国库日渐 充裕,国家的财力成为对外征战取得胜利的重要筹码。 (三)军事改革为俄国在冷兵器时代取得战争的胜利提 供了可靠保证 ・368・2014.V0L.548.N0.02 经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改革,伊凡四世极大地巩固了 中央集权,把政权和军队牢牢地抓在手里。这首先体现在军 队的作战能力上:当时的俄军装备了十六世纪的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火炮,相应地也建立了一个新的军种——炮兵, 一跃成为欧洲最强的军队之一。经过数年经营,俄军拥有了 数量庞大的火炮。 改革形成了一支职业化的军队,贵族子弟担任各级将领, 必须在战场上获得军功才能得到爵位。此外还建立了一支装 备精良,配有当时最先进的火器的新兵种一射击军,比起冷 兵器时代的军队,射击军无疑是沙皇俄国的精锐力量。后来 的历史证明,射击军在日后200余年的俄罗斯历史中扮演了 重要的角色。 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中,俄国在1547—1552年的三次远 征中灭了喀山汗国,1556年阿斯特拉罕汗国也被吞并,击 退了克里米亚汗国的进攻,并在哥萨克人的帮助下消灭了 西伯利亚汗国,开始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的统一多民 族国家,从此走向强大,以一个庞然大物进入到欧洲的视 野当中。 三、结语 国家的崛起是伴随着适应环境变化的制度创新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16世纪的俄国在面对着外敌人侵、政局不稳、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权受到极大抑制、国力衰微的背景下 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伊凡四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 够采取大胆而果断的措施,抑制波雅尔的分裂势力,提高非 世袭贵族出身的有才干的中小贵族的地位,广泛开展对外贸 易、改革军事、增强国防实力,这一切对俄国的富强无疑是 大有稗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在打击旧的封建王公势力、加 强沙皇专制王权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使俄国能够以一个统 一强大的国家出现。 对于改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也不能够忽视,这场改 革毕竟是建国之初为稳固政权而进行的,其弊端是它依然捍 卫封建农奴制,代表着中小贵族和商人的利益,对大贵族的 打击和对农奴的盘剥极端残忍。同时,推行对外侵略扩张, 对待敌人实行野蛮的杀戮和抢掠,是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典型 表现。 从伊凡四世的改革开始,到后来的几个世纪里,俄国这 个封建性和扩张性最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争霸 过程中逐渐崛起。 参考文献 [1】何红.俄国伊凡四世改革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 论文.2007. [2】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主编.俄国通史简编(上册)【M】.人 民出版社,1986年版. 【3徐彦山.31统一俄罗斯国家形成时期的行政体制和行政 改革卟历史教学,2008年第16期. 【4【4】俄】瓦・奥・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2 【M].贾 宗谊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美】5】斯塔夫里阿托斯.全球通史【M】.董书慧等译.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