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年轻的课程,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如何将我们在信息海洋里发现的那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与我们的学生们共享。本文力图从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理念三方面来寻找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我们的教学活动将如何设置。为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本人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教学法作了一些探索,下面略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讲授法
讲授法并不是呆板机械的讲授,而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通俗化和直接性的特点。教师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浅显易懂;同时,它要借助于语言媒介将知识信息直接传递学生,让学生进行接受性的学习,避免了学生认识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使用讲授法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环境等综合考虑,并且,结合其他的教学方式方法,如启发式示教学等,灵活处理和运用。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的比喻、类推、对比等方法,可以使得那些较为枯燥的知识易为学生
接受。例如,在讲述计算机工作过程时,可将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电脑的信息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入,相当于人脑的信息口、眼、耳等感官输入;电脑的主机能记忆并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人脑处理信息的记忆、分析和处理;电脑的信息由输入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相当于人脑中的信息要由口、鼻等输出。通过这样学生们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较好的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又如在讲“复制”与“剪切”时,可以先讲解“复制”的使用方法,而讲“剪切”的使用时,则主要向学生讲清“剪切”与“复制”的区别“复制”后,原来位置上的文件依然存在;而“剪切”后的,则原文件已经不存在了,相当于把文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了另一个地方;并将这一区别运用于文件中数据的“复制”与“剪切”。这样,学生在对比中,能够深刻的理解了“复制”与“剪切”的作用并作了有效的迁移。 二、讨论法
所谓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问题和内容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对话或辩论等。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在教学活动中,让几个同学在一起交流、讨论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自然地促进每个学生多学一点知识,那么最后的结果不会是每个人只得到一个,而是多个
金苹果。
在讨论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起了学习的主人。不管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登台亮相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中制作一份小报这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同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确定小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小组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文字,有的负责版面的设计等。通过讨论,使每一位学习者对某一问题的不同假设和推论,以促进学生的沟通,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更新知识的理解。 三、游戏教学法
所谓的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等游戏软件进行教学,也指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一些简单的游戏程序,寓教于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游戏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游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小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正如吴文虎教授所言:“爱玩是孩子天性,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共性。”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心强,往往是坐立不安,对于单调的练习存在极大的厌烦感。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大胆引入游戏,却不是以游戏为目的,而把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生在初学键盘操作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金山打字通”“警察抓小偷”“青蛙过河”等中的打字游戏
来进行练习。又如,学生刚开始学习鼠标操作时,学生使用时显得很笨拙,我就将“小王子”中的“智慧拼图”、“答题过关”等游戏进行练习,当然也可以用“纸牌”游戏进行练习。通过游戏教学,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主体意识,轻轻松松地学会了灵活运用鼠标。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理论。例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的修饰命令中“复制(剪切)/粘贴”时,先展示给学生一张电子报和一些图片及相关的文字。然后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制作一个电子作品,要求内容丰富、图文相结合、页面美观、排版合理,学生一看就很感兴趣,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到菜单中去寻找相关的命令来完成任务。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宜多鼓励、少评论,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