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大麦品种需氮规律试验研究初报

不同大麦品种需氮规律试验研究初报

来源:爱go旅游网
 NO1412009         大麦与谷类科学 BARLEYANDCEREALSCIENCES21

不同大麦品种需氮规律试验研究初报

刘猛道 赵加涛 曾亚文 字尚永

1

1

2

1

(11云南省保山市农科所,云南保山678000;21云南省农科院,云南昆明650205)

摘要 对云大麦2号、云啤6号、保大麦8号进行肥效试验,施氮采用种肥60%、分蘖肥40%(B1);一次性作分蘖肥打洞深施(B2);种肥40%、分蘖肥30%、粒肥30%(B3)。结果表明种肥60%、分蘖肥40%施氮法高产、稳产,锈病、白粉病有所减轻,生育期提早2~4d。关键词 大麦;氮肥;肥效研究

  保山市不同区域不同农户啤饲大麦施氮方式多种多样,不同品种需氮特性也不尽相同,本试验旨在探索啤饲大麦需氮规律,选择最佳施氮时期和方法指导生产。1 试验设计

钾8kg,氮肥:B1每667m施尿素24kg,B3每667m施16kg,氮、磷、钾肥料混合于播种前撒

2

2

施在墒面,播种后碎土盖种并使化肥入土。

2

21312 追肥:1月7日每667m追尿素(分蘖

肥):B1为16kg,B2为40kg,B3为12kg,灌水后,B2打洞深施,B1、B3撒施;2月29日结合灌抽穗扬花水B3每667m撒施尿素12kg作粒肥。种肥、追肥均称量到小区。214 管理2

  采用两因素(品种因素A、不同施氮法因素

B)三水平完全实施试验,参试品种为云大麦2号(A1,二棱、矮秆)、云啤6号2(A2,二棱、中秆)、保大麦8号(A3,多棱、中高秆),不同施氮法每667m用尿素(金沙江牌,含氮量≥4614%)40kg,设:种肥60%、分蘖肥40%(B1);一次性作分蘖肥打洞深施(B2);种肥40%、分蘖肥30%、粒肥30%(B3)。重复三次,

  化学除草两次:播种次日(11月22日)用丁草胺对水喷雾芽前除草一次,12月20日喷绿麦隆水溶液除草一次。灌出苗水、分蘖水、抽穗扬花水、灌浆水各一次,防治蚜虫两次。5月6日收获。3 试验结果及分析311 产量结果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m。计划每667m

基本苗:A1(二棱)25万左右,A2(二棱)20万左右,A3(多棱)12万左右,称种到行。2 试验实施211 田块选择

22

  品种间每667m产量云大麦2号45819kg>保大麦8号39514kg>云啤6号37617kg,不同施氮法每667m产量B1为42012kg>B341115kg>B239913kg。最高每667m产量组合是A1B1为47414kg,其次是A1B3为47111kg,第三位是A1B2

2

2

2

  试验田选于保山城郊永昌办事处下村,前作水稻,土质沙壤,肥力中等,海拔1645m,常年年均温1516℃,常年降雨量97412mm。212 播种

为43111kg,最低是A2B3为34414kg。

表1 产量结果

处理

A1B1

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小区平均产量/kg711261477107516061185117611951326128

平均产量/

(kg/667m2)

474144311147111373134121234414412193541441819

  板墒条播,11月10日挖沟晒垡,16日碎土平墒,11月21日播种,小区长4m,宽215m,沿长播9行。213 施肥

21311 种肥:统一每667m施普钙30kg,硫酸

收稿日期:2009-04-30

作者简介:刘猛道(1969-),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麦类新

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2

产量位次

1

3276958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2      大麦与谷类科学 BARLEYANDCEREALSCIENCES          NO1412009 

表2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区组间处理间

ABA×B

DF282241626

SS012611158715201453161219214176

MS011311453176012201900118

F017281062018811225100

333333

F010531632159316331633101

F010161233189612361234177

误差总变异

  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区组间、不同施氮法水平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品种水平间、品种与施氮法互作的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云大麦2号与保大麦8号、云啤6号的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保大麦8号与云啤6号的产量差异不显著。A×B的F测验显著,说明不同品种要求的施氮方法不同,各品种不同施氮方法的产量差

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表3)表明。

表3 品种间小区平均产量差异显著性测验品种A1

A3A2

  云大麦2号不同施氮法的产量差异不显著,B1>B3>B2,B1与B3相近,每667m产量仅相差313kg,B1比B2增4313kg,增10%(表4)。

2

  云啤6号产量B2>B1>B3,B1与B2、B3产量差异不显著,B2与B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B2比

2

B3每667m产量增6718kg,增1917%(表5)。

  保大麦8号产量B3>B1>B2,B1与B2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B1与B3产量差异不显著,每667m产量仅相差7kg,B3、B1分别比B2增6415kg、5815kg,增1812%、1615%(表6)。312 生育期

2

产量(kg)

618851935165

5%abb

1%ABB

  表7显示:B2、B3的生育期比B1延迟2~4d。

表4 各品种不同施氮法小区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

云大麦2号

施氮方法

B1

B3B2

XAB711271076147

云啤6号

差异显著性

施氮方法B2

B1B3

保大麦8号

差异显著性

施氮方法B3

B1B2

5%aaa

 1%

AAA

XAB61185165117

5%aabb

 1%

AAA

XAB612861195132

差异显著性

5%aab

1%AAA

表7 生育期、茎蘖动态、抗性汇总

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

(月-日)(月-日)(月-日)11-3011-3011-3011-3011-3011-3011-3011-3011-30

03-1303-1503-1003-0503-0803-0403-1203-1603-14

04-2905-0105-0204-2705-0104-2805-0405-0705-06

全生育期/

d150152153148152149155158157

基本最高总有效

2

667m)

处理苗/(万/茎数/(万/穗数/(万/

22

667m)667m)

成穗率/%

521864156211731767177610641766106517

株高/

cm651365166512881588168815971397129715

倒伏

锈病

白粉病

面积/

%

3 3+3+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3+

000210301021051010101313

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

27162281927196231302311622111121901118613136

861378216487192821139113078180511125312854188

521785312854163601506118259186331063511536106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NO1412009         大麦与谷类科学 BARLEYANDCEREALSCIENCES23

水稻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的探讨

赵炳华

(云南省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云南昌宁678100)

摘要 论述用叶龄模式,以高产群体生育各阶段的形态生理的发展指标为依据,定量地施用调控技术,对各部器官的生长作定向、定量调控;各项技术都要为构建抽穗-成熟期的高光效群体服务;控制群体前、中期发展的适宜数量,提高后期的群体质量;从而获得水稻高产。关键词 叶龄模式;精确定量;调控技术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在综合现有水稻高产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索水稻稳产超高产生育规律,当前在水稻生长成本中肥料一般占50%以上,过量施肥、不合理施肥是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据水稻品种叶龄模式及实际生产中植株发育时段的外在表现,科学的使用化学肥料,合理运筹施肥,使肥料成本降低,实现水稻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综合目标创建基础”。科学的使用化学肥料和严格相应作物生理需求的水肥管理,达到完善地域内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实现高产与优质、高效、环保安全的有机统一,提出适合昌宁县生态条件下的水稻高产实用栽培技术,为水稻高产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 材料与方法

111 水稻精量栽培试验示范基本情况

施。施康泰有机肥300kg/667m作底肥,氮肥总

用量相等,氮肥尿素(含N量46%)总用量

2

20kg/667m,普钙肥(含P量12%)6215kg/

2

667m,硫酸钾

2

(含K量60%)12kg/667m2,

磷钾肥60%作底肥,40%作保花肥,栽插规格行距27cm,株距17cm,每丛栽2苗,栽115万丛

2

/667m,3万基本苗。N肥按前期(底肥和分蘖肥)与后期(保花肥和促花肥)施用比例设四个处理,即处理1(对照)∶不施N肥;处理2∶N肥用量比例按6∶4;处理3∶N肥用量比例按5∶5;处理4∶N肥用量比例按7∶3(表1)。设三次重复,小区面积30m。112 生产指标设计

2

  目标产量不低于700kg/667m的理想指标分解:有效穗25万以上,成穗率90%以上,穗实数在120~125粒,结实率85%,千粒重达24g。113 土壤

2

  试验方法:试验在昌宁县农科所育种基地实

收稿日期:2009-07-09

作者简介:赵炳华(1968-),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土地质属潴育型冲积性粉砂泥田,基础肥力中上等,前作种植大麦(表2)。

保大麦8号产量差异不显著,多抗、广适,抗倒性稍差,施氮量比云大麦2号可酌减。

412 不同施氮方法肥效不一样。不同施氮法在三

313 抗倒伏性

  云大麦2号株高矮,平均为6514cm,不同处理均未倒伏,云啤6号平均株高为8815cm,B2

倒伏比B1、B3严重,保大麦8号平均株高为9713cm,B2、B3的倒伏比B1有所加重。314 抗病性

个品种的产量表现有所不同,种肥60%、分蘖肥40%的施氮法,在云大麦2号表现第一位,其余两

个品种表现第二位,综合表现高产、稳产。413 锈病、白粉病的严重度与不同施氮方法有关。

  云大麦2号B2、B3的锈病比B1有所加重,保大麦8号B2、B3的白粉病比B1有所加重。4 试验结论

411 不同类型品种需氮量不一样。云大麦2号产

种肥60%、分蘖肥40%的施氮法比其余两种施法锈病、白粉病、倒伏有所减轻,后期高位次生无效

分蘖(未成熟缩脚穗)减少。

414 生育期与不同施氮方法有关。种肥60%、分

量最高,显著优于云啤6号、保大麦8号,属矮秆、耐肥品种,宜高产区高肥力种植。云啤6号、

蘖肥40%的施氮法比其余两种施法生育期提早2~4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