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理综试卷八)

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理综试卷八)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

理 综 试 卷(八)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Cu 64 Hg 201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人的成熟神经细胞核中DNA含量为a,下列各项核DNA含量分别为2a、a、0、5a的是

( )

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 B.精原细胞减数分裂间期、精细胞、极体

C.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口腔上皮细胞、成熟红细胞 D.正在发生调亡的细胞、癌细胞、卵细胞

2.玉米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测定胚芽鞘与幼根中各部分生长素含量如图A所示。切除玉米

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h。胚芽鞘可能向右弯曲,弯曲角度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A和图C的结果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调节根尖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生长的生长素来源于胚芽鞘尖端

C.图B所示的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上述实验说明种了萌发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共同作用 3.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斜述中不正确...的是 → → 内外刺激A 神经系统↓ B 效应器或靶器官↑ E

内分泌腺C 激素D 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

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 4.下列实验设计设计思路和研究过程最相近的一组是 ①卡尔文追踪检测14

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 ②沃林和克里克根据DNA衍谢图谱、通过计算和模型建构,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 ③林德曼对赛达价目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④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CO1818

2O和2,发现只有供给H2的小球藻释放O2,证实光

合作用中有氧气来自于水

⑤赫尔希和蔡斯用32P和35

S分别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在肠杆菌,搅拌离心后检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 ) ( (

测放谢性的分布,发现DNA是遗传物质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中,

发现了胰液分泌的激素调节 A.①和⑤ B.②和③ C.④和⑤ D.④和⑥

5.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

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 灌草丛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 17.43 116.61 150.81 55.50 2(t/hm·a) 2总呼吸量(t/hm·a) 15.93 92.73 124.81 40.98 叶面积指数 2.48 11.28 17.76 6.63 2植被干物质的量(t/hm) 6.65 377.52 398.57 184.74 (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上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D.植被于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倡导低碳环保理念,可推广使用环保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在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4溶液或CuSO4溶液,都可使蛋白质盐析 C.生吃新鲜蔬菜比熟吃蔬菜更有利于获取维生素C

D.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分子树脂,其吸水性高于相同质量的医用脱脂棉 7.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 ①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运、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将金属a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将负极接到废铁上,可防止金属a被腐蚀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②③ D.④⑤ 8.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H=△H1+△H2,则X、Y可能是 ( ) ①C、CO ②S、SO2 ③AlCl3、Al(OH)3 ④Na2CO3、NaHCO3 ⑤Fe、FeCl2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 9.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向盛有10滴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A 0.1mol/L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更小的Ag2S 其中滴加0.1mol/LNa2S溶液 向2mL甲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B 向2mL苯中加入3滴KMnO4酸性溶液,振荡 被氧化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验证淀粉已水解 D 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 10.X、Y、Z、W、E为原子序数相邻且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下列正确的是( )

A.若Y为非金属,则X一定为金属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序号

B.乙的氧化物常温下可能为液态 C.X、E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X>E

D.若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mEOm,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HE-2n+mE或EHE-2n+m(m、n均为正整数)

11.X、Y、Z是三种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其变化符合下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图I 图II 图III A.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X(g) +3Y(g) 2Z(g) △H=-(E2―E1) B.若图III中甲表示压强,乙表示Z的含量,则其变化符合图III中曲线

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约为533。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Y

的转化率降低

D.图II中曲线b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曲线a是没有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

变化曲线

12.常温下,将NaHY晶体加入水中溶解,得到0.1mol/L NaHY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NaHY溶液的pH=4,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c(HY-)> c(H+)> c(Y2-

)>c(H2Y)

B.若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Na+)>c(OH-)> c(H+

)> c(HY

-)

C.若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H+)+c(H-Y)= c(OH-)> c(Y2-2),则NaHY的水溶液一定显

碱性

D.将NaHY晶体加入水中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13.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类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促进对相关知识的

准确理解。下列类比不正确...的是 A.点电荷可以与质点类比,都是理想化模型

B.电场力做功可以与重力做功类比,两种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

C.电磁波可以与机械波类比,都可以发生干涉现象、衍射现象,传播都需要介质 D.电场线可以与磁感线类比,都是用假想的曲线描绘“场”的客观存在 14.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 B.238α粒子后就变为23493U(铀238)核放出一个90Th(钍234)

C.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4141612He7N8O3n

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5.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有关光的现象和应用与光的粒子性有关的是( ) A.太阳光下物体的阴影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

B.高级照相机镜砂表面涂了一层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光控电路的关键元件是光电管(光电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电效应

D.摄影爱好者常在照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景像更清晰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16.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虑

地球自转对重力的影响。利用以上条件不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 A.地球的质量和密度 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C.第一宇宙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

17.一交流电路如图甲所示,T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1:1,C为电容器,灯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 泡L的电阻为20Ω。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变压器输入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2202sin50t(V) B.由于电容器C可以通过交流电,灯泡L将不发光

C.通过灯泡L的电流有效值为2A D.灯泡L每分钟产生的热量为1200J

18.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它在传播过程中先后到达相距4.0m的两个质点a、b。从质

点a开始振动的瞬间计时,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甲和乙所示。则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一定为8m

B.此列简谐横波可能的传播速度为

4m/s,其中n=0、1、2、3、„„ n1 C.此列简谐横波从质点a传播到质点b的时间段内,质点a振动经过的路程为2cm D.t=1s时刻,质点a向上振动,面质点b向下振动

19.空间某区域内存在着电场,电场线在某竖直平面内的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

量为q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运动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水平距离为S,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EAv1,则说明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m2(v2v12) 2q1212D.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mv2mv1mgh

22

20.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斜面,斜面表面光滑、高度为

h、倾角为θ。一质量为m(m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A.h C.

mh Mmh

mMMh D.

mM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1)(8分)①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实验,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除了要求钩码的重力远小于小车的重力外,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

②打点计时器使用50Hz的交流电。下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时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

表:纸带的测量结果 -1测量点 S/cm ρ(m·s) O 0.00 0.35 A 1.51 0.40 B 3.20 0.45 C E 9.41 0.60 ③实验测得小车的质量为0.22kg。此同学研究小车运动过程中A点到E点对应的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0.023J,小车的动能变化为 J,这样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就说明“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10分)某同学要测量一段未知材料电阻丝的电阻率,已知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

阻约为20Ω,可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满偏电流Ig3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0.2Ω,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

D:电阻箱(0~9999Ω,0.5A) E:滑动变阻器Rg(5Ω,1A)

F:干电池组(3V,0.05Ω)

G: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这段电阻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为螺旋测微器的示数部分,则该次测量测得电阻丝的直径d= mm。

②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当作电压表用。这块“电压表”最大能测量3V的电压,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 Ω。 ③设计实验电路图。图中虚线框里只是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的一部分,请将电路图补画完整。

④实验电路连接。请根据设计的合理的电路图进行正确的电路连线。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⑤测量并计算电阻率。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确定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l1,电流表A的示数为l2。请用测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P= 。

22.(1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3/4圆弧形光滑轨道半径为R、A端与圆心O等高,

AD为水平面,B点为光滑轨道的最高点且在O的正上方,一个小球在A点正上方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进入圆轨道并恰好能通过B点,最后落到水平面C点处。求: (1)小球通过轨道B点的速度大小; (2)释放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 (3)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

23.(18分)如图所示(俯视图),相距为2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一部分处

在以OO′为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导轨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在距边界OO′为L处垂直导轨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ab。求解以下问题:

(1)若金属杆ab固定在导轨上的初始位置,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时间t内由B均减小

到零,求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1。

(2)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变,金属杆ab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距离,

其v—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①金属杆ab在刚要离开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 ②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2。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4.(20分)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B、C放在倾角为37°、长L=2.0m的固定斜

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与B紧靠在一起,C紧靠在固定挡板上,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A0.8kg、mB0.4kg,其中A不带电,B、C的带电量分别为

qB4.0105C、qC2.0105C,且保护不变,开始时三个物块均能保持静

止且与斜面间均无摩擦力作用。如果选定两点电荷在相距无穷远处的电势能为0,则相

q1q2。现给A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r2的力F,使A在斜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a2.5m/s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0

距为r时,两点电荷具有电势能可表示为Epk物体A、B分离并且力F变为恒力。当A运动到斜面顶端时撤去力F。已知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未施加力F时物块B、C间的距离; (2)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 (3)力F对A物块做的总功。 25.(16分)近期研究证实,中药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在药理实验中显示明显的促进癌细胞凋

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低于癌细胞。异甘草素可以由有机物A和有机物B合成(A、B均为芳香族含氧衍生物),且由A和B合成异甘草素要用到以下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B分子式为C7H6O2,A和B均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沉淀。A和B具有一种相同

的含氧官能团,其名称为 ;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是2:2: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有机物B能发生很多类型的反应,例如:中和、取代、氧化、还原、加成反应 ②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族含氧衍生物共有两种(不含B) ③B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2)质谱表明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52,其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为12:1:6。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 ;已知A发子中的官能团均处于间位,写出A、合成异甘草素的化学方程式 。

(3)初步合成的异甘草素需要经过以下处理工艺; I 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加入一定量的乙醚提取2次 II 用无水MgSO4干燥、过滤减压蒸出。 III 洗涤、浓缩得黄色粉末,再用含水乙醇处理得黄色针状晶体。 步骤II蒸出的物质可能是 。以上处理工艺中涉及的分离提纯操作依次

有 。

(4)有机物D符合下列条件,写出D的结构简式 。 ①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且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1molD能与3molNaOH反应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③苯环上的氢被氯取代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5)有机物B还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已知:F的单体是由E和 按1:1生成,请写出E→高分子化合物F

的化学方程式 。

26.(14分)工业上可以利用氟硅酸、碳酸氢铵制备冰晶石(Na3AlF6),其工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生成的无色气体A是 ,滤液①的溶质是 。 (2)经测定NH4HCO3溶液呈中性,请分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和文字表述说明理由) 。

(3)经反应②后,过滤得到的冰晶(Na3AlF6)固体,该固体上附着有杂质,需要洗涤,

请简述如何证明冰晶石固体已经洗涤干净 。

(4)温度和NH4HCO3浓度会影响反应①的速率。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和NH4HCO3

浓度对反应①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反应条件。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c(NH4HCO3) I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60℃ c1 II 探究浓度对反应①速率的影响 c2 III 探究温度对反应①速率的影响 80℃ (5)下图是滤液①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 溶液

① 中溶

质 质量

分 数

t1 t2 温度(℃)

请分析t2℃时,滤液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下降的原因是 。 27.(16分)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 。

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

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氧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 。

2+3+3+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Fe,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可采用的试剂为 ;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

3+

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的物质的量为 mol。

28.(12分)(1)环境专家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体中的NO3转化为N2,从而清除污染。该

反应中涉及的粒子有:H2O、Al、OH、Al(OH)3、NO3、N2,请将各粒子分别填入以下空

格内(不用配平)。

+ + + + NO3

该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

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材料采用了铂网,利用铂网为正极的优点是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3)已知:4Al(s)+3O2(g)=2Al2O3(g) △H=-2834.9kJ/mol

Fe2O3(s)+

33C(s)= CO2(g)+2Fe(s) △H=234.1kJ/mol 22

(4)将一定质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ol,pH=14的溶液,然

后2mol/L盐酸滴定,可得沉淀质量与消耗的盐酸体积关系如下图:

则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总体积为 L(标准状况)。 29.(16分)某两岁男孩(IV—5)患粘多糖贮积症,骨骼畸形,智力低下,其父母非近亲

结婚。经调查,该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

C(s)+O2(g)=CO2(g) △H=-393.5kJ/mol

写出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根据已知信息判断,该病最可能为 染色体上 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IV—5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第II代中的 号个体。

(3)测定有关基因中,父亲、母亲和患者相应的碱基序列分别为: 父亲:„„TGGACTTTCAGGTAT„„ 母亲:„„TGGACTTTCAGGTAT„„ „„TGGACTTAGGTATGA„„ 患者:„„TGGACTTAGGTATGA„„ 可以看出,产生此遗传病致病基因的原因是 ,是由于DNA碱基对的

造成的。

(4)粘多糖贮积症是一种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遗传病。其致病机理是水解粘多糖的酶

缺失,导致粘多糖沉积于细胞内的 中,进而影响多种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5)为减少粘多糖贮积症的发生,该家庭第IV代中的 (填写序号)应注意进

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进行产前诊断时可以抽取羊水,检测胎儿脱落上皮细胞的 。

30.(16分)某地开展以甜高梁种植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由于甜高梁植株高大,用间湿度大,为套种食用菌创造了条件。甜高梁叶片不仅含3%~5%的糖,而且蛋白质的含量也很高,是鱼和牛的优良饲料。利用甜高梁茎秆发酵制酒,酒糟喂牛。牛粪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池不仅对牲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沼渣肥田,产生的沼气可在温室中用于点灯、燃烧,提高了蔬菜的产量。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上述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类型是 和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

一条食物链: 。

(3)沼气能用于提高温室产量的原因是 、 和 。

(4)该生态系统取得良好效益的原因是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请各举一例: 、 。

(5)如何检验高梁叶片中含有还原性糖?(写出主要操作步骤、试剂和判断方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31.(18分)白细胞介素是一类淋巴因子。研究人员将人自细胞介素的基因导入到酵母细胞

中,使其分泌出有活必珠人白细胞介素。

(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介素是由 细胞分泌的,可作用于受到抗

原刺激的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细胞。

(2)目的基因获取:从健康人体外周静脉血分离得到淋巴细胞,于37°培养48h,提取

细胞总RNA,生成eDNA。根据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此时需要

加入的反应物与生成eDNA时所加反应物不同的是 。 (3)重组载体的构建:用两种限制酶EcoR1与EcoR52处理

载体和目的基因后,用 酶处理,形成重组载体。 该载体与细胞膜上载体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和 。 (4)将重组载体导入酵母细胞,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

收集菌液离心取 (上清液/菌体)进行产物鉴定。若要 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活菌数目,常用的方法是 。 (5)利用纯化的产物进行细胞培养实验,可研究人白细胞介

素对于 的作用。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2013高考百天仿真冲刺卷

理综试卷(八)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B B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B C D D A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80分)

21.(1)(8分)①平衡摩擦力 ②5.05~5.07 0.49 ③0.022 (2)(10分)①0.265~0.267 ②880

③如下图 ④如下图

d2I1(RgR0)4L(l2I1)

2vB22.(16分)(1)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B时mgm ① 得vBgR

R12 (2)设释放点到A高度h,则有mg(hR)mvB ②

2 联系①②解得:h=1.5R

(3)小球由C到D做平势运动R

水平位移xOCv0t ④ 联立①③④解得:xOC12gt ③ 22R

BB tt所以落点C与A点的水平距离为:xAC(21)R

23.(18分)(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时间t内由B均匀减小到零,说明

2BL2此过程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t ① tt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通过R的电流为I1E1 ② R214B2L4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Q1IRt ③,联立求得Q1

RtF(3LL)12m(v2v12) ④ 2 (2)①ab杆离起始位置的位移从L到3L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

ab杆刚要离开磁场时,感应电动势E22BLv1 ⑤ 通过R的电流为I2E2 ⑥ R水平方向上受安培力F安和恒力F作用

4B2L2v1安培力为:F安=2Bl2L ⑦ 联立⑤⑥⑦F安= ⑧

R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安ma ⑨

2v2v124B2L2v1联立④⑧⑨解得a 4LmR②ab杆在磁场中由起始位置发生位移L的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恒力F做的功等于

ab杆增加的动能与回路产生的焦耳热之和,则

1mv12Q2 ⑩ 22m(v23v12)联立④⑩解得Q2

4FL24.(20分)(1)未加F前A、B、C处于静止状态时,设B、C间距离为L1,则C对B的库

仑斥力

F1kqCqB 2L1以A、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F1(mAmB)gsin37

联立解得L11.0m (2)给A施加力F后,A、B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对B的库仑斥力逐渐减小,

A、B之间的弹力也逐渐减小。经过时间t0,设B、C间距离变为L2,A、B两者间弹力减小到零,两者分离,力F变为恒力,则此刻C对B的库仑斥力为

F2kqCqB ① L22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2mBgsin37mBcos37mBa ②

联立①②解得L2=1.2m

设t0时间内库仑力做的功为W0,由功能关系有

q1q2qqk12 L1L2代入数据解得W01.2J ③ W0kW1WBWCWf1(mAmB)v12 ④ 2 (3)设在t0时间内,末速度为v1,力F对A物块的功为W1,由动能定理有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而WG(mAmB)gLsin37 ⑤

Wf(mAmB)gLscos37 ⑥ v122aL ⑦ 由③—⑦式解得WI1.8J

经过时间t0后,A、B分离,力F变为恒力,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Agsin37mAcos37mAa ⑧

力F对A物块做的功W2F(LL2) ⑨ 由⑧⑨式代入数据得W2=8.0J

则力F对A物块做的功W=W1+W2=9.8J 25.(1)羟基 ①(2)C8H8O3 ③

(3)乙醚 萃取、过滤、蒸馏、结晶 (4)

(5)

或 26.(每空2分,共14分)

(1) CO2 NH4F (2)NH4+H2O NH3·H2KO+H

+

 HCO3+H2O H2CO3+OH  NH4和HCO3的水解程度基本相同

(3)取洗涤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现象,说明已经洗涤干净;若有白色

沉淀生成,说明没有洗涤干净。(其他方法合理给分) (4)60℃ c1

(5)温度升高NH4F会分解(或答出NH4HCO3会分解也给分) 27.(每空2分,共16分) (1)①干燥

△ ②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2)①A—A—A(或C)—D—E—A(或C)或A—A—A—A(或C)—D—E—A(或C)(合

理给分)

②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或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

—浓硫酸碱石灰 或: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或: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

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③D中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①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反应前后D中粉末质量的差值(反应前D中氧化铜粉末质量 反应后D中粉末的质量)(其他合理给分) ②KSCN溶液(其他合理给分) 0.1 28.(每空2分,共12分)

 (1)NO3+Al+H2O→Al(OH)3+N2+OH 5:3

(2)2H2O+O2+4e 4OH铂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网状结构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2Al(s)+Fe2O3(s)=2Fe(s)=2Fe(s)+Al2O3(s) △H=-593.1kJ/mol (4)2.016 29.(每空2分,共16分) (1)X;隐性;(2)3 (3)基因突变;缺失; (4)溶解体;(5)2、4、6;致病基因(或相关酶的活性) 30.(16分)(1)甜高梁、蔬菜等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分) (2)竞争;捕食;如蔬菜→人(每空1分,共3分) (3)增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温度;提高CO2浓度;(每空1分,共3分) (4)能量多级流动如利用牛粪生产沼气等;物质循环再生如沼渣肥田等。(每空1分,

共2分) (5)(每空2分,共6分)

浸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脱绿,用清水漂洗后制成匀浆; 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液,加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隔水加热; 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含有还原糖。 31.(每空2分,共18分) (1)T;浆细胞和记忆;

(2)模板eDNA、耐高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引物; (3)DNA连接;DNA;蛋白质; (4)上清液;稀释涂布平板法;

(5)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